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慶偉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科立德樹人的體現(xiàn),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的德育素材,對學生展開教導,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開展德育,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融入新型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及健康成長。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重點探討利用小學語文開展立德樹人教育的具體策略,在幫助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實現(xiàn)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構建策略
一、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語文教師容易忽略德育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習慣了以學科知識為重點的思路,其教學活動也是圍繞知識傳授以及解題技巧而開展的。教師關注的重點往往是學生的語文成績,滿足應試化教育的要求,這就導致他們對于學生的德育內(nèi)容關注度不高。大部分的語文教師認為德育內(nèi)容應該是班主任或者是思政教育的任務,而非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
2.學生對于語文德育內(nèi)容的關注度不高
學生是語文德育的主體,想要提升語文德育實效,除了教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學生們提起相應的重視程度。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德育課堂沒有任何興趣,當教師談到德育內(nèi)容的時候,他們就當是在聽故事。如果教師給學生闡述一些道理的時候,便會感覺到課堂十分枯燥,教學氣氛也比較壓抑,學生的注意力逐漸脫離了課堂的范疇,從而影響了教學實效。
二、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轉變語文教育理念,重視德育課堂構建
如今新課程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者將目光放在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上。小學語文同樣如此,需要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即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還要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熏陶,重視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以及個性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立足于立德樹人理念,凸顯學生的德育主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2.剖析文章情感,加強學生感悟
在語文學科中,許多課文都包含了滿滿的深情,或是師生情、或是親情、或者友情、或是革命情。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學習的時候,要幫助他們?nèi)テ饰鲋魅斯蛘呤亲髡叩那楦?,尤其是一些字詞的運用以及句子的點睛作用,可以將文章的感情進一步深化。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文章的思想感情來渲染學生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語文二年級上冊《一封信》課文的時候,文章主要闡述了主人公露西給爸爸寫信的內(nèi)容。教師在組織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搭配上寧靜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幫助學生們一起去感受露西對于爸爸的愛以及對爸爸的思念之情。在學習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思考自己有沒有什么對爸爸說的話,許多同學都希望爸爸能夠放下工作多陪陪自己。為此,教師組織了一場“給父母的一封信”活動,學生將想對爸爸說的話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在紙上,然后交給班主任,班主任則是悄悄將其轉交給每個家長。這樣一來,父母可以與孩子進行談心,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3.創(chuàng)設德育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熏陶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對課文的主旨思想進行深入的探究,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在學習《王二小》的時候,教師為學生播放了與課文相關的視頻,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方式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老一輩革命英雄的敬佩和緬懷之情,更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國家的熱愛以及對來之不易幸福生活的珍惜。
三、結論
語文學科傳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yōu)秀文化,里面蘊含了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師通過對語文課程進行深度剖析,挖掘里面的德育內(nèi)容,對學生開展道德品質教育,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特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溫珊.小學語文教師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的素質提高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175.
[2]楊生林.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