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晴
摘 要:作為豐富兒童早期自然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幼兒園開展好自然教育十分重要。通過論證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的意義,并分析當前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增加幼兒園教師自然教育專業(yè)培訓和創(chuàng)新自然教育教學方法的方式,有效完善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的實踐路徑,使幼兒園自然教育課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豐富幼兒的自然知識儲備,為幼兒園更好地開展自然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自然教育 實踐路徑
1 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的意義
幼兒園作為兒童第一個接受教育的場所,其教學質(zhì)量事關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效果。而作為帶領和引導兒童認識大自然、認識動植物以及如何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自然教育課程,對兒童早期的生態(tài)觀念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園的學前兒童對自然界以及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正確的認知,不僅能使兒童認識和了解自然規(guī)律、植物名稱和外形,動物習性和特點,充分增長自然知識,而且能讓兒童樹立關愛自然、尊重生命、保護環(huán)境的正確觀念,這對兒童的自然觀的形成與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幼兒園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學前教育資源,開展好自然教育課程,使兒童能夠喜愛自然教育課程,并通過自然教育課程對自然知識有所收獲,讓自然知識深入兒童的思想中,并有效指導兒童的相關行為活動。
2 當前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我國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仍有一些教學活動中產(chǎn)生的問題制約了幼兒園自然教育實踐的順利開展,具體來說有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部分幼兒教師在自然教育課程的教學培訓方面存在欠缺,導致相關的知識儲備存在不足之處。這種欠缺和不足致使幼兒教師在講授自然教育課程時,無法用最新的專業(yè)知識向兒童講解自然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此類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對自然教育課程重視程度較低,也在于一些幼兒園忽視了對幼兒教師提供更專業(yè)的自然教育培訓,不利于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自然教育授課水平。另一方面,一些幼兒園和教師對自然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改進的重視程度較低,導致兒童學習興趣不高,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針對學齡前兒童,自然教育課程務必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才能有效吸引兒童的課堂注意力,而局限于傳統(tǒng)的自然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則會使課堂形式變得單調(diào)無趣,制約了自然教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3 完善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實踐路徑的策略
3.1 加強教師的教學培訓,豐富教師的自然教育課程知識
幼兒園應當注重對自然教育課程教師的教學培訓,積極為自然教育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培訓條件。必要時可以請示教育主管部門協(xié)調(diào)各方資源,劃撥專項培訓經(jīng)費。通過定期組織幼兒教育專家和兄弟幼兒園的優(yōu)秀自然教育教師到幼兒園講座等方式,為幼兒教師開展自然課程的專業(yè)化講解。培訓內(nèi)容應當突出重點,特別要培養(yǎng)教師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內(nèi)容儲備和具體教育方法與技巧。比如,針對教師授課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讓有自然教育課程教學經(jīng)驗的骨干教師傳授游戲教學的具體方式和成功案例,從而有效提高幼兒教師對自然教育課程的掌握和傳授的方法,切實彌補幼兒教師對自然教育游戲內(nèi)容的掌握不足,使教師在自然教育方面更有創(chuàng)造力和吸引力,為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自然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打好基礎。同時,培訓幼兒教師在帶領兒童進行親近大自然的戶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不僅使教師明白如何引導兒童親近自然并增加體驗感的教學技巧,也增強了教師對戶外教學活動安全常識的掌握和運用。
3.2 創(chuàng)新自然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培養(yǎng)兒童學習興趣
在自然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上,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應當靈活地掌握運用自然游戲的教學方法,堅持幼兒實際參與的教學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講授自然教育課程的形式。幼兒教師不僅在課堂上通過繪本向兒童講述自然方面的知識,更要以自然觀察和自然游戲等形式引起幼兒們的興趣。具體而言,在組織幼兒們春游過程中,讓兒童用放大鏡等工具觀察花草樹木和小動物的生長情況,充分發(fā)揮和鍛煉兒童的感知能力;在春游結束后,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是什么樣子。也可以利用幼兒園的空余地帶打造自然教育空間,讓孩子們參與種植花卉和草莓、西紅柿等小型植物,指導兒童進行簡單的澆水和松土,并用圖畫的形式記錄植物生長的自然筆記,讓孩子們分享收獲果實的喜悅。在運用創(chuàng)新的自然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后,能夠充分激發(fā)兒童對自然教育的學習興趣,以便提升兒童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
4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園開展自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兒童的自然情感和自然探究能力,通過上述對幼兒園自然教育實踐路徑的完善策略,能夠有效做到自然教育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能使自然教育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得以拓展和創(chuàng)新。相信通過幼兒園管理者和廣大幼兒教師的不斷努力,認真研究幼兒園自然教育教學實踐的規(guī)律,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幼兒園自然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效果,讓兒童真正地感知到大自然的魅力,發(fā)自內(nèi)心去尊重和熱愛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為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露露.幼兒園自然教育活動的開展策略研究——以“自然園藝課程”為例[J].河南教育(幼教),2020(10):54.
[2] 卓靚婷.在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開展自然教育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84.
[3] 莊玳瑤.盧梭的自然教育對我國幼兒園游戲開展的啟示[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08):92.
[4] 朱夢涵. 0-6歲兒童的自然教育園本課程建構之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0.
漳浦縣綏安中心幼兒園 (福建省漳州市 3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