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內容摘要:《老古玩店》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之一。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的悲慘身世,并深刻表現(xiàn)了狄更斯對當時英國現(xiàn)實生活的揭露。而近年來,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其會話含義的研究并不多見。本文運用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對《老古玩店》中的人物對話進行分析。旨在通過分析對話把握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進一步領會作品的內涵和狄更斯的寫作風格。
關鍵詞:《老古玩店》 會話含義 合作原則
《老古玩店》是狄更斯的一部令人潸然淚下的杰作。狄更斯是懷著最深厚的同情,同時又是以最強大的生命力量來塑造耐兒這個人物的。因此他筆下的耐兒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孤兒題材作品中最杰出的典型之一。狄氏作品中的“小耐爾之死”及“小保爾之死”被視為感傷主義的典范。[1]愛倫坡曾作出評價:“《老古玩店》是狄更斯作品中最優(yōu)秀的,從各個方面看,這個故事都為它的作者贏得了每個天才人物應得的熱情景仰?!盵2]小說自問世以來,得到了眾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如王紅運用生態(tài)批評理論對小說進行解讀,體現(xiàn)了狄更斯的綠色思維和生態(tài)思想;羅蔓將生態(tài)女性主義與《老古玩店》相結合,揭示了狄更斯對男女關系平等以及和諧社會的向往;孫峰通過研究小說的悲傷主題展現(xiàn)了當時英國不同階層不同行業(yè)里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生活。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運用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而欣賞文學作品,就是要從字里行間讀出作品的寓意。將語用學理論與文學作品相結合,可以促進文學作品解讀,為文學作品欣賞開辟新途徑。而語言表達的核心原則即是格萊斯提出的合作原則以及杰里弗·利奇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禮貌原則。合作原則對于解釋語言的蘊含意義有重要作用,可以被應用于分析文學作品的虛擬對話。《老古玩店》的對話中,人物常常在遵守合作的基礎上違反一些準則,以傳遞其真正的潛在意圖。因此,讀者能夠理解對話的言外之意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會話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作品所表達的含義才可以被理解。在此基礎上,合作原則可以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和欣賞《老古玩店》這部小說。
一.合作原則及其準則
合作原則是指人們在交際過程中,對話雙方有意無意地遵循某一準則,以求有效地配合從而完成交際任務。即“使你所說的話,在其所發(fā)生的階段,符合你所參與交談中的公認的目標或方向?!焙献髟瓌t共包含以下四個準則:
1.數(shù)量準則
(1)所說的話應當滿足交際所需要的信息量。
(2)所說的話不超出交際所需的信息量。
2.質量準則
(1)所說的話力求真實
(2)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
(3)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
3.關聯(lián)準則
說話要相關,不應自說自話。
4.方式準則
說話要清楚明了
(1)避免晦澀
(2)避免歧義
(3)簡練
(4)井井有條
四條準則中,前三條原則指的是“說什么”,第四條規(guī)定的是“怎么說”。實際上是要求人們在交際中應注重會話的信息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以及明確性。[3]然而,人們在實際交際中,不是每次都遵循 “合作原則”。出于實際需求,人們有時會故意違背合作原則。這種通過表面上有意違背合作原則而因此產生的言外之意,便稱作特殊會話含義。
二.會話含義的特征
在實際言語交際中,人們所傳達的意思比字面上的的意義要多。也就是說,一句話或對話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字面內容,即所說的內容。另一個是隱藏內容,也就是說話者超出字面的意思,也就是含義。會話含義理論是非自然意義的進一步發(fā)展。[4]在《邏輯與會話》的結尾部分,就會話含義的一些特征,格萊斯做出如下闡述。
首先,會話含義具有可推導性。當講話人力圖傳遞他的語言含義,而聽話人也可以明白這些會話含義。也就說明,根據(jù)已知信息,會話含義可以被推導出來。其次,會話含義具有可取消性,即可廢除性。因為會話含義的存在依賴于合作原則,語言和情景語境等因素,因此,一旦其中某個因素發(fā)生改變,對話含義也會因此發(fā)生變化。第三,會話含義具有不可分離性。意為在一個句子中,可以用意義相近成分替代話語的某一部分,而不改變其原本含義。最后是會話含義的非常規(guī)性,即會話含義不同于與詞語的常規(guī)意義。這時因為一個詞語的衍推意義無法通過合作原則或者上下文而推導。
三.合作原則在分析《老古玩店》中的應用
以下主要選取了《老古玩店》中的部分人物對話,通過分析小說中的一些會話案例,論證其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哪些準則并得到了怎樣的效果,從而進一步理解小說中的會話含義。
1.違反量的準則
例(1)“你能不能把這話記在心上,親愛的,永遠對人說我是你的朋友嗎?”柯德林說道。
“在哪里—在什么時候對人這樣說呢?”女孩子天真地問了。
“唔,并不是說在什么特別的場合里,”“我只是希望你要把我當朋友,對得起我。你不知道我對你多么關心呢。你為什么不把你的來歷—就是關于你同哪位可憐的老紳士的來歷告訴我呢?我是一位了不起的顧問,對你又是這等關心—比矮腳對你關心多了。”[5]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耐兒與她流浪時遇見的戲班演員湯麥斯·柯德林之間。此處柯德林的回答違反了數(shù)量原則。他的言外之意是耐兒要充分信任他,不應對自己有所隱瞞。而實質上,他們只是在路上偶然相識并結伴而行,柯德林說這段話僅是出于害怕耐兒及其祖父與自己的同伴矮腳更親近因而有張貼或者懸賞通告時自己得不到任何好處。而他這段違反質量的話語也引起了耐兒的懷疑,為之后耐兒和外祖父的悄悄離開做鋪墊。
例(2)“你以為我死了,完了,對不對?”奎爾普說了?!澳阋詾槟愠闪艘粋€寡婦了,咦?哈哈哈!”
“我很懊悔—”他老婆答道。
“誰懷疑這個?”矮子叫道?!澳愫馨没?!那是當然啦!誰懷疑你很懊悔?”[5]
在這段對話交流中,奎爾普始終在質問妻子,而奎爾普太太的回答顯然沒有滿足交際雙方所需要的信息量,即違反了數(shù)量原則。因此她并未能表達自己的完整意思。在小說中,奎爾普夫婦產生糾紛時通常是男方的大段獨白以及冷嘲熱諷,女方間或說幾句求饒的話。通過這段違反量的原則的對話,讀者能夠充分感受到奎爾普夫婦之間的無效溝通以及兩人不和諧的夫妻關系。
2.違反質的準則
例(1)“是吉特—一定是那個壞東西;他做了間諜,大概是你向他行賄了?”老人說了。
“你怎么會想到他的?”矮子說,帶著絕大憐憫的聲調?!皩Φ?,正是吉特??蓱z的吉特呀!”[5]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借債人奎爾普告訴耐兒的外祖父他已知曉老人的秘密生活方式和已身無分文的事實之后。老人絕望的反問是否是耐兒的好朋友吉特受賄告的密,而此時奎爾普的回答違反了質的準則。他明知是自己設計偷聽了耐兒和自己妻子的對話所知曉,卻說正是吉特告密。因為他認為假如依照事實說是耐兒,他的計謀將會被泄露。這里的對話表現(xiàn)了奎爾普的詭計多端和心思縝密,狡猾狐貍的形象躍然紙上。
例(2)“這小子有一天會把我暗殺了的。如果他有膽量,他早就那樣辦了?!崩先耸种钢嗄暾f道。
“呸!如果你辦得到,你早把我咒死了?!蓖聜愄貪M面怒容的答道。[5]
這是發(fā)生在耐兒外公和耐兒哥哥吐倫特之間的對話。在這里他們都違反了質量準則,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格,說出缺乏證據(jù)的話。即說話人的話語中可能通過隱喻、夸張、諷刺、試探、委婉、勸服、暗指等修辭手段中表達其話語之外的隱含意義。[6]耐兒外祖父對于吐倫特的不學無術與好吃懶做感到厭惡,而吐倫特認為老人把錢都藏起來留給耐兒并因此而憤怒。因此談話雙方的心情都是煩躁而憤怒的,不關注自己的言語是否真實,僅僅是想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表明了倆者之間關系的惡劣。
3.違反關系準則
例(1)“你是一個很會問話的人呢,不是嗎,奎爾普太太?”奎爾普轉向她說。
“我還能怎么出力呢?”他太太柔和地答道。[5]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奎爾普和奎爾普太太之間??鼱柶胀{太太同耐兒交談并套出耐兒外祖父的情況。奎爾普太太在無奈之下同耐兒盤話并表達了自己對耐兒的憐愛。在耐兒離開后,奎爾普對太太在談話中所流露的同情非常不滿而鄙夷,因此諷刺她“很會問話”。而奎爾普太太明白他的意思并反過來問他。在這里奎爾普太太違反了關系準則,說的是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的話。這段違反關系準則的對話表現(xiàn)了奎兒普和奎爾普太太之間的地位不平等。
例(2)“這不是我倆中間的一筆便宜買賣嗎,福來德?設法讓他慢慢把一朵小玫瑰般的耐兒娶過來好不好?”奎爾普說道。
“自然你有你的目的呀。”吐倫特答道。[5]
借債人奎爾普想要聯(lián)合耐兒哥哥吐倫特,設套讓吐倫特朋友狄克娶耐兒為妻。他提出建議時,吐倫特并沒有正面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反而避開話題講出奎爾普有自己的打算。而實際他們是在談論同一件事,吐倫特違反關聯(lián)原則的回答表現(xiàn)了他的多疑和對奎爾普的不信任,同時暗示奎兒普自己也應得到相應利益。體現(xiàn)了對話雙方的奸詐和各懷鬼胎。
4.違反方式準則
例(1)“到這里來,”奎爾普說,招手叫他走進一些?!笆裁唇凶瞿懘?,嘿?”
“沒有什么,閣下—沒有什么。不值得一提,閣下;但是我想那支歌—本身是十分有趣的—也許有點—”[5]
這段對話的背景是吉特被陷害進了監(jiān)獄之后,奎爾普開心的吟誦唱歌,而此時他的同謀者布拉斯看見了并意欲做出提醒。布拉斯認為奎爾普的行為有些膽大而得意忘形,但當奎爾普反問他什么叫做膽大時,布萊斯的回答模糊而隱晦。此時布萊斯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方式原則。原因是奎兒普是他的雇主,他一方面想要提醒他謹言慎行,一方面卻不敢得罪他。因此他采用了違背方式準則的模糊詞語來表達他的隱含意思—奎爾普不應如此高調的放聲歌唱。
例(2)“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閣下。”布拉斯先生的法紳叫道。
“但是你能不能允許我—”
“只回答是或者不是,閣下。”
“是,是這樣;但是—”
“是,是這樣,”法紳說,打斷他的話?!澳闶且粋€相對了不起的證人?。5]
這是在法庭上陷害吉特的布拉斯的律師和證人斯威夫勒之間的一段對話。斯威夫勒想要在法庭上為吉特辯護,而布拉斯的律師則問他庭審前是否和吉特的兄弟吃飯,以此證明斯威夫勒是受賄賂為吉特開解。在這段對話中,斯威夫勒的回答是模糊而有歧義的,違反了方式原則。他話語完整含義因布拉斯的律師的打斷而無法表達。而事實是和斯威夫勒在一起的吉特的兄弟—只是還在襁褓中的小雅各罷了。這段違反方式準則的對話表現(xiàn)了法紳的巧詐和滑頭。
四.合作原則下人物特點與寫作風格的體現(xiàn)
利用合作原則,分析兩人對話中對于數(shù)量、質量、關系以及方式準則的違反,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在會話中體現(xiàn)出來。主人公小耐兒是小心謹慎的。與外祖父的長期的流浪生活使得她對生活敏感而細心。因此在與他人對話中力求簡潔,并善于捕捉對方的眼外之意。致使耐兒和外祖父被迫流浪的反派角色,即借債人奎爾普,狡猾多端,詭計連連。他說的話經(jīng)常違反質的原則,使他人掉入自己的陷阱。為了得到耐兒以及加害耐兒外祖父,可謂是謊話連篇。而耐兒哥哥吐倫特則是一個不學無術,品行不端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與奎爾普為伍,絲毫未考慮自己妹妹的幸福。因為一心想要得到外祖父的財產,多次與其惡語相向,說出違反質量原則的詛咒。
同時,在合作原則下,狄更斯的寫作風格鮮明而濃烈。首先,靈活多變的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狄更斯先生豐富的寫作技巧。如《老古玩店》中比喻,擬人夸張,反語等修辭手法都是違反合作原則下不同準則的一個表現(xiàn)。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對于點明作者創(chuàng)作態(tài)度至關重要。其次,狄更斯的寫作生動而細膩,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絲毫不吝筆墨,且注重細節(jié)。他筆下諸如惹人憐愛的耐兒,陰險奸詐的奎爾普等成熟多樣的人物形象都反映了他超高的人物塑造水準。最后,通過分析人物對話,能夠看出狄更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和感傷主義的寫作態(tài)度。純真善良的小耐兒面對的是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社會,是狡詐逐利的“奎爾普們”,她弱小而尚在成長的的身軀承受著與年齡不符的煎熬。這種向現(xiàn)實進行批批判的態(tài)度是多么的尖銳,是多么的發(fā)人深省。[7]
五.結語
通過列舉小說中的會話實例,本文在利用合作原則下分析了《老古店》中主要人物特征和狄更斯的寫作風格??梢钥闯觯ㄟ^文學作品揭露現(xiàn)實社會是狄更斯一貫得寫作態(tài)度。不吝筆墨,注重細節(jié)描寫是其突出的風格。透過合作原則,讀者可以體會《老古玩店》對話的豐富會話含義,從而對作品人物刻畫和主題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這部感傷小說。最后,讓我們用茨威格的話來作結束:“悲劇是進行抗拒的意志,多愁善感是對眼淚的渴望?!盵8]小耐兒的死不是真正的悲劇,她悲慘的一生帶給讀者的更多是感傷的眼淚。
參考文獻
[1]童真.狄更斯與英國小說傳統(tǒng)[M],長沙:湘潭大學出版社.
[2]傅桂榮,張偉華.小耐兒在《老古玩店》中的悲慘命運[J],山花,2016(14):145-147.
[3]何兆熊.語用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70.
[4]韓仲謙.從語義學到語用學——Grice語義理論的嬗變與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49-54.
[5](英)狄更斯.《老古玩店》[M].許君遠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6]楊信彰.語言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9.
[7]黃庭月.試論狄更斯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色[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8](奧地利)斯·茨威格.《三大師》[M],申文林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45.
(作者單位: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