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麗
【摘 要】閱讀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來說,鞏固閱讀基礎對語文的學習尤為關鍵。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在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實際操作中都展現(xiàn)了其對教學質量提升的意義,但其實踐中凸顯出來的問題仍有待人們去探究和解決,從而使其在語文教學中更具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語文是一門基礎科目也是主要科目,以其在中高考分數(shù)的占比就可見一斑。而對于中學和高中的語文學習,閱讀的比例是十分可觀的,因此在小學尤其是小學的中高年級,打好閱讀的基礎十分重要。群文閱讀是一個系統(tǒng)化推進多文本閱讀的教學實踐,它在得到許多教師的關注的同時也展露了一些問題,如能將問題加以改進,其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語文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群文閱讀的意義和作用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閱讀素養(yǎng)作為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yǎng)一直被教育界所重視,隨著近年多文本閱讀在語文測試的比重增加,其在閱讀教育中的價值也有越來越突出的趨勢。群文閱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補充我國當前語文教學單元整合缺乏系統(tǒng)性的角度進一步推廣深化多文本閱讀的一種新興教學形式。所謂“群文閱讀”,是指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閱讀一組內容、寫作形式,題材相同或不同的文章,并在閱讀以后抓住文章的核心內容從而進行閱讀理解。不過,群文閱讀和其他的多文本閱讀是有差異的,它不是單純地為了閱讀量而推動大量閱讀,它相對注重文本質量以及文本群中蘊含的開放性話題,通過圍繞話題來促進師生的交流共享,即在沒有議題答案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個人智慧,從而逐步構建文本群的意義。總的來說,群文閱讀是一種具系統(tǒng)性的結構化閱讀。
(二)群文閱讀的作用
群文閱讀通過制定相應的閱讀規(guī)程,使學生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多篇文本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還可以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這種閱讀方式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注意力和耐性。由于群文閱讀的文本群組成有中心相似的文本也有主題不同的文本,閱讀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重點的提取和文意的精煉,因此群文閱讀還可以鍛煉學生把握重點的能力,提升群文閱讀思維。群文閱讀不只是單純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它更是對發(fā)展學生整合能力、判斷能力、系統(tǒng)思維、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群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計的問題
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的指導,就目前的實踐來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活動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議題和問題的把控不準確等問題。群文閱讀教學的確具有增加學生閱讀量的作用,但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是為了“群文”而“群文”,在學生學完課文之后附帶一兩篇課外文章即當作群文教學,這只是做到了增加閱讀量,而實際上所選文章是否真正符合教學目標,是否與課文具有良好的契合點都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使教學最終流于表面。比如有位教師在以“家鄉(xiāng)風俗”為議題的群文教學當中,選取了《北京的春節(jié)》《臘八粥》《藏戲》等幾篇作為拓展文章,原本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對家鄉(xiāng)風俗的探討,但教學重點卻設置成“體會文本的寫作特點,并學會運用。”議題與教學目標不相符必定會給學生帶來混亂。而議題和問題的設置也因為超出學生能力或太過容易而讓學生感到興趣的喪失,使得議題和問題失去其意義。
(二)教學過程的問題
任何形式的教學的展開都離不開教學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講授和提問的形式為主體,這使得群文閱讀在實踐中經常陷入以精講一篇文本,通過掌握這篇文本學習的技能來通讀其他文本的單一模式。教學過程中會有教學方式落后的問題,還存在評價體系的落后,群文閱讀教學不能常態(tài)化等問題。如若不想辦法改進教學過程,還維持原有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將很難展現(xiàn)和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最后只是剩下一個形式而已。
三、關于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
由于群文閱讀的議題在事先是沒有固定答案的,所以其發(fā)散性更廣,如果在確立好教學目標之后才確立教學設計議題很容易發(fā)生議題偏離教學目標的情況,致使兩者無法結合,使學生產生混亂的感覺。因此教師應先和學生探討,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難易選擇,以難易程度適中為準,借以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與想要挑戰(zhàn)的想法。同時教師需要對文本選擇有所側重,考慮以學生的知識水平可否駕馭;文本是否符合學生年齡段的內心特點;文本能否可以引發(fā)深層次的思考等問題,文本的質量也決定教學的效果,決不可草率。最后,老師問學生的問題也要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且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零碎的問題會讓學生失去方向和條理。
(二)改進教學形式
群文閱讀之所以備受老師們的關注是因為其除了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還可以衍生出更多拓展模式。舉例來說,傳統(tǒng)的精讀一篇文本,通讀其他篇相似文本有助于知識點的鞏固,但教授提問的單一模式枯燥乏味,只是徒增了閱讀量而新的閱讀形式無法得以體現(xiàn)。其實完全可以變換形式:精讀一篇文本,通讀與其形式向左的其他文本,通過對比能使學生對精度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或者精度加相似文本通讀加向左文本的形式,這些完全可以隨意組合搭配,靈活的授課方式才是適應新閱讀形式的好方法。
(三)升級教學觀念
原有的閱讀教學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內容大多是通過教學獲得的,缺乏進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自主學習無法有效開展。隨著新的教學形式的引進,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也應隨之轉變。轉化原來的教師主導為學生主導的教學方式,在議題的選擇時可以適當?shù)拈_展討論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議題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進一步促進他們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閱讀課堂不僅要幫助學生形成多讀、多思的閱讀習慣,還要激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只有不斷質疑和答疑,才能更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不盲從,堅持自我,這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群文閱讀要在課堂提問上鼓勵學生擁有不同觀點,不設定標準答案,允許學生提出質疑,打開原有緊繃的課堂環(huán)境。只有做到了教學觀念的升級和開放,群文閱讀在教學中的意義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xiàn)。
四、結束語
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上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它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的優(yōu)勢是不容置疑的,而要想讓這一教學形式在實踐中有效地發(fā)揮,顯然還需要先從現(xiàn)存的問題入手。主要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和新的教學形式發(fā)生的沖突,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多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觀念,讓群文閱讀的形式在小學語文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楊文燕.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0(16):66-67.
[2]路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問題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