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玲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小學生燃起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小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欲望。認字、識字任務之繁重,不僅讓小學生感到苦惱,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實際困難。教學的目的不但要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也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讓學生學會學、樂于學;此外,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豐富識字途徑,展示他們的個性,讓生字課堂教學綻放光彩。
【關鍵詞】興趣;方法;會學;樂學;個性
根據《標準》要求,小學低段要認識常用漢字應達1600字,其中會寫漢字800 字左右。對于生活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地區(qū)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面對如此繁重的認字、識字任務,學生確實感到很苦惱;另一方面,如此大的識字量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困難。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呢?下面談一談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興趣——樂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碑攲W生對所學的知識燃起興趣,而非被動式的學習,才能學得好、學得樂。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活動中來,最好的做法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試想,當我們在課堂上把孩子們的興趣調動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會跟著教師的思路一起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如同一塊塊干凈整潔的海綿,快樂而迅速地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因此,在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tǒng)模式中解放出來,那就應該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地把自己放在主體地位上。實踐證明,這種集中識字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此外,教師們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因地制宜”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并加以歸類,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會方法——會學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標準》中的“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燃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還要指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如果學生的學習方法總是死記硬背,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讓自己感到學習樂趣的方法,將事倍功半,久而久之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作為教師,我們的指導方式是學生們在“知識海洋”里乘風破浪的航向表,對于學習的效率和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常用的方法包括找規(guī)律識字法、猜謎語識字法、編兒歌識字法、順口溜識字法等等,詳細見解如下:
1.找規(guī)律識字法
這是一種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行去尋找學習規(guī)律的方法。(1)加一加:如,認識“樹”字時,可以用“木”加“對”就變成了“樹”,如果有學生說“木”加“又”再加“寸”,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2)換一換:學習“紹”,有的說把“招”的“扌”換成“纟”,有的可能會說“纟”加個“刀”,再加個“口”等,筆者認為只要能成為學生識字的“良方”,教師也應該給予肯定。
2.猜迷語識字法
這種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從字迷中牢記字形。如,教“春”字時,有些學生總是把“日”寫成“目”,說了好幾遍還是改不過來,筆者就把它變成一則謎語:“三人坐在太陽上?!睂W生一聽,覺得有趣極了。以后全班同學基本上沒寫錯過。又如,教“蝴”和“湖”字,筆者編出“蟲子拉二胡,蝴蝶蟲跑水來伴”的謎語讓學生猜兩個字謎。學生很容易就猜出來了,而且牢記了字形。實踐證明,這種形式識字,學生的學習興趣濃,課堂氣氛高漲。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編兒歌識字法
在小學低年級,正是形象思維發(fā)展的最佳時期,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筆者發(fā)現(xiàn)用編兒歌的識字法讓學生記住難點字、易混字效果特別好。例如,在“愛”這一生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其編寫成一首“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真可愛?!钡膬焊?。讓學生邊寫邊說,用手將這個字的筆劃在空中比劃出來。又如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辨析不同偏旁的字。在教學“清、請、睛、晴、情”這組字時,筆者編出了兒歌:“小小池塘水清清、文明禮貌要用請,看看風景養(yǎng)眼睛,太陽出來天氣晴,今天上學好心情”。學生通過讀兒歌,便從字形和字義上區(qū)分了這組字。這種識字方法,生動有趣,能幫助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正確辨析了漢字。
4.順口溜識字法
順口溜識字法的特殊魅力是:幽默、風趣、瑯瑯上口。如,在區(qū)別“字、學”時編出了“小孩子,戴帽子,頭上一點寫大字,是寫字的‘字;小孩子,戴帽子,頭上三點上學去,是個上學的‘學”;區(qū)分“間、闖”時編出了“日字進門擠時間,馬字進門闖大禍”的順口溜;又如,教“深”字時可以這樣編一道順口溜:“三點水,禿寶蓋,八棵樹,下面栽”。這種方法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深受學生的喜愛。利用順口溜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能讓學生們體驗到在快樂中識字的樂趣。
低年級學生的最大特點就是注意力時間短,一堂課下來,學生大約能維持10分鐘左右就開始坐不住,總“在忙”。他們不是忙著削鉛筆、弄橡皮,就是“糊弄”同學。我們只有利用有趣的方法來調動課堂氛圍,并創(chuàng)造多種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我們的課堂就會顯得輕松愉快,學生的思維也會十分活躍,最后在輕松的學習中記住了漢字。
三、個性展示-好學
正所謂生活處處皆學問。課堂教學雖然是教學的主陣地,但識字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堂短短四十分鐘的有限的空間。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對字的認識才是感性的,生動的,例如:學校班級中的黑板報、課程表、《小學生守冊》、座位表、《日常生活中的一天常規(guī)要求》等,都是學生識字的舞臺;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路旁的公交站牌、各個村莊的村牌、河上的橋名、各種宣傳標語、商店名、包裝盒以及街道上的廣告牌等。學生都會在無意中通過聽、看、問、記去識記這些字詞。同時,筆者引導學生,當大人帶你們外出時,多留意身邊的事物,遇到不懂的字多問問長輩,如:哪個店叫什么名字?這個村牌怎樣讀?達到認讀生字的目的。一次可能記不牢,但次數(shù)多了,與那些字見面的頻率也多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很多漢字。如果能堅持在生活中識字,那么,學生在生活中的識字收獲一定會非常大的。
識字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個性,運用合理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識字空間,培養(yǎng)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讓生字教學光彩在課堂教學中綻放,在生活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