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從高職英語教學特點出發(fā),通過分析案例教學法的特點,論述了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式學習,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
【關鍵詞】案例教學? 高職英語? 應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studying specific cases, creating real learning situations and inspiring studentsinquiry-based learn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helps students use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Keywords】case teaching; vocational English; application
【基金項目】湖北省職教學會項目(項目名稱:課語整合視閾下高職英語教學研究;編號:ZJGB201948)。
【中圖分類號】G7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8-0065-03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進,國際間的經(jīng)濟往來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性的語言,是對外貿(mào)易活動中最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職業(yè)技能之一。高職英語課程與一般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同,一般的大學英語教學注重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學人文修養(yǎng),而高職英語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職場中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根據(jù)教育部頒布實施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該課程側(cè)重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跨文化交流為目的,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實際應用的能力,特別是英語聽說能力,使他們能在日常活動和與未來職業(yè)相關的業(yè)務活動中能夠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的口頭和書面交流。
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英語基礎甚至不及初中畢業(yè)生的平均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以講授各類語法、詞匯知識點為主,注重語言記憶能力培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很少有機會運用英語進行互動與交流,導致課堂教學氛圍單調(diào)枯燥,高職英語教學效果一直不大樂觀。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既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導致較為低下的課堂參與度和語言輸出能力。因此改革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單一傳授的模式,建構和實施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目的地積極主動地探索、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狀態(tài)。論文嘗試從案例教學法的角度,探討高職英語的互動教學模式,旨在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或被稱之為蘇格拉底教學法,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學商學院。蘇格拉底認為,任何知識均是從疑問中產(chǎn)生的,疑問愈多,進步愈大。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倡導通過設置探究式、啟發(fā)式問題,給學生充分的個體思考空間,達到知識點有序、概念清晰、難點澄清的有效過程,從而達到專業(yè)教學目的。在哈佛大學商學院MBA教學中,常常采用真實的商業(yè)場景、實踐或事件案例,通過案例提煉出“疑問”進行教學,逐漸成為歐美國家高校流行的教學方法。在歐美高校的經(jīng)濟與管理、法學、醫(yī)學、工商等等學科的日常教學中,普遍采用基于案例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相長式的基本原則,從而較好地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教學思路。案例教學法以其特有的貼近實踐、啟發(fā)“疑問”的教學模式,在各類學校中備受推崇。
20世紀80年代以后,案例教學法逐漸推廣應用到中國高等院校、中小學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是近年來,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高職英語的日常教學中,尤其是實踐背景很強的商務英語、商務談判課程的教學中。
案例教學法,對源自實踐的真實案例,結(jié)合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要求,進行貼合課堂的改編,并以此案例為導向,設計相應的課堂活動。在案例教學課堂活動中,教師以案例為依托,對案例所提供的支撐材料、問題,進行啟發(fā)探究式的分析,從而能夠有目的、有指導性地啟發(fā)學生,運用各種形式進行案例的獨立化思考,并提出獨到的理解、判斷或者知識決策,達到提升學生判斷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和鮮明的實踐特色。案例教學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對精心加工的案例的剖析,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這種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記為輔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動參與者,從而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他們思考問題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1)教學主體的改變
從課堂教學主體看,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在這里,學生始終處于“要我學”的被動地位。而案例教學法的教學主體變成了學生,教學過程中以具體、真實的案例為依托,要求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體作用,真正體現(xiàn)出求學的主旨是“學”,而不是“教”,即學生處于“我要學”的主動地位。
(2)以案例為教學載體
從課堂教學載體看,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載體是書本。這必然導致一種結(jié)果:教師往往是照本宣科式講課,完全缺乏創(chuàng)造性,而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性被忽視,其創(chuàng)造性能力也難以被發(fā)揮出來。而案例教學法的教學載體則是案例,這些案例都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精心挑選、改編的,自然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3)教師角色的改變
從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起到權威的作用,說什么是什么,其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這導致學生成為知識教學活動中的附屬者。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起到點撥、引導作用,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并不一定是權威的,和學生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也就是說,學生成為知識教學活動中的協(xié)同者。只有在學生產(chǎn)生知識原則性的錯誤時,才需要教師進行干預并糾正。
案例教學法非常推崇學生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有目的地探索新知識,形成新觀念,逐步把新知識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中,促進自身的知識建構,同時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
2.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應依照課程標準、教學目標,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特定的案例為中心,引導學生圍繞具體案例展開討論。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選擇案例時要確保案例的有效性與典型性,通過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主動進行知識的梳理和運用,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系統(tǒng)。
實際上,案例教學法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并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以遵循,圍繞案例的教學組織是多樣化的,但不論以何種教學模式,都需要注意以基本環(huán)節(jié)為依托。任何教學組織者,需要根據(jù)學生本身的知識背景、英語水平、專業(yè)特點等等,積極、有效地實施這些環(huán)節(jié),才能保證整個案例教學模式的成功??偟恼f來,案例教學主要由以下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構成。
(1)準備案例
案例教學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準備或挑選與教學目的緊密相關的案例并進行貼近學生的改編。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精心收集、設計與教學目的、學生專業(yè)相適應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編,例如刪除與學生知識結(jié)構過于偏離的數(shù)據(jù)、變更案例的行文邏輯、改造過于專業(yè)的名詞術語等等,因為過于對特定專業(yè)學生過于晦澀的案例,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不得隨意杜撰案例,所選擇的案例也應具有真實性、代表性,盡量選擇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司(人物、事件等等)案例。
本文以《新編實用英語(第一冊)》第七單元Sports Legend為例進行案例型教學設計。本單元的Passage A 和Passage B講述了體育界的兩位標志性人物美國游泳健將Michael Phelps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Oksana Chusovitina 的傳奇一生,旨在通過講解大型體育運動項目、重大的國內(nèi)外體育賽事同時,讓學生了解體壇動態(tài),掌握并熟練運用與體育相關的主要英語詞匯和英語表達方式。
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預先搜集幾則與體育相關的新聞,例如報道游泳名將Michael Phelps到目前為止在歷屆奧運會上獲得的金牌總數(shù)及原因分析的英語新聞;有關體操名將Oksana Chusovitina以37歲的“高齡”繼續(xù)參加體操比賽的深度報道;倫敦奧運會上的游泳黑馬中國小將葉詩文、孫楊泳池中精彩的瞬間和賽后接受外國記者采訪的報道;前體操冠軍張尚武街頭乞討的報道等等。
教師把這些真實的案例材料進行改編整理后,在教學活動前,以組為單位,分發(fā)給學生,并提出相應要求:對案例進行自主性學習、討論。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前查找背景知識、所涉及的知識點,仔細閱讀案例關鍵要點,深入思考案例“疑問”,并準備下一步的課堂分析、討論內(nèi)容以及在討論中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新的問題。此外,為了使學生的討論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可以在編寫時依據(jù)案例設計緊密相關的若干重點問題,同時提出一些與課文相關聯(lián)的核心問題供學生思考討論,例如:(1)Why does Michael Phelps make such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swimming pool?(2)In which way does Oksana Chusovitina illustrate Olympic games’ spirit? What’s Olympic spirit? (3)In 2008 Beijing and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 China is second on the list of the most golden medals, how do you think it?等等,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探討,并鼓勵學生深層次地挖掘出案例中隱含的知識點,強化其對這些知識點的深刻記憶。
(2)分組討論
此環(huán)節(jié)又可細分為幾個步驟,即:
第一步,首先教師用大概兩節(jié)課的時間講解課文Passage A和Passage B,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如單詞拼讀、課文結(jié)構等。
第二步,課文講解完畢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預先發(fā)放的案例進行探討、剖析與辯論,教師則在教室觀察各小組情況,督促小組成員參與討論,活躍討論氣氛,啟發(fā)討論內(nèi)容,并就案例涉及內(nèi)容提出個人理解、觀點供學生參考。任課教師發(fā)表自己見解后,要善于聽取各小組學生的意見,鼓勵他們進行質(zhì)疑、剖析。
第三步,各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形成統(tǒng)一的書面意見或見解,并由組長進行總結(jié)性陳述。
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扮演的其實是一個類似主持人的角色,把握討論的方向,組織、引導學生討論的進度,并避免偏離課堂教學內(nèi)容主題。另外,教師需要把握、營造、活躍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huán)境,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值得重視的是,教師在討論中不宜直接表述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chǎn)生依賴性心理。教師應該展示開放性觀點,調(diào)動啟發(fā)式思維。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點差異性較大,引導學生展開辯論,從辯論中逐漸明晰疑問;如果學生分析判斷有誤差,教師則可采取旁敲側(cè)擊的間接提問,使學生能夠主動意識到問題根源所在,從而自覺加以修正。整個案例的分析、辯論過程,堅持采用英語為整個課堂語言,多多鼓勵學生珍視難得的英語發(fā)言機會,大膽主動、無懼對錯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達到鍛煉英語口語表達、知識思辨靈活應變、知識熟練糅合運用的技能。
(3)案例總結(jié)
當案例討論結(jié)束后,各小組指派代表面向全班對案例作一一分析,闡述小組觀點,在演講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插話,演講全部結(jié)束后,教師可就他們的演講內(nèi)容進行全面總結(jié)。案例總結(jié)并非只是簡單地給出相應討論案例的答案,況且對于開放性案例并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總結(jié)出這次案例討論的基本思路、討論中的難點問題、重點所在以及主要解決了哪些問題。最后,在演講結(jié)束后,教師還可以讓每組學生選派一個代表在黑板上羅列出一些和體育相關的單詞,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同時教師可就學生在演講中明顯不當?shù)挠迷~和語法錯誤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以此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水平。
(4)案例報告的撰寫
案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撰寫出相應的案例報告。通過前面的課堂解析、案例分組討論、課堂演講總結(jié)這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任課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份完整的課程案例報告,以書面的、英文的形式,對整個過程進行梳理、歸納、綜合和總結(jié),形成一份小論文性質(zhì)的案例報告。案例報告的撰寫,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英文的書面表達技巧與能力,也為日后撰寫學術性論文和畢業(yè)論文奠定了良好的英文基礎。當然,教師需要提出具體的案例報告撰寫格式規(guī)范,或者提供規(guī)范性樣本報告。最后,對全部小組的案例報告,進行批改、總結(jié)并反饋給學生。
3.結(jié)束語
高職英語教學中適當引入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語用能力。案例教學法強調(diào)真實、自主、融入、創(chuàng)新、責任、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使用語言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強調(diào)活動的連貫性以及因果性,任務更具目的性案例。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并不僅僅是英語和案例的簡單相加,更使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英語,把語言有機地應用于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這種有機的結(jié)合使得英語教學具有1+1>2的效果;而且教學中相關的框架、腳本和場景等認知圖式的儲存和使用促進了學生普遍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偠灾?,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仍然處于嘗試和探索實踐階段,要使其成為高職英語教學中成熟、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教學模式,還需要教師不斷去實踐、反思、總結(jié)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文秋芳,孫旻.評述高校外語教學中思辨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5(3).
[2]馬霞.案例教學與微格教學在《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課中的結(jié)合運用[J].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05-106,108.
[3]李哲.論高職英語實踐課程中的案例教學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21-22.
[4]賈春芳.論案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4.
[5]劉剛.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作用機制及其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8(5):89-91.
[6]王雪瑩,張才.我國案例式教學法文獻計量分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5).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作者簡介:
賀娜(1974年-),女,河南臨潁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