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香
摘 要:群文閱讀是近年來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豐富閱讀教學方式。
關鍵詞:語文;群文閱讀;閱讀興趣;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8-0086-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教師可在教學中通過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活動,以及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群文閱讀是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活動之一,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并豐富閱讀教學方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意義、策略。
一、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意義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
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按照識字、朗讀、分析文章結構的順序開展教學,久而久之,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而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單位時間內(nèi)讀到不同作者、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多篇文章。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并通過自我閱讀、探究等不斷提升閱讀效率。
2.增加學生閱讀量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有限,不利于大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可讓學生圍繞同一作者、同一體裁、同一題材同時閱讀多篇文章,并進行歸納、分析、思考,不僅在單位時間內(nèi)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還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小學階段學生受識字量、認知發(fā)展水平等影響,閱讀速度有限。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會在單位時間要求學生完成閱讀任務,這是一個有效提升學生閱讀速度的途徑。
4.豐富閱讀教學方式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打破了以單篇為主的閱讀教學方式。學生可在多樣的閱讀活動中,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全面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為終身閱讀奠定基礎。
二、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策略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科學選擇閱讀文本,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立閱讀能力,并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閱讀習慣。
1.科學安排閱讀時間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育不夠完善,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學生心理、身體的承受能力,要科學安排閱讀時間。長時間的閱讀會給學生的眼睛造成較大的壓力,也容易讓學生有疲憊感,當然過少的閱讀任務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大腦記憶規(guī)律,科學安排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例如,早晨是大腦記憶知識的最佳時間,因此,教師可在早自習安排學生閱讀新的內(nèi)容。而臨放學時,學生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已經(jīng)深感疲乏,這時如果再讓學生輸入新知識會超過他們大腦的負荷,給學生造成精神壓力。所以,教師可在臨放學時讓學生復習之前閱讀過的文本內(nèi)容,這樣既能強化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又不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
2.科學選擇閱讀內(nèi)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據(jù),科學選擇閱讀內(nèi)容。小學階段學生的定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所以,教師給學生提供感興趣的群文閱讀內(nèi)容,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收錄老舍先生的5篇散文《貓》《母雞》《草原》《北京的春節(jié)》《養(yǎng)花》,教師可在此基礎上,把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賞》推薦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對老舍的文風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教師不能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太高要求,可選擇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群文閱讀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教師可選擇淺顯易懂、思想積極向上的讀物,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例如,《伊索寓言》《童話故事》《窗邊的小豆豆》《昆蟲記》,等等?!兑了髟⒀浴废驅W生展示了很多故事,如《農(nóng)夫和蛇》告訴學生這樣一個道理,即在不知道別人身份,不知道別人心地是否真誠的情況下,不要隨意輕信別人,壞人不會因為你的熱心而感動。所以,應謹慎小心,但不要吝惜對好人的幫助;《狐貍和葡萄》告訴學生在生活中要實事求是,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面對,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勇于嘗試,不要輕易為不做事找借口;《龜兔賽跑》告訴學生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強而驕傲,而要取長補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教師可通過這些群文閱讀內(nèi)容向學生傳遞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以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
3.進行反復閱讀
知識是在遺忘中學習,在學習中遺忘的。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而為防止學生遺忘閱讀過的文本內(nèi)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及時復習,不僅追求“量”還要追求“質”。閱讀是學生再次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過程,因此,反復閱讀可讓學生對之前的文本內(nèi)容進行再次思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創(chuàng)設適合的閱讀環(huán)境
(1)安靜無干擾。太過嘈雜的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品讀手中的書籍。小學階段學生本來就活潑好動,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如果閱讀環(huán)境嘈雜,學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因此,教師可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的、沒有干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到閱讀狀態(tài),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2)寬敞明亮的空間。寬闊的空間有助于學生身心愉悅地進行閱讀。一個狹小逼仄的空間,會讓學生感覺內(nèi)心壓抑,影響心理健康。明亮的環(huán)境同樣是出于對學生健康的考慮。閱讀本身是一件累眼睛的事情,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健康,可通過營造明亮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有良好的閱讀體驗。
三、結語
群文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豐富閱讀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可靈活變通,采用適合學生的最佳教學方法,科學安排閱讀時間,科學選擇閱讀內(nèi)容,可進行反復閱讀加強學生的閱讀記憶,并創(chuàng)設適合閱讀的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努力改進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群文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雪花.小學低年級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20(06).
[2]葉明德.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天津教育,2020(05).
[3]王生林.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20(03).
[4]馬陽陽.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5]趙晗池.小學高學段群文閱讀的文本建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6]陳琳.小學高段語文敘事性文體群文閱讀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
Abstract: Group text reading is a kind of breakthrough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quietly ris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refers to a multi text reading teaching activity in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oose a group of structured texts around one or more topics and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in unit time.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increase students' reading quantity,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peed and enrich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Chinese; group reading; reading interest; reading quantity; reading speed; reading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