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侃
摘要:初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思想趨于成熟,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融入情感教育能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思想,并且自立自強,提升自身的學習動力,能夠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高效的完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影響。本文通過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提升了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學效果顯著,旨在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國家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的提升,需要教師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興趣特點來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并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了情感教育,使學生能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學科素質、人文情感和愛國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成為國家所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在傳統(tǒng)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材的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接著讓學生進行習題練習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他們只會感覺到歷史知識的枯燥乏味,從而削弱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他們綜合而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讓學生體會剛才中歷史知識發(fā)生的年代背景,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提升了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并且能夠以綜合全面的角度來進行歷史知識的理解。同時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階段能夠感受到自身學習的價值,讓學生有了情感支撐,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學習,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能夠糾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學,提升學習熱情
由于初中歷史中的教學內容,學生并未經歷過,所以對課堂的內容會有一定距離感,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置身于情景當中,更好的了解和感受教學的內容,還可以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品格,從而調動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榮譽感,使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動力,從而達到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秦統(tǒng)一中國”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向學生詢問:中國用英語怎么說?China一詞的來源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的討論,然后教師對學生講解China一詞就是來自于秦,并借此來使學生明確秦朝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由教師給學生介紹“長城”的由來,讓學生觀看“長城”的圖片,借此來調動對學生的崇敬之情,最后讓學生帶著這個情緒來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與了解,使學生可以更加明確秦朝的疆土范圍和的發(fā)展進程,使學生也可以通過多角度來了解在秦朝出現(xiàn)的幾個大事件。同時指導學生采用表格對照的方法,來剖析古代郡縣制的社會影響,剖析先秦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從而更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完善了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二)課中融入歷史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歷史故事,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故事的展現(xiàn),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歷史課堂的學習。接著教師讓學生跟著視頻進行筆記的記錄,對于視頻中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發(fā)展進行有效的整合,學生在觀看結束之后來自行進行闡述。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再進行課堂預習,讓學生說明歷史故事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教師在進行“元朝的統(tǒng)治”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忽必烈”“劉秉忠”的視頻資料來進行觀看,并讓學生觀看這些人物的服裝和身上的飾品,接著讓學生明確元朝是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接著教師讓學生品讀毛澤東描述“成吉思汗”的詩歌,讓學生思考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發(fā)展,讓學生明確元朝在中國歷史發(fā)展史以及對于推動各民族團結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教師借助歷史素材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并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滲透,讓學生有了民族自豪感,并且對于歷史文化有了明確的認知。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導入式的方式來讓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中的某些貢獻對于現(xiàn)在祖國的發(fā)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習興趣
由于歷史教材中的內容相對簡練,教師單純的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演繹,來體驗教材中人物的情感以及歷史情懷,讓學生對于歷史事件有深度的認知,加強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深刻記憶,并且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通過多角度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思考,實現(xiàn)了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三國鼎立”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并讓學生對于“草船借箭、官渡之戰(zhàn)”等一些歷史事件進行了解,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故事的演繹,學生在進行故事演繹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人物的情感,并且有良好的歷史情懷,通過角色的扮演,能夠讓學生對于整個歷史人事件有明確的認知,并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記憶,讓學生能夠有直觀的感受。例如:教師在進行“鴉片戰(zhàn)爭”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知識的預習之后,以自己的角度來虎門銷煙的事件,教師引導班級中的學生采用角色扮演一名學生,扮演林則徐其他學生扮演一些昏庸無能的官員。對于故事的起因經過進行演繹,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來進行事件的分析,并說出這一事件對于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通過故事的演繹,給學生以心靈觸動,并且激發(fā)了學生愛國強國之心,學生有了明確的認知,體會到了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忘國恥奮發(fā)圖強,提升國家的凝聚力和綜合實力才能夠抵御外來的侵犯讓學生能夠有良好的歷史學習熱情,并以此實現(xiàn)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融入情感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明確自身的責任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能夠有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對于學生今后深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建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J].科普童話,2020(28):83.
[2]鞠燕琳.淺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教育藝術,2020(05):8.
[3]邵洪.初中歷史課情感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9(10):221.
[4]趙紹梅.初中歷史融入情感教育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策略[J].散文百家,2019(01):168.
[5]曹會杰· 初中歷史情感教學研究分析[J]· 中國校外教
育 (上旬刊) ,2017,(12):57,59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