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
摘? ? 要:當代一位知名的幼兒教育家說過:“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為了能讓每一雙小腳都穿上舒適的鞋,在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總是努力著、學(xué)習(xí)著,同時也收獲著、深深感觸著。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以生為本;愛的教育
一、讓孩子感受真愛
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將“愛的需要”列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這是一種精神需要,一種對“心靈家園”的渴望,尤其年幼的孩子們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這一新環(huán)境,更是渴求來自教師們真誠的愛。
想起多年前在福鼎市實驗園學(xué)習(xí)期間所任班上有個孩子,父母離異,平日里性格疏僻,不善于與人交往?!安还浴薄ⅰ安灰恪?、“這么笨”等各種的差評頻繁注入孩子的耳中、心中,無形中他就成了“不乖的孩子”。自從進入幼兒園,班上的老師們對他格外的多了一份關(guān)注,多了一份疼愛,慢慢地,孩子的笑容多了,與教師的距離慢慢地接近了。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孩子的鞋帶松了,我蹲下身為他系鞋帶,當我起身時,只見孩子憨憨地笑著,笨拙地說:“老師,你長個了?!碑敃r,僅當它是句令人發(fā)笑的童言,事后細想,“長個,這孩子會長個”,或許是他從周圍成人那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認可他的語言,不會用“謝謝你老師”來表達的他把這一句他認為是世界上最美最肯定的語言送給我,我深受感動,讓我更強烈地感到教師真誠的去愛每個孩子,他們是會感受到的。讓我們的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來自教師們的真切的愛的教育吧!
二、呵護孩子的壞情緒
“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去姑姑家……”。一大早入園,班上的俊熙就哭哭鬧鬧,情緒壞透了,看來他的壞情緒也影響了媽媽,媽媽把孩子往老師這一放,也氣呼呼地走了,邊走邊回頭嘮叨,“這孩子太不聽話了,想干什么就要什么,……”在工作中,經(jīng)常會碰上帶著壞情緒入園的孩子,或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與同伴起沖突或其它原因產(chǎn)生了壞情緒,在這些情形中,教師與孩子的溝通是否有效,顯得尤為重要。
很多時候,教師由于工作繁重,心力疲憊,面對壞情緒的孩子會心煩意亂,甚至被無理取鬧的孩子激怒,疏不知,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地否定時,會感到困惑和憤怒,會越來越敵對,面對這種現(xiàn)象時,教師應(yīng)讓孩子明白:(1)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如“你生氣了,亦揚搶了你玩具,你生氣了……”當教師能如此心平氣和地站在負有壞情緒孩子的角度去感受時,孩子馬上就能放輕松與你接下來的交流。(2)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教師要讓幼兒清楚意識到,即使有壞情緒,也必須明白該如何正確處理,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遇到問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3)讓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通過交談、敘述,幫助孩子將壞情緒釋放出來,讓孩子始終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與尊重。
三、賞析孩子的錯誤
平日里,在與家長交流中,家長們總是擔(dān)心在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遭遇老師過分的指責(zé)與批評,總是很婉轉(zhuǎn)地說:“老師,我們家孩子你不要和他硬碰硬,他就愛戴高帽,不聽話的時候你多夸夸他,多給他戴大帽子,他很好哄的。”是的,如今的小太陽們,平日里總是沉浸在甜言蜜語中,在家里即使犯了錯,也多在長輩中一笑而過,很少真正去體驗行為與后果。那么在平日工作中,面對屢犯錯誤的孩子,到底該如何實施,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意識其行為與其后果呢?
其一,放棄懲罰。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他從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僅僅把孩子看做麻煩的制造者,而沒有通過有效措施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無法向孩子提示真正有效的信息,平日工作中應(yīng)盡量少用不用無效的懲罰。其二,說完“對不起”后,該怎么辦?很多孩子做錯事時,他會說“對不起”,可過沒多久,他又接著做錯事,這種孩子用“對不起”來安撫生氣的父母,生氣的老師。他們能很快道歉,也會很快重犯。我們要著重讓孩子意識到,他們道歉完應(yīng)轉(zhuǎn)換成正確的行動。其三,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當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憤怒,要讓孩子學(xué)會承受自然后果,比起“懲罰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xùn),通過引導(dǎo),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承擔(dān)責(zé)任上,而不是逃避或接受無效懲罰,讓孩子學(xué)會反思,“我能做什么事情可以把過失彌補回來”,而不是“我做錯事,該受懲罰?!?/p>
四、給予孩子更多的信心
“老師,我不會……”身邊,常出現(xiàn)一些孩子遇到問題時,總是缺乏信心,他們害怕失敗,害怕批評。作為一名教師,該如何消除孩子恐懼,如何鼓勵他們大膽嘗試。
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洞斑叺男《苟埂分械母邩蚓齻€子矮小,永遠也不會再長高。為了不讓他懷有這種身體上的自卑心理,校長小林宗作先生設(shè)計了巴學(xué)園式的運動會,讓高橋君奪取了全部項目的第一名,讓他滿懷激動和喜悅,登上領(lǐng)獎臺一等獎,領(lǐng)了一次又一次。從小林校長身上,教師們或許會真正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同時,也會意識到教師的教育智慧對開展更為有效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幼兒園開展的各類游戲活動,可以讓怯弱的孩子變成勇敢的警察;可以讓好動的孩子變成盡職盡責(zé)的醫(yī)務(wù)人員;可以讓沉默寡言的孩子變成伶牙俐齒的商店導(dǎo)購員。這無不體現(xiàn)成教育的藝術(shù)。
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性地贊賞孩子。為了激勵孩子,教師們常脫口而出一些“很好”、“真棒”、“你太棒了”等贊賞孩子的語言,卻沒意識到贊揚也存在著一些的危險,應(yīng)避免一些讓孩子感到焦慮的評價式的贊揚。學(xué)會用一種有力而生動的欣賞和認可的語言去贊賞孩子。如五歲的米得畫了一幅秋天的畫給老師看,老師沒有給予虛假的贊揚,例如“畫的太棒了”、“太美了”。相反,她描述了畫,以及對這幅畫的感受,“樹葉飄落一地,很有秋天的感覺,讓米得從內(nèi)心感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師的肯定,更好的激勵了孩子?!?/p>
總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孩子們的成長也只有一次,愿教師們的努力能轉(zhuǎn)化為每一位孩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豐碩成果,讓孩子們在成長中獲得正力量,那將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376450033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