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 ?要】語文要素是每個單元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備課時,可借助思維導圖,著眼單元整體,讓相對零散的要素得以整合,從而系統(tǒng)、全面、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掌握學習要點,提升邏輯思維。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要素;備課
統(tǒng)編教材將“語文要素”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分布在各個單元中?!包c”“點”相連,層級上升,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線索,確保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關鍵能力得以形成。
毋庸置疑,語文要素是每個單元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備課時,如何著眼單元整體,讓相對零散的要素得以整合,從而系統(tǒng)、全面、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呢?構建思維導圖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它能讓語文要素一目了然,同時又層次分明,便于學生掌握學習要點,提升邏輯思維。下面以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為例,從閱讀要素掌握、閱讀要素檢測、習作要素運用三個方面進行舉例說明。
一、掌握閱讀要素,深入解讀文本
(一)一張導圖,明了單元要素
以六年級下冊前三單元為例,教材主要呈現(xiàn)了哪些語文要素呢?畫思維導圖就能一清二楚了(如圖1)。
(二)一張導圖,梳理方法要素
要讓語文要素落地,有哪些方法呢?以“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jié)交流感受”“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等要素為例,借助語文園地“交流平臺”的提示,再加上對教材的解讀和對相關要素的思考,可提煉出一個或若干個具體方法、要點,讓語文要素的掌握更邏輯化、直觀化、具體化(如圖2)。和“交流平臺”呈現(xiàn)的內(nèi)容相比,它更直觀、精練、全面、深刻,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一張導圖,細解課文要素
教材中的課文是落實語文要素的載體。課后習題也通過問題、關鍵語句的品讀提示了一些“點”。但課后習題只是個例子,由這個例子拓展開去,還有許多可挖掘的“點”。仍以六年級下冊為例。
【例1】第一單元課文《北京的春節(jié)》的詳略處理
圖3呈現(xiàn)了《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中詳寫略寫的具體日子、原因,以及詳寫的寫法,建構了本課語文要素的整體模型。抓關鍵詞表述,可讓課文的詳略變得特別清晰、易解。
【例2】第二單元課文《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的人物評價
【例3】第三單元課文《那個星期天》的情感表達
圖5呈現(xiàn)了“具體事例、內(nèi)心獨白、綜合運用、融情于景”四種表達方法,并結合課文具體內(nèi)容闡釋表達的情感。特別是“融情于景”這一方法,凸顯情感變化過程:隨著“光線”的消逝,我的“希望”一點點破滅,情感越來越崩潰。
二、檢測閱讀要素,破解答題密碼
相較于教師“教”了沒有,語文教學更在乎學生“學”了沒有,學“會”了沒有。在教材、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習得了學習方法,尋到了相關答案。這不算真“會”,要想真正“掌握”,需要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激活、內(nèi)化。因此,一個單元學完后,教師應檢測學生對相關要素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在閱讀練習、在新語境中運用語文要素,破解答題密碼。以第二單元“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jié)交流感受”為例,教師可找尋閱讀材料,設計問題情境,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讀文、審題、激活、尋據(jù)、回答”的解題思路。
在學完第二單元后,教師以《騎鵝旅行記》中“變回人形,告別大雁”的相關內(nèi)容作為語境,結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等,針對作者、情節(jié)、人物、主題、場景等方面進行考查。其中體現(xiàn)單元要素“依據(jù)文本評價人物”的題目是:“短文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從哪里看出來?”學生在回顧單元要素及學習方法后,結合文本中的依據(jù),探尋人物的特點(如圖6)。
三、運用習作要素,呈現(xiàn)構思過程
統(tǒng)編教材的一大創(chuàng)新是“讀寫結合”,重視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不少單元的課文緊扣要素,學生在學習中習得表達要領,并在之后的習作中進行運用。那學生在明確任務、要求后,又該怎樣繪制思維導圖助力習作呢?教師該怎樣教會學生這種列提綱的方式呢?
以第一單元習作《家鄉(xiāng)的風俗》為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習作內(nèi)容是“介紹一種風俗”,習作要求是“想想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可以分幾個方面介紹,重點介紹什么”。習作構思圖的繪制大致經(jīng)歷“搭框架、定詳略、細局部”三個步驟。圖7是習作《端午粽子》的思維導圖。通過此圖,習作的框架、詳略的處理、詳寫的內(nèi)容等一目了然。有了這樣的導圖,習作自然不會走偏,詳略也當然得當。
以上內(nèi)容結合具體文例,介紹了思維導圖在“明了單元要素、梳理方法要素、細解課文要素、破解答題密碼、呈現(xiàn)構思過程”上的強大優(yōu)勢。思維導圖與語文要素的強強聯(lián)手,實現(xiàn)了“一圖在手,要素盡把握”。當然,思維導圖在助力語文要素的掌握上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有待大家共同探索、開發(fā)。
(江蘇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