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從高中升到大學的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變得安逸起來。一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很容易退縮,特別是對地理這門學科。由于這種畏難心理的產(chǎn)生,學生對地理的興趣也就全無。為了改變大學生這一畏難心理,讓其較為輕松的學習地理知識,教育工作者決定將快樂教學法應用在大學地理教學之中。快樂教學法是種大的概念,凡是能夠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并且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知識的教學方式皆可稱為快樂式教學。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大學地理;巧妙應用
前言:
大學地理是一門內(nèi)容豐富,綜合性強,信息量很大的學科,剛剛從高中過度到大學的學生往往會止步于這門課程。學生習慣了安逸的生活,一遇到難題就想要退縮,畏難心理也逐漸根深蒂固,其畏難心理也會阻止其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學習。為了從根本上有效地改變大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畏難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快樂教學法引入課堂,以此提高大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欲望。所以,本文將就如何將快樂教學有效引入大學地理課堂提出幾點建議。
一、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
與教師而言,快樂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營造愉快的教學氣氛。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有著很大的作用。如果教師本身自帶幽默感,這對教學而言會很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自帶這種幽默感的教師,并不代表著其教學課堂必須壓抑。以下幾點能夠改善教學氛圍的建議,可供教師參考。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幽默的口吻為學生引入重點知識,幫助其記憶。而不是將所有需要背誦與記憶的知識點劃,任由學生課下記憶,從而最大程度地造成了學生不愿主動參與教學課堂情況的發(fā)生。相反,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巧妙的方法去記憶知識點,無聊的知識就不會那么枯燥。教師在教學生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硅、鋁、鐵。教便可以教給學生一個諧音梗:“養(yǎng)閨女貼心”。這樣不僅方便學生記憶,更能吸引其注意。只要學生認真聽講,上課時的教學氛圍就會被提高。學生就能從課堂中愉快的學到更多,記憶也越深刻。
再如:教師還可以將地理知識與最近實事相聯(lián)系,再引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這樣做可以起到“暖場”的作用,當聽到最近的實事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是其最近常常在討論的內(nèi)容。學生們就會在激烈的討論中開啟這節(jié)地理知識學習之旅。如在講授《土壤資源》一課本中的土壤資源等問題時,教師就可談到石油能源,地球的石油能源是有限的,無法一直供人類使用,但是人類又不能沒有石油,教師就可談及如今的敘利亞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通過這樣的引入,學生自然興趣會被提高,教師的課堂氛圍也隨之提高。所以,快樂教學實施的第一步:開展有愉快的教學氛圍。
二、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話告訴世人,知道知識有用而去學,不如愛好學習而去學,愛好學習而去學,不如以學習為樂之事而去學。這里所提到的“樂”就是興趣。其實學生無論學習什么,都逃不過興趣二字。當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的態(tài)度就會被改變,其會自助學習,查閱知識,追問教師相關知識。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認為,興趣不是天生的,很少有人天生就對地理感興趣,所以教師要利用一些方法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以下三點就可以被運用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增加學習興趣。當然方法還有很多,擇優(yōu)而行之即可。
(一)巧妙結合古詩詞,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地理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將一些與地理知識相關的古詩詞和神話故事引入。這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月相和朔月”的講解中,教師就可以引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等此類詩句,借此向學生解釋月亮各個時間段的變化。
再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神話故事,“很久以前,人們每年都會祭拜天神,有的人乞求庇佑自己與家人的平安,不在有疾病。有的人則乞求來年風調雨順,谷物豐收。所以,人們每年都會祭拜天神。天神一怒,人們就認為是自己的祭品不夠,天不下雨,人們就認為是這個地方的人壞事做多了,天神在懲罰這里的人,當大地震動,人們就認為是天神在發(fā)怒。”其實,這些都是與地理知識有關的,大地的震動是因為各大板塊之間的碰撞,天不下雨,是與風向有關,這個地方長期顆粒無收,可能是與土壤地質有關。這樣一來,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其上課就會更認真。學生在思考更多自然現(xiàn)象時就會不自然的聯(lián)想地理知識,想要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就被極大的提高。
(二)設計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
在大學里,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更多的做到鼓勵其獨立完成教學內(nèi)容。所以,教師可以巧妙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小活動,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機會增加,合作學習機會也增加,即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進行地理小知識競賽,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小知識競賽可以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拓展,考驗學生的功底,激勵學生自主去學習更多的地理知識。讓學生明白很多東西不是只有在課本上才能學到,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像短視頻,公眾號,微博,等等都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當然,知識也可以在生活中學到。小知識競賽的存在,就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現(xiàn)代設備,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進行口述或者板書,學生在下面忙著記筆記。但是,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不能認真聽教師所教內(nèi)容,也很快會忘了所學內(nèi)容。這種填鴨式式教學,不僅老師感到身心俱疲,學生也感覺枯燥無比。那么如何才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教學模式不再古板呢?其實教師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現(xiàn)代設備。
總結:
總而言之,現(xiàn)階段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快樂教學有效進入大學地理課堂,首先是要讓學生們能夠“樂”學,其次,再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讓愉悅的氛圍貫穿課堂,最后,教師要記得巧妙利用現(xiàn)代設備,讓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當教師做到這幾點改變時,快樂教學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其課堂之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得到都大幅度提高,其畏難心理也就不再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立.針對提高大學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25):159.
[2]艾則孜·尼亞孜.快樂教學法在大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07):108.
[3]王大偉.大學自然地理教學改革中的創(chuàng)新探索[J].智能城市,2016,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