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元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語文教師應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語文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教學;教學情境;寫作水平;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G633.3;G633.6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046-02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也在迅猛發(fā)展,并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其憑借表現(xiàn)形式多元性等特點頗受學生的青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語文學科的本質在于對文字與語言的應用。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文字與語言教學是重點教學內容,但很多學生經(jīng)過長時間的、單調的文字與語言學習后,容易降低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語文教師應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語文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涉及詩歌、小說、散文等多種類型的文學作品,雖然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過不少語文知識,但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所以不少初中生很難全身心地融入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內容都感興趣。而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能夠有效整合網(wǎng)絡教學資源,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語文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春》這篇課文的體裁是散文,全文描寫富有生氣,但由于該課文的故事性較弱,所以很多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和學習興趣。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搜集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與視頻,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等句子所描繪的春日景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這些影像素材,并配上舒緩的音樂,通過聲音與影像的完美結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觀看和聯(lián)想春日的風景與氣息。緊接著,教師可以說:“在欣賞了讓人如癡如醉的春景后,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春》這篇散文是如何描寫春天的?!比缓?,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配有舒緩音樂的朗讀錄音,讓學生閉著眼睛在腦海中想象課文所描寫的畫面,從而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聽完錄音之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進行誦讀,通過朗誦的方式檢測學生是否理解了文章豐富的情感內核。在學生朗讀完之后,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點評,在師生互動中帶領學生漸入佳境,更好地感悟課文內容及其蘊含的情感。最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地展開后續(xù)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散文學習過程中能通過直觀的對比意象去體悟文章之美。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語文學科在內容上與其他人文學科有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綜合性相對較強。寫作能夠考驗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一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言之無物”“難以下筆”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類型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能夠拓寬學生的寫作范圍。為此,教師應嘗試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寫作教學,幫助學生突破寫作困境。
例如,很多學生在風景類作文的寫作中,描寫角度、詞匯、手法都比較單一,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生動的寫作參考對象。為此,讓學生以《感受自然》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效果和效率,教師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課前,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好與四季景色有關的圖片或視頻資源。課上,讓學生認真觀看圖片或視頻,感受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這樣,學生就會迅速進入教師所營造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說:“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麗,大家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接著,為了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給學生播放提前下載的視頻,如冰川、沙漠、極光等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難以見到的景象,并通過高清大圖用PPT向學生展示。在視覺沖擊的作用下,學生的心靈能夠受到極大的震撼,在內心深處產(chǎn)生對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憧憬。緊接著,教師讓學生針對視頻中自己喜歡的景象在草稿紙上一一列舉其意象,并進行意象擴寫。學生們在回想所看視頻內容及深入思考后,形成了寫作思路,在紙上寫出了自己心中的“自然風光”,既對美景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又寫出了內心的真實感受。有學生寫道:“我眼中的大自然,永遠是夏天里一抹清涼的薄荷綠,叫人覺得眼前一亮,卻又迷離?!苯處燑c評后,學生們紛紛舉手發(fā)言,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可見,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下,學生能夠學會如何根據(jù)主題進行拓展性寫作,進而拓展寫作思維。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
語文雖然是應用型學科,但也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完成相應的知識學習,更要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升華。雖然很多語文教師會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進行人文情感教育,但這種近似于說教的教育形式很難獲得學生的認可。為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進行人文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
例如,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篇課文時,考慮到課文內容的發(fā)生年代距離學生較遠,學生在當前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難以切實感受那段歷史,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相關事件,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方式直觀地向學生展現(xiàn)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畫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講解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對本課主題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隨后向學生展示課件,展現(xiàn)人民解放軍在橫渡長江時所經(jīng)歷的艱難險阻,引導學生想象人民解放軍是怎樣橫渡長江的。隨后,向學生播放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場景,讓學生充分感受人民解放軍的堅強與勇氣,在內心深處受到震撼,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詢問學生的感受。有學生表示感受到了人民解放軍的堅強和勇氣,自己今后要好好學習,磨礪自己的意志與品格,為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梢姡處熗ㄟ^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真切生動地展現(xiàn)課文所涵蓋的人文情感,使學生受到人文情感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