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文章立足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從“看圖猜圖,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語文語言表達的興趣”“圖文對照,引導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以及“揣摩細節(jié),帶領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良好語言表達潤色”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恰當運用插圖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效提升與發(fā)展的策略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插圖;語言表達;看圖猜圖;圖文對照;揣摩細節(jié)
一、 引言
縱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繪制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往往與學生所要學習的閱讀文本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信息、提升閱讀技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筆者還注意到,若是低年級語文教師能善用、妙用這些插圖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語言表達活動,還能對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實乃存在著一舉多得之效。那么,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材插圖,在提升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理解效果的同時,讓其敢表達、會表達呢?以下,筆者僅立足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踐,針對借助插圖發(fā)展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一主題發(fā)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二、 看圖猜圖,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語文語言表達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若是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具體的閱讀內容,又或者較為死板地告訴學生要說什么,應該表達什么,則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抵觸情緒與心理,使得他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在語文閱讀課堂上,自然也難以有效地吸收與消化教師所傳遞來的語文知識。這對于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來講顯然是極為不利的。針對這一情況,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大膽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力,去猜測這些插圖上究竟講述了什么內容,蘊含著什么樣的故事,等等。相信,這對于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插圖,以便能有話可說將產生極大的推動力量。
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文的時候,我并沒有急著直接帶領學生分析這一閱讀文本背后所傳遞出來的思想內涵,而是首先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教材插圖,嘗試描述將所教材上所得到的信息描述出來。別看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但是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卻非常豐富,因此,他們很快就能靜下心來去看、去分析、去探索教材所呈現(xiàn)的兩幅插圖。一會兒之后,學生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這是一個冬天,因為我看到了厚厚的雪”;有的說“我看到了雪地上有很多畫”,緊接著就有其他學生補充“這些畫其實是小動物們的腳印,是小動物們用自己的腳踩出來的”;還有的學生說“雖然是小動物們的腳印,但是遠遠看上去就像畫一樣,還挺好看的”;更有的學生說“小動物們在雪地上玩的時候很開心,有小馬,有小雞,有小狗,有小鴨子,看到它們開心,我也變得很開心”……就這樣,在豐富多彩的表達中,在積極主動的交流中,學生對教材插圖中所包含著的信息有了充分的理解,而基于這些理解,他們對《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文本的閱讀效果會更好,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語言表達熱情得到了煥發(fā),語言表達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發(fā)展。
三、 圖文對照,引導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
縱觀低年級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我們很容易觀察到這樣一種情況,即不少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不知道該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很多時候都是想到哪兒便說到哪兒,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這其實是一種無序的語言表達,之于學生長遠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來講顯然存在著極大的弊端。為此,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當意識到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中所暴露出來的這一突出問題,并想方設法加以應對與攻克。這其中,依托教材插圖,從教材插圖有序的繪制、緊密的聯(lián)系這一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便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其對于低年級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內容,同時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可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
對此,我感受頗為深刻。例如,在教學《小蝸?!愤@一閱讀文本時,我在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教材插圖的基礎上還特意提醒他們一定要嚴格按照教材插圖的設置有序地進行描述。像第一幅插圖中描述了什么樣的內容,第二幅插圖中描述了什么樣的內容,第三幅插圖中描述了什么樣的內容,第四幅插圖中又描述了什么樣的內容,一定不能出現(xiàn)跳開前面插圖的描述直接描述后來插圖內容的情況,這樣的描述及其表達將是不合格的。在向學生明確了這些注意事項之后,筆者才讓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展示。像有的學生率先發(fā)言“春天來了,樹上長出了小嫩芽,一只大蝸牛和一只小蝸牛出現(xiàn)了,我猜它們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孩子,它們好像要去很遠的地方”;這時,其他學生開始對第二幅插圖進行描述與表達,他說道“草莓成熟時是夏天,也是在夏天,媽媽會給我買好多好吃的草莓,小蝸??吹搅嗽S多紅紅的、看起來非常好吃的草莓,我猜這是小蝸牛在夏天時與生長著的草莓見面了”;第三名學生開始發(fā)言了“我看到樹葉都變黃了,有些樹葉還都落下來了,這很明顯是秋季,小蝸牛在秋季還努力的爬著”;輪到第四名學生發(fā)言時,他說道“樹變得光禿禿的,地上也都是厚厚的雪,蝸牛媽媽和小蝸牛好像待在一個洞里面,這個洞里沒有雪,看起來很整潔、溫暖,我猜這可能是兩只蝸牛的家”……就這樣,一幅插圖一幅插圖地觀察,一幅插圖一幅插圖地描述與表達,學生意識到其反映的是兩只蝸牛在“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所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這時,再適時引入文本,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與文本內容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正確的表達順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相反,若是無序表達,就很容易鬧出笑話??梢哉f,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對于引導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形成了極其明顯的推動作用,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蝸?!愤@一閱讀文本及其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 揣摩細節(jié),帶領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良好語言表達潤色
低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很容易忽視一些細節(jié),這便導致他們所表述與傳遞出來的內容不能更好地被人所理解。這顯然也是低年級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過程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作為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必要且必須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揣摩細節(jié),促使學生在既抓主要內容的同時又能緊抓關鍵信息,并能以此為基礎進行良好的語言表達潤色。這樣學生所表達出來的內容才是足夠豐富的,才是足夠詳實的,也才能實現(xiàn)同他人高質量的溝通與交流。在低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語文教師應當學會認真挖掘教材插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認真分析與揣摩教材插圖中的細節(jié),當這樣的抓細節(jié)聯(lián)系的多了,相信,學生將會從中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