秦治軍 馬超
摘? 要: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排球是一項攻防節(jié)奏快的隔網(wǎng)類團隊運動項目。因為有一網(wǎng)相隔,排球直接沖撞少,所以易于在中小學校內(nèi)開展。本文以中關村一小體育學科的實踐探索為例,詳細介紹中關村一小排球?qū)W、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探尋體育的核心教育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與個性品質(zhì)。
關鍵詞:體育教學;大單元教學;教學設計;學、練、賽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10-0023-04
一、關于小學排球教學課堂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排球運動在小學的普及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排球運動與足球籃球運動的區(qū)別較大,入門的門檻較高,教學難度大,相較于足球、籃球運動的開展,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一)教學器材影響教學效果
排球教學場地要求高,球網(wǎng)高度、球場大小、排球的形態(tài)均對排球教學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同時正規(guī)的場地、球網(wǎng)、硬排球?qū)σ话愕某赡耆硕际呛艽蟮奶魬?zhàn),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排球?qū)W習存在著較大困難。
(二)排球運動特點
排球運動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瞬時性,瞬時接球、瞬時傳球,對于隊員的瞬時反應要求高,同時排球講求團隊配合,成員之間相互補位,需要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反應力、團隊配合意識尚在發(fā)展階段,既需要勇敢果斷及時出手的“霸氣”,又需要調(diào)動全局退讓協(xié)調(diào)的胸襟。
(三)學生學習排球的畏懼心理
學生在參與排球運動的過程中,因為害怕排球擊打身體之后產(chǎn)生的疼痛感,所以面對飛速而來的排球存在著畏懼心理,不敢接、怕疼是小學排球教學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基于以上問題,中關村一小整合現(xiàn)有資源,豐富教學形式,以大單元教學為基本理念,通過學、練、賽一體化的教學課堂模式,對于小學排球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排球運動在中關村一小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單元教學理念下小學排球課程設計思路
小學排球?qū)m椪n設計的基本理念是“玩起來”“樂起來”“一起來”。首先,使學生在“玩耍”的情境中進行排球?qū)W習,提升學生參與排球課的積極性,一、二年級可以進行拋球過網(wǎng)的排球游戲比賽。其次,在整個小學排球?qū)m椪n的實施過程中,更為關注學生的情感與體驗,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情境中完成排球?qū)W習。三、四年級可以開展允許落地一次的排球比賽,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最后,重視學生的全員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排球?qū)m椪n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現(xiàn)自身能力,并獲得排球?qū)W習所帶來的快樂。到五、六年級就已經(jīng)能進行多人的排球比賽。
排球項目十分講究章法,每個位置都要完成好各自職責的同時還要進行相互補位,對個人技術以及團隊配合的要求非常高,只能在空中擊球,球落地就失分,比賽就會中斷,就會形成比賽“打不起來”的局面,與籃球、足球相比開展起來難度較大。怎么解決這一“難題”?經(jīng)實踐,采用學、練、賽一體化的大單元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進行激烈的排球比賽。
大單元教學是把體育教學從“小單元”問題中解放出來,把原來每學期只上三四節(jié)課的單一墊(傳)球技術變成每學期上18課時的排球項目學習,既能夠?qū)W習掌握墊(傳)技術動作,又能夠利用這些技術進行排球比賽(圖1)。
三、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方法下排球?qū)m椊虒W目標
學、練、賽一體化是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或策略。關于“學”: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向?qū)W生傳授簡單的基礎知識,通過簡單學、興趣學、學基礎的方式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享受運動的過程。關于“練”:結合場地以及學情區(qū)別對待,在練習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實效性,通過多練、精練、苦練、實戰(zhàn)練的方式鞏固學習內(nèi)容,檢驗“學”的成果,提升“賽”的效果。關于“賽”:根據(jù)項目特點、學情、教材等安排針對性的比賽。重點突出項目的真實特性,突出真實情境,讓更多項目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球類項目的文化、規(guī)則、裁判法等可以結合體育課堂進行滲透,讓課堂更加豐滿、立體化,也會更加吸引學生課下積極自主練習。
我們說的“學、練、賽”是一種方法。學中有練,練中有賽,賽中有練,賽中有學,學練一體,賽練一致,賽練結合。學、練、賽過程有時是遞進的,有時是同時存在的,有時是雙向交互、互相影響的。學、練、賽應該是一體的,而不是割裂的。有的時候,我們要先學再練,最后比賽。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練為基礎,賽練結合。還可以將比賽作為前提,在比賽中找到問題。經(jīng)過反復練習,解決問題,在比賽中檢驗練習的效果,比賽就是最好的學習。總之,學和練都是為更好的比賽。但是比賽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比賽結果不是最終學習結果,最終結果是讓學生喜歡排球,能夠把排球打起來,起到享受快樂、學會技能、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一目的(表1)。
四、學、練、賽一體化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我們在每節(jié)課教學當中都融入學、練、賽因素,隨著排球技術的逐步掌握,比賽的時間會逐步增長,練習的有效性也會增加。比賽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激烈程度、專業(yè)性也隨之增強。小學重點學習拋接球、發(fā)球、墊球、傳球和扣球等基本動作。每個年級都安排大量的游戲和比賽,每節(jié)課都安排技術學練、游戲或比賽,讓學生在游戲和比賽中體驗到參與排球運動的樂趣。小學排球?qū)W習為初高中階段打下基礎,所以重點學習墊球、發(fā)球、傳球、扣球、攔網(wǎng)等基本技術,并強調(diào)要把所學技術在實戰(zhàn)中運用是學習最大的動力。盡可能每節(jié)課都安排與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游戲或比賽,在游戲或比賽中檢驗內(nèi)容的學習效果。比如六年級的主要內(nèi)容是上手發(fā)球、傳球和扣球,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排球運動,并在六年級學習縱跳摸高和3米移動專項體能,與初中排球更好地銜接,夯實專項體能基礎。學生在六年級能夠打起多回合的比賽,能夠運用發(fā)球、傳球、墊球、扣球和攔網(wǎng)等技術,讓所有學生都能夠上場進行比賽。
五、教學資源的創(chuàng)新盤活小學排球課堂教學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用氣排球代替標準排球進行教學,解決了學生控制球難度高、被球擊中頭臉疼痛、墊球小臂疼、發(fā)球手疼等關鍵性難題,讓學生不再懼怕球。氣排球體積大、重量輕、速度慢,容易掌握。用擊球的空間換取反應的時間,降低了接球難度和判斷力。同時,球網(wǎng)高度、場地大小、參賽人數(shù),都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diào)整,關注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體驗。每個學生可以承擔不同位置,適應包括替補隊員、裁判、教練等不同角色。排球?qū)m椪n的核心內(nèi)容是面向普通學生的排球比賽,目的是以賽育人,提高學生的排球?qū)崙?zhàn)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圍繞不同主題設計有一定進階的排球比賽,而技術練習、戰(zhàn)術學習、知識掌握、文化滲透、品行教育等均是為排球比賽服務的,或是在排球比賽情境中融入與體現(xiàn)的,比賽結果更是學生成長的過程。
六、水平三排球?qū)m椪n大單元教學方案
我校在大單元教學的理念之下,通過教學實踐與不斷改進,在現(xiàn)有條件下以學、練、賽的教學方式設計了小學排球?qū)m椪n程。以小學階段水平三為例,排球大單元教學由每學期18課時組成,較長時間的課程設計能讓學生獲得較多的技術學習時間和全面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體會,內(nèi)容包括基本知識與技能、技戰(zhàn)術運用、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展示與比賽等,將學練賽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通過比賽、裁判、記錄的經(jīng)驗積累,提高學生對比賽的閱讀與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特長,提高其體育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注重教學的大視野和整體性,加強了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從而有力地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fā)展(表2)。
參考文獻:
[1]張慶新,陳雁飛,秦治軍,趙衛(wèi)新.小學球類“實戰(zhàn)比賽”主題下的大單元教學進階設計——以足、籃、排三大球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21(03).
[2]于素梅.從一體化談“學、練、賽”及其應用[J].體育教學,2020,40(08).
[3]姜宇航,高佳,吉洪濱,王建軍.“學、練、賽”一體化足球?qū)m椪n程內(nèi)容要點與實施策略——以小學階段足球?qū)m椪n程內(nèi)容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21,40(03).
[4]梁龍旭.體育課“學、練、賽、評”的有效設計[J].體育教學,2021,41(04).
[5]李文江,劉澤強.體育課堂教學實施“學、練、賽、評”一體化的問題與策略——從結構化教學的視角談起[J].體育教學,2021,4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專項課題“‘學、練、賽’一體化視角下中小學體育結構化教學的實證研究”(2020TY013112ZB)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