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遠飛
摘要:以“洗手液的制取”為例,簡單討論了營地教學中化學實驗課程開發(fā)時的困境與解決方法。結合翻轉課堂、STEAM、CDIO先進的教學理念,開發(fā)出適應營地教學特點,適應營地學生學情的實驗課。在實施時,充分考慮學情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開展活動。
關鍵詞:翻轉課堂;STEAM教育;CDIO工程教育模式;化學實驗
文章編號:1008-0546(2021)11-0085-03中圖分類號:G632.41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11.021
一、營地教學模式下,開展化學實驗課的處境
營地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為主的體驗式教學。學生來校外營地,在一門實踐課中,體驗一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而化學實驗課要在營地開展,就要適應這種課程時間的限制。那么,設計出一個在有限的時間內,調動學生的興趣,并完整地實施實驗方案就顯得十分重要。
教師設計時,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總體學情,另一方面要考慮時間的限制下開展實驗的可行性。
二、營地教學的化學實驗課,學生的興趣是前提
由于營地教學的特殊性,我們教師在實驗課開發(fā)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每批學生的學情差距性、所選課題的課時限制等等。所以,教師選題時,要思考哪些實驗課題可以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情,并且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整呈現(xiàn)這個實驗。而能夠順利開展實驗,學習興趣非常關鍵。
那么,如何有效地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就是我們教師該思考該設計的問題了。
首先,選中的課題必須是能夠快速地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能夠勾起同學們的好奇心。我在“洗手液的制取”的先導學習的篇章中,用鐵圈蘸水并吹出泡泡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教學效果顯著,同學們都對如何制作這杯水很感興趣。
其次,選題要貼近生活,能夠引起同學們的共鳴。由于每批學生的學情都會有所區(qū)別,所以,在選題時,要照顧到大部分同學,而貼近生活的選題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的捷徑。洗手液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日化用品,同學們都接觸過。因此,選擇制取洗手液,能夠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觸發(fā)同學們的動手欲望。
最后,課題的選擇上,最好是有作品的,讓同學們能夠事先了解到完成實驗可以得到作品留念,這樣也進一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
三、營地教學的化學實驗課,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基礎
營地化學實驗課的開展,會涉及到很多實驗儀器的使用和一些化學知識。如果要在營地里從頭開始學起來,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那么,這個難題又得如何解決呢?
顯然,須得學生有個知識儲備量,熟悉儀器的使用、試劑的基本功用和毒性等。而這些,只有學生在來營地前進行學習了解。像“洗手液的制取”這個課題,除了恒溫水浴鍋沒有接觸過,其它的儀器是學校學過的,那么學生可以將學過的儀器使用先復習,而沒有學過的儀器通過資料來預習了解。
所以,在教師開發(fā)設計課題時,選擇教學模式十分重要。
四、營地教學的化學實驗課,教學模式是關鍵
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要求,選擇的教學模式如果好,那就是神助!
因此,在開發(fā)設計“洗手液的制取”實驗時,首先想到的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亦稱反轉課堂[1],是把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發(fā)生地點調換,讓學生先在課前自習,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2],而課上教師負責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3],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4]。
營地的實驗課,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讓同學們進行先導學習,將該涉及到的知識了解清楚,也可以將疑問帶來。這樣就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知識儲備問題,使得在營地實踐時更得心應手。
而教師在開發(fā)設計化學實驗課程內容時,可以采用基于CDIO模式的STEAM教學組織形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構思、設計、執(zhí)行和運作構成,該模式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能力,工程能力包含個人的學術知識、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團隊交流能力和大系統(tǒng)掌控能力[5]。
STEAM教育的基本內涵主要是基于真實問題的解決、學科整合和培養(yǎng)必需技能這三方面,圍繞這幾個基本內涵開展STEAM活動[6]。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是融合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學科,它是與STEAM理念一致的。 CDIO模式是基于真實產品的構思、設計、執(zhí)行和運作過程的工程教育[5],而洗手液就是一個真實的產品,該課題與CDIO模式一致。兩者有機結合后,更豐富了課堂形式。
實驗中,試劑量的不同,操作的不同都會導致最終產品的不一樣,因而在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有機結合STEAM的教學活動,既順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也符合學生的學情需要。
五、以“洗手液制取”為例,融合CDIO模式和STEAM教學進行實踐
“洗手液的制取”課題,首先利用翻轉課堂的理念,讓學生們進行先導學習。來營地后,融合CDIO模式和STEAM教學開展實踐活動。在“洗手液的制取”課題中,涉及的主要是有機化學知識,當然也將其它學科知識有機地整合其中。知識列表見表1:
1.洗手液的制取課程的思維導圖如圖1,以及具體實施過程:
(1)先導學習
①問題導入,引發(fā)思考
微視頻:教師展示一杯神奇的水,并用鐵圈來展示神奇水的妙用,引導學生思考,這神奇的水的具體物質。展示2個動畫視頻,揭示實驗主題。
②實驗儀器,溫故而知新
教師展示實驗儀器,示范儀器的使用。
先導學習在課前完成,它的設計意圖在于通過有趣的現(xiàn)象,激起同學們對于洗手液的興趣,并鞏固現(xiàn)有知識,為進營地學習打下基礎。
(2)實踐點撥
①肥皂與洗手液的區(qū)別。
教師由視頻來拋出問題,讓同學們思考肥皂與洗手液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引發(fā)同學們的思考,并為活動最后的拓展性實驗打下基礎。
②欣賞圖片,識別洗手液。
教師展示常見的洗手液圖片,并引導學生們對洗手液的品種、功能進行思考。由學生歸納功能,引出洗手液分類以及挑選購買洗手液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洗手液,并意識到,今天的實驗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化學反應產物,很多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產品。這樣的設計,比直接講“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這句話更容易被同學們接受,在比較與思考中實現(xiàn)了價值體認目標的達成。
③圖片對對碰,儀器規(guī)范用。
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對儀器的使用規(guī)范進行復習鞏固。如圖2。
設計意圖:將枯燥的儀器講解游戲化,更加貼近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也很好地復習了所學過的儀器規(guī)范要求,對新儀器的學習也有加深印象的作用。
④整合資料,設計實驗。
教師提出任務,要求同學們結合所給資料,自行設計一個洗手液制取的實驗,以達到清潔的目的,并且盡量做到低毒低污染。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目的明確,由項目待解決問題來設想方案、設計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思路。
⑤動手實踐,制作成品。
教師播放示范視頻,學生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實驗,動手制作洗手液,并將最終得到的洗手液進行效果試驗。
設計意圖:主動權完全在于同學們,教師不再手把手教實驗。這樣使得同學們自己思考更透徹,在失敗與嘗試中感悟。
⑥總結評估,探討實驗。
教師采用OIRD(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提問)的提問方式,由淺入深地拋出問題,引發(fā)同學們進一步思考。
設計意圖:這是本次課程的提升提煉階段,因而,同學們自我的總結評估很重要。采用討論與OIRD的提問方法,引導同學們進行思考總結。問題中涉及環(huán)保的理念,升華了課程。
⑦拓展延伸之洗手液趣味玩法。
教師引導同學們回顧先導學習時的那杯水,并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調試這杯水。調試好后,帶領學生室外吹泡泡,重溫童年的美好記憶。
設計意圖:吹泡泡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拓展,也將課程推向了高潮。
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的關注點要放在整個課程活動中同學們的表現(xiàn),注重設計、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當然,在課題設計與實施時,教學環(huán)境的選擇也十分重要?!跋词忠旱闹迫 弊罱K選擇的是室內室外相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實驗的構思、設計和執(zhí)行在實驗室完成,產品的拓展玩法在室外完成。這樣的環(huán)境選擇,有利于緩解學生的視覺疲勞,實踐證明,室內室外的結合教學,學生的體驗感非常好。
六、反思與探討
“洗手液的制取”開課后,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一方面,讓他們更近距離地接觸了化學實驗,另一方面,化學走進了生活,使他們更有代入感。
在“洗手液的制取”實驗教學中,幾經嘗試,明顯感覺到,CDIO與STEAM的教學思想的融入,增強了同學們的主動性,使課堂活了。同學們都是奔著自己的目標去設計、嘗試、驗證,整個過程忙中有序,不枯燥,不機械。而教師的角色在淡化,他不是權威,而是引導人甚至是討論的同伴。
室內室外教學場景的結合,更是放飛了同學們的心情。室外吹泡泡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設計的亮點。它勾起了同學們兒時的回憶,同時活動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寓樂于教,寓樂于學,寓樂于動。
營地教學中單次性實驗課的開展是有意義的。好的課題的開發(fā)與實施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而隨著教學理念的進步,翻轉課堂、CDIO與STEAM的融入,更立體了課堂。借用計算機空間語言,課堂由二維空間轉向了三維空間甚至四維空間。
參考文獻
[1]馬昌前,佘振兵,桑隆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巖石學教學中的成功應用[J].中國地質教育,2014(1):44-47
[2]劉立,陽小華,汪琳霞等.啟發(fā)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5):31-34
[3]張明昕.微課與翻轉課堂淺談[J].大學教育,2013(12):29-30
[4]Strayer J F.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 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2012,15(2):171-193
[5]Crawley E. et al. Rething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2007
[6]彭敏,郭夢嬌.STEAM教育的基本內涵與發(fā)展路徑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