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黎
【摘? 要】新課程的總目標中曾明確表示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對此,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日常的真實教學情況,從“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加強學生課堂互動”“注重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增加學生學習技巧”“評價鼓勵機制,提升學生學習信心”五個方面出發(fā),對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小學語文的教學策略做出了分析與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合作學習;學習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099-02
【Abstract】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been clearly stated: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cultivate patriotic feelings of socialist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and healthy aesthetic tast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gradually form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correct valu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lementary Chinese daily real teaching situation, from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Create a scenario teaching, strengthen students' classroom interaction Pay attention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bility, increase the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assessment encourage mechanism,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confidence Starting from five aspects, how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is analyzed and explore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Situational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skills
在近些年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從最初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堂到如今的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課堂,教師的課堂教學及學生的學習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新課程理念曾提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以及“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意識薄弱,沒有學生發(fā)揮的空間,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并沒有真正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因此,摒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非常有必要。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等創(chuàng)造出一個符合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語文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從中真正地獲取知識,真正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利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全面發(fā)展小學生的潛力,并且讓學生獲取真正的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一、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對語文感興趣,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沒有興趣就不會去認真聽課,因此,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有很多的優(yōu)點,比如其非常便捷,只要有網(wǎng)絡,就能查詢到幾乎大部分的東西,其所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異常豐富,教師要學會去充分利用其特點,把語文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守株待兔》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文章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在網(wǎng)絡上找出相關(guān)的動畫視頻或者圖片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對于動畫視頻和圖片這樣有趣味性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圖片來猜一猜發(fā)生了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講述成一個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再帶領(lǐng)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最后讓學生對這則寓言進行總結(jié),讓學生分別來說一說感受和寓意,有的學生說“告訴我們不要想不勞而獲”,有的學生說“告訴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心存僥幸的心理”,這樣學生在多媒體的吸引下就提高了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積極。
二、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加強學生課堂互動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因此,語文的教學課堂不能死氣沉沉,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課堂教學情景,將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結(jié)合起來,變?yōu)橐粓鰣鼋虒W情景,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增加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這就非常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讓小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集中精力加入語文課堂互動中,這也正是依照了新課程理念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設(shè)計思路,從而促使學生真正感受語文教育的魅力。
例如,語文教師教學《秋天的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詢問學生有沒有認真聽過秋天的雨聲,有的學生回答有,有的學生回答沒有,這時候教師可以找一段秋雨的音頻或者視頻讓學生傾聽或觀看,讓學生先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學生在學習文章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然后教師讓學生回答從雨聲中聽出了什么特點,學生回答“秋天的雨很小,但有一種凄涼的感覺”,教師可以繼續(xù)說道“那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下本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秋天的雨的,看看與你們剛才聽到的雨聲有何不同”。學生在教師的情境課堂互動中,就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并且?guī)椭鷮W生對文章進行了理解。
三、注重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謂鍛煉學生各種能力的有效辦法,小學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可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有提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對于小學生在日常的課堂習慣于說悄悄話,不遵守課堂紀律,教師正好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改正這一不良習慣,教師要對學生的小組分組合理分配,適當?shù)匾龑W生正確學習,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通過小組合作更好地展開語文教學的實施。
四、發(fā)展思維能力,增加學生學習技巧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有其具備的學習技巧,語文也一樣,教師不能一味地教學生,還要幫助學生找到有效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小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很快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不斷思考,體會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形成特定的語文思維,以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就會自動按語文思維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得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文學習技巧,而這恰好與新課程理念中“發(fā)展學生綜合性學習能力”的目標不謀而合。
五、評價鼓勵機制,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在小學語文中,評價鼓勵機制對于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小學生的學習意志沒有那么強烈,需要教師不定時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肯定或鼓勵才能繼續(xù)投入語文的學習中,但是教師不能完全表揚鼓勵每一位學生,而是要科學、合理地制定評價鼓勵機制,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鼓勵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有信心、有能力去學習語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開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堅持。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要善于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主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的相關(guān)先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本領(lǐng),并且時刻遵循“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語文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最終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杜秀麗.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9).
[2]李濤.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困境與突破[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05).
[3]咸玉國.全面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困境與突破[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