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山
摘? ?要:進入高三第二輪復習,要講究復習策略,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復習效率,通過長期任教畢業(yè)班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個中心、兩種模式、三要質量、四點建議復習策略,實踐表明,這種復習要領對高三后期成績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關鍵詞:策略;夯實;提升
1? 一個中心
經過第一輪復習后,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及應用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為了更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識,有必要在第二輪復習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即在整理與歸納每一章知識點時用方框圖將整個章節(jié)聯(lián)系起來,便于從宏觀角度掌握知識,對每章之間的知識也要進行網絡化,從宏觀上把握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在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應用能力。
2? 二種模式
2.1? 專題復習模式
專題復習既可以按照問題復習也可以按照知識劃分復習,譬如按照問題劃分可以進行:斜面類問題、液柱或活塞類移動問題、皮帶類問題、易錯題問題歸類分析問題;按照知識劃分:力與直線運動、功和能、電路與電磁感應等。
2.1.1? 判斷液柱或活塞移動類問題
解題思路:判斷液柱、活塞的移動方向常用“假設法”。先假定液柱(或活塞)不移動,然后根據氣體定律求出兩邊氣體的壓強或受力情況,進一步判斷液柱(或活塞)的移動方向。
【例題1】如圖1所示,有一“工”字形活塞封閉在截面積不等的氣缸A、B中,剛開始兩氣缸溫度相同,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兩氣缸內溫度同時升高后,將有可能發(fā)生情況是(? ?)
(A)△PA>△PB活塞向左移動
(B)△PA<△PB活塞向左移動
(C)△PA=△PB活塞不移動
(D)△PA>△PB活塞向右移動
思考:若A、B間真空,結果如何?
2.1.2? 斜面類問題
解題思路:分析斜面受力,比較小物塊對斜面的壓力和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力的大小,從而確定斜面體受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
【例題2】如圖2所示,一斜面上放有一個物體,該恰能沿斜面勻速下滑,整個裝置靜止處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當沿平行于斜面方向施加向下的力時,物體加速下滑,則有( )
A.斜面受到受到地面向右的靜摩擦力且可能靜止
B.斜面與地面之間沒有摩擦力,斜面一定靜止
C.斜面受到地面向右的靜摩擦力,斜面一定靜止
D.斜面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一定運動
思考:力F方向發(fā)生改變結果如何?
2.2? 試卷講評課
突出方法技巧的升華。
不能題題都講,要研究答題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要對習題有機整合,學會分類講解;要采用變式教學,學會延伸拓展。
教師在進行習題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歸納習題中的解題技巧,總結解題規(guī)律,力求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例題3】如圖3所示一根輕彈簧豎直放在水平面上,在其正上方從靜止釋放小球,自由落下后與彈簧相互作用,關于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加速度的大小,正確的是(? ? )
(A)a< g
(B)a>g
(C)a=g
(D)無法確定
分析: 該題看上去根本無法解決,如果利用彈簧振子模型,問題便迎刃而解,因為豎直平面內的做簡諧運動振子在平衡位置等距離兩側做往復運動,振子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設想小球與彈簧上端接觸處靜止釋放,此時小球僅受重力,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向下,根據簡諧運動的對稱性可知當?shù)綇椈蓧嚎s到最低點時, 小球在最低點的加速度大小也為g,方向向上。當小球從高于彈簧原長的位置由靜止下落,則小球到達的最低位置要比小球與彈簧上端接觸處靜止釋放所能達到的最低位置還要低,因為離開平衡位置越遠,加速越大,所以答案為(B)
3? 三要質量
3.1? 利用翻轉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方式,向課堂要質量
充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將學生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時間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復習物理學史有關知識時,把有關資料整理后通過微信發(fā)給學生或利用易企秀軟件制作微視頻發(fā)給學生,極大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學習效率。
3.2? 提升與強化思維能力
在二輪復習中一方面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與回顧,另一方面對每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構建網絡體系,形成知識結構圖,對核心概念及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尤其是對融入新的情境下的物理問題的解決能力要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強化與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復習中重點關注對一類題的解決策略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形成多題歸一。
3.3? 重視以日常生活、科技為背景有關信息題
在新的課改的理念下,為了在課堂上真正落實核心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對緊密聯(lián)系生活、生產、科技、環(huán)境等有關的物理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們在新的情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如圖4,籃球架下的運動員原地豎直起跳扣籃,離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上升第一個■所用時間為t1 , 第四個■所用的時間為t2,不計空氣阻力,則■滿足
A.1<■<2
B.2<■<3
C.3<■<4
D,4<■<5
本題以學生熟悉的體育運動為背景,可以建構自由落體模型,利用逆向思維和初速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推論,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即可求解得出答案為C。
3.4? 加強規(guī)范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向規(guī)范要質量
3.4.1? 畫受力圖
凡涉及到力的問題都要畫力的受力示意圖,平時養(yǎng)成作圖習慣,這也是等級考的評分要求。
3.4.2? 過程分析
解決物理問題往往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理過程,對每個物理過程都要分析過程的轉折點找到對應的臨界條件
3.4.3? 構建模型
分析問題時,要將實際問題抽象為熟悉的物理模型,結合畫圖、過程分析,利用所學知識分析求解
3.4.4? 列式求解
解決物理問題往往要用到數(shù)學工具,有些同學數(shù)學功底薄弱,即使物理方程列出來也無法得到答案,需加強綜合應用數(shù)學知識能力的提高。
3.5? 搜集整理??荚囶},向信息要質量
根據往年??荚囶}整理分析,考試院側重考查哪個方面的知識,找準信息,提高復習效率
4? 四點建議
4.1? 回歸書本
二輪復習中精選套題是必需的,但跳入題海也是不明智的,邊講邊練的同時應該回歸“書本”,把一輪中自己建立的錯題本精心咀嚼一遍,并關注物理課本中所有的圖片,分析整理并獲取圖片的信息,關注教材圖片的思想方法、實驗方法,如伽利略理想實驗,需關注問題:
(1)伽利略的實驗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方法?
(2)該實驗的結論?
(3)該實驗與牛頓的哪些研究相關?
又如α粒子散射實驗的兩個模型解釋,體現(xiàn)的物理思想方法是什么?探究原子結構的實驗方法是什么?以及探究向心力的實驗演示器的實驗方法?等等。
4.2? 模擬訓練
平時模擬訓練中一定要有時間觀念,將試題中每一部分大致用時確定下來,整套試卷做完后確保留有時間檢查,個別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跳過,待整套試卷做完后若有時間再來解決
4.3? 規(guī)范解題
規(guī)范解題非常重要,等級考題目設置整體不難,對規(guī)范解題要求嚴格,尤其是計算題,不僅要有物理過程的分析還要有受力分析和必要的文字表達,最好分步列式,盡量不要一步到位,與按列式,分步驟的評分標準銜接。
4.4? 調整心態(tài)
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備考及臨場發(fā)揮的影響不可忽略,在對高考成績發(fā)生作用的諸多因素中,考場心態(tài)非常重要,功夫用在平時,只要平時學習中都能夠嚴格按照上述要求去做也一定會取得滿意成績,平時要有意識地進行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自我情緒的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