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工作重點已經(jīng)慢慢地從灌輸學生知識轉移到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趣味教學法也逐漸地開始得以應用。若利用好趣味教學法,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如此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的能動性也大有幫助,本文就是基于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階段如何應用進行淺析。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愈來愈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素質教育上,能夠推動素質教育最有效的一門課程就是語文課,所以小學語文課的教學面臨了新的一個挑戰(zhàn)。教師在保證教學任務和教學質量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這都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需要考慮到的。
1趣味教學法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趣味性教學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手段,使學生在學習時不那么枯燥、無聊,這一方法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現(xiàn)在我們所處在素質教育的教育大背景之下,就要努力去實施素質教育,而趣味性教學就是達到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方法之一。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語文課堂呆板而又單一,教師只是對學生灌輸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趣味性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是,趣味性教學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并且將課堂的主動權授予學生,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從而能夠使學生的而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的語文科目,是實行趣味性教學的一項重要科目,因為語文作為一種人文性科目,其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的道德素質、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使文化能夠潛移默化的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
2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從素質教育的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出趣味性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地完善和更新,所以如何有效地在小學課堂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有以下幾點建議。
2.1以學生為中心深入挖掘學生興趣點
趣味性教學的方法主要內容就是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在學習時很容易被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或者分心、偶爾會感到枯燥,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的首要原則就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它們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就教學內容的具體而言,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是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熟知學生所感興趣的方面,并在教學課堂中加以運用,會使教學質量有一個可觀的提升。例如低年級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所見所聞也有限,所以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都是生活中所存在的具體事物,那么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應該將書本內容和實際生活進行相結合,例如在學習《憫農(nóng)》時,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與詩中所描述的環(huán)境差異較大,很難理解農(nóng)民耕作時的辛苦,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實際的農(nóng)田耕作當中去,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農(nóng)民是如何進行耕作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2探索語文教學游戲化,使學生在玩中學
對于小學年齡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最大興趣還是玩耍,所以教師在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以講教學課堂游戲化,讓學生邊學邊玩。課堂內容的游戲化是將學生的學習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展示出來,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玩耍,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一個更深厚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更加深刻。例如在學習新的成語或者字詞時,教師在講完所學習的內容之后,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你比劃我猜”,將課堂上新學習到的詞語通過肢體形式比劃出來,這樣一來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有利于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和記憶;在學習到一個新的字時,讓學生進行組詞,并且根據(jù)該詞造出一個句子,并且進行比賽,由教師作為裁判來進行。比賽的形式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勝負欲,從而大量的搜索與記憶新的詞匯,同時對該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掌握。
2.3與時俱進,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趣味課堂
隨著時代的向前發(fā)展,許多科技和技術應運而生,很多行業(yè)都應用到了新科技和新技術,教育行業(yè)更不應該落后,緊跟時代腳步,運用好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工作更加輕松。所以,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更不應該缺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身處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背景之下,各種資料都能信手拈來,教師在教學的準備工作時,可以借用網(wǎng)絡搜集大量教學內容的相關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展示,將教學內容得以豐富、讓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同時還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運用好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聯(lián)合到生活實際當中去,對學習內容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學生所學的課本內容大多都是文字和少量的圖片,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感覺到枯燥,那么教師就可以將課本內容利用相關的圖片、視頻來展示出來,并拓展一些相關的其他內容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對學習內容有一個良好的掌握。
3結束語
其實趣味教學的教學方式不只是上述所講的方法,其教學方式是十分靈活的,但是趣味教學的本質還是從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的。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對每個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設計出一套貼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并結合一定的信息技術,使課堂內容豐富、有趣,使學生能夠樂于學習。
參考文獻:
[1] 徐養(yǎng)清.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46.
[2] 雷燕華.趣味拼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踐行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
[3]顧敏珠.打好語文的“根基”構建生命的“花園”:學科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趣味性識字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2017(12).
四川省黑水縣知木林寄宿制小學校 扎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