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華
【摘 要】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不僅包括了課內閱讀,還包括了課外閱讀,對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進行有效整合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诖?,本文對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06-0067-02
豐富的語文課內外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大部分以課內閱讀為主,對于學生課外閱讀,部分教師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來說,僅有課內語文閱讀明顯不足,若課外閱讀資源也很匱乏,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語文教學產(chǎn)生影響;另外,學生的課內閱讀大部分是以教材為主,閱讀材料比較單一,涵蓋的內容和領域也非常少,很容易讓學生對語文閱讀和語文學科產(chǎn)生厭煩心理。但如果教師把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目標,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學生的眼界,夯實學生的文學功底[1]。
一、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的重要意義
在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中,對課內外閱讀內容進行有效整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能力。
語文課內外閱讀,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內知識的基礎上積累豐富的知識,拓寬視野。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對語文知識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形成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能夠在閱讀文章后,針對其中的內容表達的思想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2]。
二、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對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等產(chǎn)生一些影響。
首先,語文閱讀教材中可選擇的內容不多,學生課內閱讀的范圍小,閱讀量較少。通常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學所選用的教材主要是人教版部編本的語文教科書,學生課內閱讀的范圍限于語文教材,閱讀內容較少;另外,由于學生升學壓力大,語文課堂上的時間大部分用來進行語文習題練習,留給閱讀的時間非常少。并且為了讓學生得到一個不錯的語文成績,很多教師只會對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就會限制學生課內閱讀量。
其次,部分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不重視。現(xiàn)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減輕工作量,非常依賴教學參考書,并且大部分教學活動是以完成練習題為主,這樣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會造成不良影響。還有一些教師主要設置一些寫作方面的作業(yè),針對閱讀的作業(yè)少之又少。
最后,學生語文課內外閱讀不能實現(xiàn)有效的銜接。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課內的閱讀情況和課外的閱讀內容并沒有形成實質性聯(lián)系和良好的銜接。從根本上來說,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課內閱讀對課外閱讀有著引導作用,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和完善。但是在目前的語文課內外閱讀過程中,一些語文教師并不重視課外閱讀,更不會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內外閱讀作用的有效發(fā)揮,難以達到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措施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豐富語文課內閱讀材料
針對語文課內閱讀材料較少,學生課內閱讀量不大的問題,首先,教師需要豐富課內閱讀材料,在語文課內閱讀教學中,以語文教材為基礎,豐富語文課內閱讀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延伸語文知識,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時,可以收集一些有關故宮博物院的閱讀材料,并通過多媒體設備和技術整理、優(yōu)化閱讀材料,向學生展示,讓學生閱讀,從而豐富語文課內閱讀內容,增加學生的課內閱讀量。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其他學科的教學材料來指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豐富課內閱讀材料。最后,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適當壓縮課內教學時間,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內閱讀。
(二)協(xié)調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關系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基礎知識教學同等重要,但大部分教師受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過于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對課外閱讀并不重視,以致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不強,文學素養(yǎng)不高等。為此,教師需要有效協(xié)調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的同步發(fā)展。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只重視教學工作量的問題,而要把課外閱讀和課內教學有效融合,并合理調整二者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在學生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其次,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也要結合課外閱讀知識來布置作業(yè),重視課外閱讀,將課內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融合,促進二者共同發(fā)展。
(三)多種方法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首先,可以多角度利用課外讀物。在對課內語文閱讀內容進行教學后,教師可以課內閱讀教學的內容為基礎,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搜集并閱讀與課內閱讀相關的材料,并在閱讀后寫下讀后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讓課內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得到體現(xiàn)。
其次,可以通過對語文教材進行全面自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內外閱讀量。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會設計一些自讀內容,而這些自讀內容是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不同版本語文教材的自讀內容來加強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如人教版七年級的語文教材選取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自讀內容選取了《濟南的秋天》。這兩篇文章的語言都非常自然親切,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的不同之處,《濟南的冬天》主要是對冬天景色的描寫,體現(xiàn)的是濟南冬天的溫情;《濟南的秋天》主要描寫的是濟南秋天的山水,更加突出了濟南秋天的詩意性。通過課內外文章的比較閱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還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
(四)提升對學生課內外閱讀的輔導效率
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往往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不會有效選取課外閱讀內容,閱讀方法并不正確,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材料非常多,學生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把所有書都看一遍,也不能沒有目的地在茫茫書海中“海底撈針”。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來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對語文基礎知識比較扎實、語文各方面能力都有均衡發(fā)展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課外閱讀材料,并幫助他們在量的基礎上實現(xiàn)質的突破。而對于那些語文知識基礎較差,語文各方面能力發(fā)展不平衡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這些學生對自身的弱項內容進行閱讀,通過這種方式來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缺陷,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課內外閱讀的輔導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與整合,對更有效地發(fā)揮閱讀的作用有著積極的影響。本文對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找出了相關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作用的發(fā)揮,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貴君.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才智,2016(33).
[2]王兆魯.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