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勵
[摘? ?要] 初中生立定跳遠錯誤一般有擺臂和蹬腿不協調;起跳時雙腳沒有蹬完就離地;起跳時上身沒有隨著手臂的上擺而抬起,在空中形成不了挺身動作;完成空中動作后,著地前雙腿沒有向腹部收;著地時沒有前踢小腿等。體育教師應認真分析產生這五種常見錯誤的原因并找出其相應的糾正方法,引導學生及時糾錯。
[關鍵詞]立定跳遠;技術動作;錯誤;糾正方法
[中圖分類號]? ? 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5-0024-02
在初中生立定跳遠教學中,筆者發(fā)現有的學生技術動作不正確,如果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影響其練習的積極性及成績。在教學立定跳遠時,整個班的統(tǒng)一教學與練習是必須開展的,也是提高整體動作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教師要注意學生一旦出現技術動作不正確的問題,就要及時對他們進行糾正(可集中糾正或個別糾正)。如出現的技術動作錯誤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會使整個班學生的技術動作混亂,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正確掌握,也影響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
以下是筆者分析從事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學生學習立定跳遠常出現的技術動作錯誤,并提出糾正方法與同行交流探討。
錯誤一:擺臂和蹬腿不協調
[產生原因]
1.有的學生由于受自身年齡和農村生長環(huán)境等方面的限制,對體育項目的了解多來自圖書、電視等,較少自己參與各種體育活動,運動技能較弱,體育技術的模仿能力較差。
2.認為擺臂和蹬腿是同時用力的。
3.信心不足,認為立定跳遠的動作太復雜,自己沒有辦法完成。
[糾正方法]
1.教師多做慢動作示范。讓學生對正確的動作有初步認知。
2.學生多做分解動作。如擺臂、蹬腿動作分解練習。
3.學生注意身體各部分在練習立定跳遠時的發(fā)力時機,如擺臂和蹬腿的發(fā)力時機。手臂從身后的最高點前擺超過踝關節(jié)側部再發(fā)力蹬腿,這個練習有助于學生身體各部的發(fā)力及所有動作技術的協調。
4.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技術動作的重要性教育,向學生說明立定跳遠是涉及手、腰腹、腿的運動,也是一項全身各部位協調用力的運動,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在教師規(guī)范的指導以及個人的認真學習體會下,完美動作技術的形成是遲早會實現的。
5.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擺臂意識,向學生說明要以肩關節(jié)為軸擺臂。擺臂動作正確對整個動作起助力作用,如果擺臂的線路、用力角度掌握不好,對身體的前移會產生阻力,影響整個動作技術的完成,從而影響學生的成績。對立定跳遠擺臂的方向、線路、力量等,每一個學生一定要練習到自動化的程度,再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整個立定跳遠正確動作技術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擺臂。
例如,民族中學126班學生王某個子比較矮小,每次上體育課都非常認真聽教師講解,練習中虛心請教,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觀察其立定跳遠練習,發(fā)現該生擺臂、抬身、蹬腿、騰空各個動作都非常完美,但成績不是很理想,原因在哪里?筆者反復認真觀察其立定跳遠動作后,發(fā)現其動作技術不到位的地方在于立定跳遠雙腳著地前一瞬間小腿沒有前踢動作,而且雙腳著地時發(fā)出的聲音比較大,也表明收腹后前踢小腿動作不到位。
筆者就立定跳遠技術動作和他交流,問他知不知道雙腳下地前要做小腿前踢動作,立定跳遠的過程才完整,成績才能相應提高。王某說自己對小腿前踢動作是懂的,但是好像騰空時間不夠,感覺身體一騰空馬上就會著地。筆者幫他分析他的動作出錯原因在于腰腹力量不夠,小腿前踢意識不強,身體柔韌性不夠好,并且按照以上所列幾點糾正他的立定跳遠方法,指導他做一些專門的輔助性練習如收腹跳等,并要求他在進行立定跳遠動作技術練習時,把注意力多放在收腹后雙腳著地前的小腿前踢上。經過一個學期的反復漸進練習,王某立定跳遠收腿技術動作完美,雙腳著地輕盈,在體育中考中拿了滿分。
錯誤二:起跳時雙腳沒有蹬完就離地
[產生原因]
1.身體重心前移太快,起跳時腰以上的身體部分沒有隨著手部的向上擺動上抬。
2.膝關節(jié)沒有足夠的時間伸展,整個腳部被迫向前收,收腿不及時人易向前摔倒。動作表現為腳部沒有蹬地的角度,膝關節(jié)沒有充分的蹬伸時間,腳趾用不上力。
[糾正方法]
1.學生多進行立定縱跳。準備姿勢與立定跳遠一樣,向上跳時強調膝關節(jié)充分蹬伸,膝關節(jié)蹬地,腳掌將要離地的一瞬間,十個腳趾同時向地面用力,跳到最高點時挺胸。
2.學生練習單人跳繩,雙腳合并。前擺繩的跳法,有助于學生感覺膝、踝、趾關節(jié)的向上用力順序。
3.學生多跳臺階。鍛煉腿部力量。
錯誤三:起跳時上身沒有隨著手臂的上擺而抬起,在空中形成不了挺身動作
[產生原因]
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沒有上抬,手沒有帶動身體上抬。
[糾正方法]
1.抬不起上身是學生在學習立定跳遠時最常犯的錯誤之一,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學生在樹下多做立定向上摸樹葉的動作,從擺臂起跳到向上摸樹葉一系列動作都要流暢。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練習助跑雙腳起跳摸高度合適的樹葉。
2.教師可讓學生多做立定跳遠的原地預擺動作。從立定跳遠的準備動作開始,手部向上擺動時上身隨著上抬,著重強調手帶動身體向上抬,腳也同時做蹬伸的動作。上臂抬到最高點時,上身抬起基本呈正直狀,雙腳蹬直,踝關節(jié)上提,前腳掌不離地。預擺動作可讓學生感覺身體的上抬和身體各部分的用力順序,這對于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
錯誤四:完成空中動作后,著地前雙腿沒有向腹部收
[產生原因]
學生對于立定跳遠騰空后收腹的方向不太了解。
[糾正方法]
1.教師可多向學生講解立定跳遠時雙腿向腹部收的動作要領,騰空后的收腹有兩種,一種是雙腿往腹部收,一種是身體的上部向地面收。教師在教學立定跳遠時要求的是雙腿向腹部收,加深學生的認識,這樣才能使其更有效地去完成動作。如果雙腿向腹部收,會增長騰空時間,從而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如果身體的上部向地面收,就會縮短騰空時間,加快自身的著地速度。
2.學生立定擺臂重跳到最高點后,大腿向腹部收。
3.學生多做立臥撐。
錯誤五:著地時沒有前踢小腿
[產生原因]
1.騰空的角度不夠。
2.沒有意識要做這個動作。
[糾正方法]
1.教師應向學生說明這是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一種辦法。這個動作做到位了,可以跳得遠5到10厘米。前踢時身體都易有后倒的可能,如何能做到前踢小腿但身體不后倒?這就要求學生著地時身體上部的重心盡量前移,縮小腹部和大腿的角度。腳跟著地的一瞬間,雙手后擺到最高點,使重心前移,腳著地后雙手迅速前擺保持身體平衡。
2.學生多做柔韌性練習。教師可讓學生坐在地上,練習伸直兩腿雙手前壓,縮小身體和大腿之間的角度。
3.學生做仰臥腳起練習。
4.學生縱跳后向腹部收大腿,并向前踢小腿。
例如,筆者教學民族中學127班立定跳遠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立定跳遠擺臂和蹬腿的技術動作完成很好。但有覃某等幾個學生學習立定跳遠技術動作比較慢,擺臂和蹬腿的時機不恰當,擺臂蹬腿不協調,無法充分發(fā)揮蹬腿的作用,騰空時間較短??紤]到這幾個學生技術動作的錯誤有一定的共同性,筆者集中進行糾正,首先強調擺臂和蹬腿時機的重要性,讓學生重視擺臂和蹬腿的協調性。其次筆者讓他們原地反復練習立定跳遠的擺臂,直到擺臂輕快有力。擺臂熟練后,進行擺臂結合蹬腿動作練習,告訴學生,練習立定跳遠技術動作時,腿部要等一等再發(fā)力,等到手前臂擺過踝關節(jié)時,腿才用力蹬地,擺臂和蹬腿都朝前上方發(fā)力,動作才協調,用力順序才正確。學生要先從慢動作開始練習,然后才逐漸轉變?yōu)榭焖倬毩?。經幾?jié)課反復講解和練習后,這些學生的擺臂蹬腿都變得協調有力了,這樣才能學好下一步的騰空技術,這也是立定跳遠中容易犯的技術動作錯誤之一。
教師除了個別糾正之外也要注重學生集體練習,集體練習中應以單腳跳、后蹬跑、跳臺階、收腹跳等形式增強學生腿部力量,還要通過身體各肌肉群的練習增強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力量,使學生在練習立定跳遠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對于學生的不同技術動作錯誤,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用不同的輔助性練習,指導學生反復練習。教師應做出正確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及時發(fā)現技術動作錯誤,并通過各種練習去糾正出現的錯誤,掌握正確技術動作,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總之,以上是筆者的一點見解,在長期立定跳遠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出現技術動作錯誤時,有針對性地采用輔助性練習來糾正,會收到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