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摘 要:新時期要創(chuàng)新古詩詞閱讀的教學方法,應提倡在誦讀過程中不斷積累古詩詞,通過理解詩詞注解及創(chuàng)新拓展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生欣賞古詩詞的品位,深層次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主要闡述了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通過積累—感悟—拓展的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古詩詞積累,加強學生對古詩詞中蘊含的作者的情感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誦讀;積累;注釋;感悟;拓展;古詩詞;創(chuàng)新教學
新形勢下,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古詩詞誦讀的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內涵,并促進學生在古詩詞誦讀的同時,探求古詩詞獨特的韻律美。
一、積累
首先,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不斷增加學生的積累。 “不學詩,無以言”,讀古詩詞能促進人內涵修養(yǎng)的提高。古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而經久不衰,傳承著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詞,積累經驗,探究每一首經典古詩詞的內涵和藝術價值,感受古詩詞中蘊含的精湛的人文藝術價值及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
其次,教師應積極做好古詩詞音頻、視頻等資源的搜集工作,集中整合并進行分類保存,如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并收集一些古詩詞的配樂,錄制成帶有朗讀和配樂的音頻文件,供誦讀環(huán)節(jié)進行經典朗誦欣賞時使用。
二、感悟
第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誦讀練習,重點強調音節(jié)停頓與語意劃分,讓學生不斷感受古詩詞誦讀節(jié)奏感的完美意境,幫助學生在誦讀古詩詞時正確進行音節(jié)與語意劃分,感受意境,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如按照音節(jié)劃分,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按照語音進行劃分,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同的四言、五言、七言詩歌要按照不同的表音節(jié)奏進行劃分,例如四言“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節(jié)奏為“二二”節(jié)拍;五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慣用“二一二”或“二二一”等節(jié)奏韻律;七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用“二二三”的誦讀節(jié)奏。
第二,多次朗讀古詩,詞鞏固生字的字音。例如在進行古詩詞教學前,可以讓學生預習詩句中的生字的讀音及涵義。課堂上反復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古詩詞“抑揚頓挫”的音韻美感。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朗讀前標記節(jié)奏的良好習慣,尤其是詩歌感情句中的重點字詞。例如李白的《靜夜思》,詩的前半部分用景色寫了詩人的錯覺,寂靜的夜晚,皎潔如白霜的月光,讓在異鄉(xiāng)的客人總是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想念自己的親人。詩的后半部分,作者用自己的動作,進一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最后一句“思故鄉(xiāng)”點出了詩人的感情。因此,“思故鄉(xiāng)”要重點誦讀和理解。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可以理解詩詞中描述的人、事、物,感受詩人的內心,想象詩詞描寫的畫面及其中蘊含的文化情愫。
三、拓展
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與愛好,并以經典詩詞為抓手,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如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出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通過色彩搭配和空間布局,將古詩詞中蘊含的情境可視化為的生動形象的畫面,進而感受詩人在字里行間中蘊藏的情感。教師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達到 “字正腔圓”的程度,在此過程中,將文學鑒賞和藝術整合到一起,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古詩詞的迷人魅力。
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學瑰寶,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經典古詩詞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五彩斑斕的審美意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學生有感情地進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感悟詩詞中豐富的文化和詩人的人格魅力,積累古詩詞名句,既能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古詩詞的學習,需要通過積累—感悟—拓展的過程。首先是積累,即通過多讀古詩詞,增加閱讀量,豐富自身的積累,將眾多的好詞好句記在心中。其次是感悟,即想象詩詞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感悟古詩詞中蘊含的情感以及作者其在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和所感所想。再次是拓展,即加強學生誦讀古詩詞,感受古詩詞意蘊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賞析古詩詞的品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通過這樣的幾個步驟,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更加輕松有效地學習古詩詞,提升語文成績,并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春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63.
[2]武軍霞.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7(3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