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剛,顧卯林,郭 呂,朱景元,王恒杰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昆山市中醫(yī)院外一科,江蘇 昆山 215300)
胰腺屬于腹膜后臟器,其橫置于腹后壁L1-L2的椎體平面,包括胰頭、胰頸、胰體和胰尾四部分。腹部閉合性外傷所致胰腺斷裂較為少見[1]。胰腺斷裂患者的病死率較高,早期診斷其病情較為困難,易發(fā)生誤診,從而可延誤其治療時機。我院在2017 年和2018 年分別收治了1 例胰腺完全斷裂患者,現(xiàn)將對其進行診治的過程及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劉某,女,21 歲,于2017 年5 月2 日發(fā)生車禍致腹部閉合性外傷,逐漸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腹脹的癥狀,累及后腰背部,休息后無緩解且發(fā)生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血性液體,由120 急救車將其送入我院急診科。入院時該患者存在疼痛面容,其體位為被動體位(蜷曲位),對其進行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其上腹部可見散在的瘀青挫傷,其腹平,中上腹壓痛明顯,并伴有輕度的反跳痛及肌緊張感,其腹部其余部位無壓痛,腎區(qū)叩擊痛呈陽性,移動性濁音呈陰性,腸鳴音弱。其收縮壓為110 mmHg,舒張壓為70 mmHg ,脈搏為77 次/min。對其進行急診血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是:白細胞計數(shù)(WBC)為13.2×109,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為90.6%,血紅蛋白(HB)的水平為137 g/L,其余血常規(guī)指標無明顯異常。其血淀粉酶的水平為3500 U/L,尿淀粉酶的水平為12890 U/L。對其進行腹部B 超檢查的結果是:腹腔、盆腔積液,肝、膽、胰、脾未見異常。對其進行CT平掃的結果是:胰腺周圍存在滲出征象(考慮是胰腺炎),腹腔積液。對其進行CT 增強掃描的結果是:胰周積液,胰腺外傷,胰頸斷裂。術前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結果是:胰腺外傷,胰腺斷裂。在完善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后,在全麻下對該患者進行開腹探查,在探查時可見其腹腔內有約500 ml 的暗紅色液體,腹膜后廣泛血腫形成,探查其肝、脾、胃、腸未見損傷。電凝切開后腹膜,檢查胰腺,證實胰腺頸部全層橫斷,胰腺組織柔軟,主胰管較細。分離胰腺創(chuàng)面的斷端后,對近端胰腺創(chuàng)面進行縫合,對胰腺遠端進行胰胃套入式吻合處理。在空腸起始段進行小腸造瘺,于胰腺殘端及胰胃吻合處放置引流管。術后,常規(guī)對其進行補液、抗感染、抑制胰液及胃液分泌等支持治療,并觀察其引流的情況。術后1 周,其引流液中淀粉酶的水平高達115061 U/L,考慮其發(fā)生胰漏。繼續(xù)讓其禁食,對其進行胃腸減壓,用生理鹽水對其腹腔引流管進行持續(xù)負壓沖洗及引流,并經(jīng)空腸造瘺管對其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經(jīng)上述處理后,其胰漏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痊愈出院。
患者尹某,女,28 歲,于2018 年11 月14 日從高處墜落致全身多處外傷,送至我院急診科時其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對其進行查體的結果是: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腹部稍隆,按壓腹部無反應,移動性濁音呈陰性,腸鳴音弱,收縮壓為80 mmHg,舒張壓為40 mmHg,脈搏為150 次/min 。對其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是:WBC 為4.4×109,NEUT%為27.3%,HB 的水平為118 g/L。對其進行肝功能檢查的結果是:血清谷丙轉氨酶(ALT)的水平為232 U/L,血清谷草轉氨酶(AST)的水平為531 U/L,血清谷氨酰轉移酶(GGT)的水平為27 U/L,血清總膽紅素(TBIL)的水平為7.5 μmol/L,血清淀粉酶(AMY)的水平為448 U/L。對其進行腹部B 超檢查的結果是:肝實質欠均勻,腹腔、盆腔積液。對其腹部進行CT 平掃的結果是:腹腔、盆腔積液。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結果是:失血性休克,腹部外傷,腹腔積液。在全麻下對其進行急診手術探查,在探查時可見其腹腔內的積血及血凝塊約有1500 ml,肝左外葉破碎伴活動性出血,胰頭部血腫,血腫部位的直徑約為10 cm。分離網(wǎng)膜囊后探查胰腺,清理胰頭部的血腫后發(fā)現(xiàn)胰腺頸部完全毀損斷裂。沿著胰腺體尾部分離后腹膜(注意保護脾動靜脈),完整切除胰腺的體尾部,對胰腺頸部殘端進行修整后用Prolene 線進行連續(xù)縫合及間斷加強縫合,在胰床處放置引流管。術后其胰腺殘端發(fā)生胰漏,對其進行禁食、胃腸減壓等處理,用生理鹽水對其腹腔引流管進行持續(xù)負壓沖洗及引流,并加強對其進行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及腸內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之后其痊愈出院。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隱蔽,前方有胃腸覆蓋,后方受脊柱肌肉的保護。在腹部外傷中,胰腺外傷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有報道稱,胰腺外傷患者僅占腹部外傷患者總數(shù)的1% ~4%[2]。胰腺斷裂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其腹部無特異體征,因此診斷其病情較為困難。及早對胰腺斷裂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和手術治療是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預后的關鍵[3]。本研究中的患者劉某在發(fā)生車禍后其腹部受到撞擊,其胰腺在間接撞擊后側椎體后發(fā)生損傷,入院后對其進行腹部CT 增強掃描發(fā)現(xiàn)其胰腺斷裂。本研究中的患者尹某在入院后對其進行腹部CT 平掃未發(fā)現(xiàn)其胰腺損傷,對其進行手術探查時發(fā)現(xiàn)其胰頸部完全毀損斷裂,若術中探查不仔細易導致其胰腺損傷被漏診。術中對胰腺損傷患者進行處理的方法需根據(jù)其傷情而定。本研究中患者劉某的胰頸部完全斷裂,其主胰管較細,約為1 mm,對其進行胰腸吻合難以完成胰黏膜和腸黏膜的對接吻合,其術后易發(fā)生胰漏,故決定對其進行套入式胰胃吻合術。該患者術后發(fā)生胰漏,究其原因可能是胰腺斷裂后胰腺組織受到胰液的腐蝕,引起嚴重的炎癥反應及水腫。我們建議,在對患者胰腺的斷面進行縫合時應先用prolene 線對創(chuàng)面間斷進行“U”形交叉縫合,再對斷面進行連續(xù)縫合,采用這種雙重縫合的方式較為可靠,能降低患者術后胰漏的發(fā)生率。本研究中對患者尹某進行手術探查顯示其胰腺頸部完全毀損斷裂,考慮其胰腺斷面組織毀損明顯,故將胰腺遠端的體尾部切除,對胰腺近端的斷面進行修整縫合。術中為了控制損傷,保留其脾臟(特殊情況下可將脾臟一并切除)。術后其并發(fā)胰漏可能是因為胰腺斷面組織受損所致。
對胰腺損傷、斷裂患者進行B 超檢查易受到胃腸道內氣體的干擾,從而可影響診斷的結果。對患者進行腹部增強CT 掃描能清楚地顯示其胰腺的輪廓、損傷的位置及胰腺水腫的程度,了解其胰腺與周圍血管的關系,還可顯示其腹腔內其他臟器損傷的情況,是早期診斷胰腺外傷的一種可靠手段[4]。本研究中對這2 例患者進行腹部CT 平掃均未發(fā)現(xiàn)其胰腺損傷、斷裂。對患者劉某進行CT 增強掃描后發(fā)現(xiàn)其胰腺斷裂,而患者尹某未接受CT 增強掃描,其病情經(jīng)手術探查才得到確診。故臨床上應對疑似胰腺損傷、斷裂患者進行CT 增強掃描。董江寧等[5]研究指出,對于懷疑存在閉合性腹部外傷性胰腺斷裂患者不僅要進行CT 平掃,還應對其進行動脈期、胰腺期、延遲期的CT 增強掃描,通過觀察胰腺裂口、對比劑外溢等特異性征象來診斷其病情。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對疑似胰腺損傷、斷裂患者進行CT 增強掃描,待其病情得到確診后應根據(jù)其損傷情況及早對其進行手術,且術后需警惕其發(fā)生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