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西龍
摘要:目的 研究大腸癌診斷運用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的意義。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5例大腸癌患者,另選取205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參照組,分別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19-9)、胃癌抗原(CA72-4)水平,研究腫瘤標記物在大腸癌診斷中的意義。結果 在兩組腫瘤標準物對比上,大腸癌組CEA、CA125、CA19-9、CA72-4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能有效提高大腸癌診斷確診率。
關鍵詞:診斷;大腸癌;腫瘤標志物;檢驗
【中圖分類號】R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450-01
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結腸或直腸黏膜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因大腸腫瘤早期無顯著表現(xiàn),部分患者僅發(fā)生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改變,無標志性特征,容易對其忽略[1]。故大部分患者經(jīng)確診時已發(fā)展至中晚期,且轉移全身各個器官部位,錯過治療最佳時機。若能早期診斷則可縮短治療時間,從而達到良好治療效果。近年臨床發(fā)現(xiàn)腫瘤組織中有一些正常人群組織沒有的物質,稱之為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s)。但有研究顯示[2],單一標志物檢驗其特異性與敏感性尚有不足,因此聯(lián)合檢驗已被臨床逐漸運用并取得良好成效。故本文對收治的205例大腸癌患者進行以下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5例大腸癌患者,另選取205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參照組進行研究,大腸癌患者中男112例,女93例,年齡32歲至89歲,平均(52.32±5.24)歲,參照組中男100例,女105例,年齡30歲至90歲,平均(53.41±5.16)歲,兩組患者信息基本一致,可對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3d內均空腹采4ml左右靜脈血,經(jīng)離心處理后取血清,使用鄭州安圖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AutoLumoA2000 Plus型號)的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測定儀和美國Abbott Laboratories(I2000sr型號)的雅培全自動免疫發(fā)光儀對各種腫瘤標志物進行檢驗,按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分別對患者采取平行聯(lián)檢(四種腫瘤標志物其中一種陽性便為陽性)與系列聯(lián)檢(四種腫瘤標記物均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19-9)、胃癌抗原(CA72-4)水平,四種腫瘤標志物正常范圍值為:CEA≤5.0ng/mL;CA125≤35.0U/mL、CA19-9≤35.0U/mL、CA72-4≤10.0U/mL。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兩組腫瘤標準物對比上,大腸癌組CEA、CA125、CA19-9、CA72-4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大腸癌有極高發(fā)病率與致死率[3],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細胞產(chǎn)生并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正常人或良性腫瘤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含量極低,因此采取血清中腫瘤標志物作為診斷腫瘤方法已在臨床廣泛使用。
隨著現(xiàn)代檢驗技術不斷提升及普及,其測量水平也不斷完善,可檢驗腫瘤標志物種類逐漸繁多。CEA是含多糖成分的廣譜類腫瘤,能在多種腫瘤疾病中作用[4]。CA19-9 是粘蛋白型糖蛋白,主要寄存于胃腸道腫瘤或胰腺癌患者組織中,正常成人血清中無過多含量,是胰腺癌與直腸癌代表腫瘤標志物。另外CEA與CA19-9也可作用于消化道腫瘤患者采取治療后康復期遠期效果預測。CA125是胚胎發(fā)育期體腔上皮組織,不存在于正常卵巢組織中,是卵巢癌腫瘤標志物。CA72-4是檢驗胃癌及各類消化道癌癥標準之一,對膽道系統(tǒng)腫瘤及結直腸癌等均有一定敏感性[5]。本文試驗中,在兩組腫瘤標準物對比上,大腸癌組CEA、CA125、CA19-9、CA72-4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結果顯示,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可對大腸癌有效確診。
綜上所述,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驗能有效提升大腸癌診斷結果并改善患者遠期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明利,王春明.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術后復發(fā)性大腸癌的療效評價[J].安徽醫(yī)藥,2020,24(10):2090-2094.
[2]周龍翔,饒雷平,俞冬,等.結直腸癌組織中CD133及LGR5蛋白的表達及差異表達基因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20):2924-2928.
[3]吳明,石鋒,楊維偉.大腸癌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多層螺旋CT診斷老年大腸癌的價值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8,24(2):280-282.
[4]羅劭蕾,馬麗菊,馬騰飛,等.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大腸癌臨床診斷的價值[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8(10):101-106.
[5]馬紅兵,黨明,劉志剛,等.FOLFOX聯(lián)合靶向藥物治療K-ras野生型晚期大腸癌患者的療效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3):383-386.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廣西南寧 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