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希恒
摘要:高中在整個學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高中生有別于中小學生,界于成年人邊緣,更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實踐中應換位思考的能力,在教育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的美麗,全面提高教學水平。本文針對高中班主任在教育教學中加強換位思考的實施工作進行,詳情如下。
關鍵詞:換位思考;新課改;高中教學;班主任;教育實踐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應區(qū)別于中小學階段,要在充分認識高中生特點的前提下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分析問題時應從實際出發(fā),本著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原則,了解高中生的心理變化和需求。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能力,結合多方面因素思考問題,進而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管理中的不足,有效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在教育教學生活中應打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拉近師生距離,不斷征求和采納學生的合理建議,積極糾正學生的錯誤,加強心理輔導和溝通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真正目的,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
一、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實現(xiàn)人格平等
高中教學的教學目的和形式都是秉承教育大綱的要求,根據(jù)教育部門的規(guī)定而執(zhí)行的,而并非是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而實施的。所以,高中班主任在教育教學中應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綜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認真與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等多方面分析學生,不可以簡單的認為多話、多動的孩子就是壞學生,老實、乖巧的學生就是好學生。作為高中班主任,應當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個性、能力等,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1]。
溝通是解決問題是重要內容,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應學會換位思考,認真聆聽學生的訴求以及對待問題的看法,在解決問題時盡量采用矛盾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式。例如,自習課無視課堂紀律、大聲喧嘩打鬧、隨意走動、逃課等行為,打擾其他學生學習、思考,擾亂學校教學秩序,對班級管理和良好的校風建設均造成不良影響。為解決該類問題,可以選擇的解決方式有:第一,嚴格按照班級和學校的規(guī)定,明令禁止,嚴厲批評,并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嚴肅處理違規(guī)學生;第二,班主任在了解情況后以相關問題為中心組織召開主題班會活動,在班會中鼓勵學生討論合理的解決辦法,把更多的話語權交給學生,最終使得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其他同學、老師以及學校造成的不良影響,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互相監(jiān)督。通過上述兩種解決方案可以看出,第二種處理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也有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關愛包容學生,增強師生信任感
高中階段課業(yè)知識難點多,學習壓力大,同時正值青春期發(fā)育階段,身心變化大,加之周圍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網(wǎng)絡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的影響,部分高中生叛逆、敏感,這也給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帶來一定難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不能一刀切,不但要重視高中階段學生的整體特點,還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別,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換位思考,用足夠的耐心包容學生,用充足的愛心關心學生,同時在溝通交流中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使學生了解教師和家長對自己的關愛和期待,能夠自我反省,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彼此信任。例如,部分學生迫于家長或外界的成績壓力,心理焦慮情緒嚴重,為取得好成績而作弊的情況,對此,班主任應明確的批評學生這種行為的錯誤性,在與學生溝通中深入淺出的使學生明白考試紀律與教育公共公正的關系[2],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考試紀律的教育,并要求學生站在其他角度思考這種行為是否正確。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正確引導學生正面面對考試,以最充分的努力獲取最真實的成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對班主任的教育方式產(chǎn)生心理認同,最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不斷提升自我,樹立良好榜樣
通常,高中班主任主要是通過理論教育來實現(xiàn)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但是,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更相信事實勝于雄辯,用現(xiàn)實的教育力量更勝于單純的理論說服。但是,在現(xiàn)代教育實踐中顯示,只有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專業(yè)知識水平夠高,專業(yè)技術能力夠強,才能夠更加生動、清晰的將教育內容展示出來,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所以,在高中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也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認識到這一點——成為更讓學生信服的教師[3]。為此,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樹立陽光、溫暖、充滿正能量的形象,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識儲備,運用高水平的德育理論知識、積極的言行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學生,引導學生朝著優(yōu)秀、正確的方向努力發(fā)展。例如,班主任在課堂上應注意儀容儀表、衣著整潔、談吐得當、板書工整,是學生認識到教師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4]。在課堂互動中注意使用敬語,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在指導學生問題時應言辭委婉,帶有鼓勵性,不能直接了當。例如,學生字跡潦草不能直接說:“寫的太亂了!”或“寫的什么?重寫!” 這種帶有傷害、侮辱色彩的語言,而是應說:“寫的再漂亮一點就更完美了!”或“答案全部正確, 如果字跡工整一點會更加分!”等鼓勵性的語言。
綜上所述,在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新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為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高中班主任應明確自身在高中生德育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增強換位思考的能力,更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妥善的處理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愛人之心教育感化學生,不屈于困難,不斷提升自我,堅定信念,與學生共同面對困難,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晉海青.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J].學周刊,2020,(4):17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69.
[2]張忠.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討論[J].學周刊,2020,(2):15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151.
[3]汪國慶.探討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J].中華傳奇,2020,(1):94.
[4]堂努爾.吐爾遜.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J].魅力中國,2020,(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