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梅
摘 要: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直接決定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推動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還有利于加快學生學習節(jié)奏,并逐步建立學習興趣與自信心,以此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鑒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1、教學理念略落后
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先入為主地發(fā)揮著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單方面地在講臺上講,學生“乖乖”在臺下聽,二者之間少有互動或僅有簡單封閉式的問答互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充當著教學主體的角色,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鮮有機會與教師交流互動,以致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嚴重不足,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由教師向學生的單向流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不思考、不提問的習慣,嚴重影響其學習質量。
2、教學方法略單一
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教師多用一講到底、滿堂灌輸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沒有考慮這種方法傳授的知識是否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從應試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講解較多的知識,但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只是簡單、生硬、機械地記憶知識,缺乏對知識以及知識之間內在關聯性和邏輯性的深層次理解。短期來看,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實現應試教育希望的高分數,但長遠來看卻無法滿足小學生天性中對知識趣味性的追求,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
3、教學內容略枯燥
小學數學考試中,只有理論筆試而沒有情境面試,所以教師根據考試內容要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而忽略了實踐知識教學。教師“照本宣科”,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表層意思,培養(yǎng)的學生也是“紙上談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不足,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另外,教師教學囿于課本,不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生動事例作為案例教學和示范教學,導致教學內容毫無新意和吸引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設置分層目標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區(qū)別和差異,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制訂,需重視分層,切勿要求所有學生均達到最高目標,而是強調所有學生均可以有所收獲。
比如,關于“分數乘法”這部分知識,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目標采取分層,即第一,理解分數乘法意義,掌握分數乘法計算方法;第二,仔細觀察對比,指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對分數乘法計算法則作出概括總結,促使其抽象概括能力的強化提高;第三,指導學生對知識內在聯系進行深入探究,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要求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一;針對數學基礎一般的數學,可要求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一、二;針對數學基礎好的學生,則可要求學生完成全部教學目標。分層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為學生學習指明具體的學習方向,以此使所有學生均可以在分層目標的指引下,切實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設計生活化情境,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喚醒學生的認知經驗,引導學生探究生活化問題,注重關聯自己所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在喚醒學生生活經驗認知的前提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探究相應的知識內容,在培育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下促使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數學感知能力,讓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變得更加深刻。
以“千克和克”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例,這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掌握抽象難解的概念知識,教師在講述“千克”相關概念時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教師準備好的相關教具,通過兩手掂量不同物件估計重量大小,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教師在緊密聯系實際生活的教學形式組織中,讓學生聯系自己平時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探析抽象概念,在具體化、生動化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中讓學生內化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有效提升。
3、融入趣味游戲
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與其他文化學科的差異性,要將游戲設定的重點放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上,要加強數學基礎理論知識與游戲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知識的學習上,而不是集中在玩樂上。
例如,在“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出自身喜歡的水果或者是顏色,列舉的方式要以個位數來設定,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顏色或者是數字的加減,從而讓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數字。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特定的圖畫,如圖中顯示十只羊,五十只鴿子,三十只兔子,讓學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描述出圖片中的數字,這樣就能夠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比賽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列舉相應的圖片,圖片內容可以是五十個蘋果,三十只香蕉等等,讓學生以此為基礎進行加減法運算。教師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將個位數的加減和十位數的加減聯系起來,讓學生以此類推,來實現對百位數加減法的自我分析和思考??偠灾?,教師要根據課堂主要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來設定趣味性游戲的主題,同時要合理劃分趣味性游戲的開展時間,要讓趣味性游戲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具體思想指導下,教師應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應用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覃先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8,(6):74.
[2]黨文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當代人,2018,(16):195.
243750170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