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蘭
摘 要:通過對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音樂結構分析,旨在使學生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主題思想以及所表達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藝術審美價值觀和鑒賞水平。通過演奏,使學生們進一步明確音樂所表現(xiàn)的更深層次內涵,了解不同樂器性能及觸鍵方法,把握不同旋律所展現(xiàn)的音樂風格與特色,并通過演奏樹立其良好的聲音概念,進一步增強駕馭雙排鍵電子琴綜合能力,真正做到理解作品,再現(xiàn)音樂,實現(xiàn)音樂風格與演奏技術的完美統(tǒng)一。
關鍵詞:雷振邦 雙排鍵 改編曲 音樂結構 演奏
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主題歌曲。影片拍攝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我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改詞并編曲的優(yōu)秀代表作之一。
雷振邦,1916年生于北京,滿族。自幼喜愛京戲和民間小調,會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學習深造,回國后當過中學音樂教師。1949年起,先后在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和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五朵金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吉鴻昌》《小字輩》等四十余部電影創(chuàng)作音樂。其中《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蝴蝶泉邊》《青春多么好》等歌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廣為傳唱并成為當時風靡全國的經(jīng)典歌曲。雷振邦的電影音樂往往采用民間音樂素材為基調,大部分作品根據(jù)不同地域的民歌改編、發(fā)展而成。為此,他的音樂具有濃郁的民間風格和地域特色。
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繼管弦樂隊、民族樂隊演奏后的又一現(xiàn)代版本即運用高科技制造的新型電聲樂器——雙排鍵電子琴來演奏該曲,進而帶給我們全新的聲響效果及心靈震撼。
素有“一人樂隊”之美譽的現(xiàn)代電聲樂器——雙排鍵電子琴,具有上、下兩至三層手鍵盤,一層腳鍵盤。樂器本身提供上百種音色、節(jié)奏以及世界各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等,為作曲家、演奏家提供無限的創(chuàng)作、表演空間,使其真正實現(xiàn)音樂風格與彈奏技術的完美統(tǒng)一。
一、《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音樂結構與創(chuàng)作風格
這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一首主題歌曲。該曲以塔吉克民歌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具有鮮明的新疆地域特色,為我們講述了那個時代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以及用音樂展開了波瀾壯闊的畫卷。全曲共有169小節(jié)組成,是帶有再現(xiàn)部的三段體即引子—A—B—A構成。
引子
第1-19小節(jié),d小調,節(jié)拍為3/4、4/4。
譜例1:
樂曲一開始(見譜例1)音樂以全開放的架構,氣勢恢宏之勢,雙手、雙腳并用,力度為ff,再現(xiàn)了音樂厚重而開闊的力量,表現(xiàn)了人們頑強抗爭,對幸福愛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譜例2:
音樂表現(xiàn)了在疾風暴雨過后,出現(xiàn)了暫短的抒情性旋律,曲調委婉、細膩、動聽。音樂力度為mf、mp。音樂結構上與樂曲開始形成較鮮明的對比。
譜例3:
音樂進入第一段即A段。A段由第28-83小節(jié)構成。d小調,節(jié)拍為2/4、3/4,速度為中慢速。其中,第20-42小節(jié)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主題歌。旋律抒情,溫暖,表達了男女主人公對幸福愛情、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對逝去的親人、英烈寄托無限的哀思。隨后,第43-83小節(jié)為變化重復部分,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焦灼和對斗爭的恐懼。該段音樂跌宕起伏,動蕩不安,音樂力度為mp、p、mf、f。
音樂進入第二段即B段,B段由第84-132小節(jié)組成,d小調,節(jié)拍為2/4,3/4,速度為快板。也是全曲段落高潮之一。
譜例4:
音樂結構以明朗、歡快且略帶俏皮的主題音調為主,運用顫音“tr”的表現(xiàn)形式,為我們展現(xiàn)了勤勞,勇敢,善良,智慧的新疆人民能歌善舞、豪邁性格和歡樂幸福生活的場景。緊接著第102-132小節(jié),繼前面素材基礎上,音樂第一次高潮出現(xiàn),結構上產(chǎn)生了強烈對比與變化。速度為快板,力度mp,mf,f。右手旋律加入16分同音快速進行,音樂有張力且勢不可擋。
音樂進入第三段,也叫再現(xiàn)段即A段。該段由第133-169小節(jié)組成。d小調,節(jié)拍為2/4,3/4,速度為中速,?=84,力度為ff。全曲第二次高潮出現(xiàn),隨后第154-169小節(jié),該部分音樂結構采取轉調方式即e小調,節(jié)拍為2/4,?=90,速度為快速、中慢速(個別旋律中有標識需漸慢處理)該部分將整首樂曲再次推向高潮,在雙手,雙腳的控制下,音樂達到了頂峰且結束全曲。
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在雙排鍵電子琴的改編與演奏
編曲者對樂曲進行了全新的詮釋。歌曲主題先后出現(xiàn)了四次重復即第22-42小節(jié)為第一次;第43-83小節(jié)為第二次;第133-153小節(jié)為第三次;第154-169小節(jié)為第四次。在改編與演奏手法上則采用了小提琴、大提琴、樂隊齊奏、塔吉克鼓演奏的設置與對比。通過該形式在保持原作品風格的基礎上,突出了旋律的層次感,彰顯了和聲、織體、節(jié)奏等方面的對比,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的沖突。值得一提的是,在樂曲進行當中,編曲者創(chuàng)作了一段華彩段落即華彩1:第105-112小節(jié)。華彩2:第113-128小節(jié)。通過該部分營造出更加緊張的氣氛,并把全曲推向高潮且在高潮部分又巧妙的運用了d小調與e小調的大二度轉調手法即第133-156小節(jié)為d小調;第156-169小節(jié)為e小調。調性的轉變給作品增添了更為豐滿、感人、催人淚下的藝術氛圍和情緒變化。演奏上則要求彈奏者嚴格按照樂曲的標識包括雙手、雙腳力度配合,強、弱的把控,速度的變化以及根據(jù)所演奏的不同樂器(包括打擊樂)的發(fā)音原理、性能、彈奏方法等,力求在音色模擬上達到逼真的藝術效果。
結語
圍繞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在作曲家生平、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主題思想,音樂結構,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在雙排鍵電子琴改編、演奏等方面均做了較全面的分析與論述,旨在通過該曲的學習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審美價值觀和藝術鑒賞水平,進一步增強駕馭雙排鍵電子琴的綜合實力,為日后向縱深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杰拉爾德·亞伯拉罕.簡明牛津音樂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牛精簡明音樂辭典(第四版)[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音樂欣賞手冊[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4]龐渤雙排鍵電子琴比賽經(jīng)典演奏曲集1.海洋國際出版社,2006.
注:本文系2018年度省級重點項目《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高等師范院校電子鍵盤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探究》研究成果,立項編號:2018A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