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萍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式也應進行革新。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語文科目的教學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水平。識字教學作為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眾多教師的熱切關注。興趣是學生參與課程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識字教學效果?;诖?,對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究,讓小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情境中學習漢字,提升識字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提高識字水平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發(fā)展其綜合素養(yǎng)。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興趣不高、教師教學模式單一等,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文教學的步伐。這也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究,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的識字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夠快速接受新知識,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識字的興趣不足
小學低段的學生主要是以識字為主,教師在教學中也更傾向于學生對“形”的掌握,對具體的發(fā)音與釋義要求相對較低。這一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對漢字的深意一知半解,寫字時音形結合無效。所以,若教師仍然堅持采用過去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就無法實現(xiàn),識記時也會面臨較多的困難?;诖耍處熼_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給學生講解漢字時,要結合漢字的特點與釋義,讓學生互相交流,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相較而言,小學生對圖像、色彩與聲音等敏感度較強,因此教師后續(xù)的改革中可以發(fā)揮這方面的優(yōu)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上,讓小學生的識字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2.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主動性差
很多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把識字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生字拼音和筆畫書寫、生字組詞和造句上,主要是采取田字格抄寫和課堂測驗的方式展開教學,這種識字教學模式比較單調,缺少趣味性,對學生吸引力不足。例如,很多學生在識字教學中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抄寫作業(yè),很少對漢字結構、漢字文化進行主動探究,這影響了小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效果。很多小學生存在漢字記不住或是容易忘、多音字分不清、形近字容易混淆等問題,這些都說明小學識字教學亟待改革。
3.識字教學評價有待完善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的重點,不應僅僅放在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方面,教學評價模式的設計也是我們在識字教學活動中要重點考慮的內容。當前有很多教師的識字教學評價活動存在缺陷,在課程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測驗結果,對學生在階段性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個人進步不夠重視,在課后訓練活動中只運用聽寫、卷面檢查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測驗,這種教學評價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固化了學生對漢字的認知思維,識字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4.教學不夠貼近生活,學生記憶困難
低年級學生的漢字儲備比較少,漢字理解能力也比較有限,但是一些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忽略了開發(fā)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只是圍繞教材開展識字教學,讓學生抄寫、死記硬背漢字,這讓很多學生產(chǎn)生漢字默寫太難了的感覺,且無法學以致用。此外,一些低年級語文教師沒有傳授學生漢字識記技巧,只是引導學生熟悉偏旁部首和拼音,這種識字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漢字識記效果。
二、識字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
1.有利于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
識字是我們每個人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識記更多漢字可以幫助小學生順利進行閱讀。低年級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對拼音、偏旁部首都不太熟悉,識字教學成了小學生進入語文世界、開展閱讀學習的主要“幫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識字教學開展拼音、筆畫、偏旁部首、詞語、閱讀等教學,讓低年級學生理解每一個漢字的寓意,幫助學生理解漢字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夯實小學生語文基礎,為后續(xù)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2.有利于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漢字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烙印,它從原始的圖騰、甲骨文再到如今的簡體字,歷經(jīng)了幾千年的風雨洗禮,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奮斗歷史,因此,語文教師要通過識字教學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語文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滲透造字規(guī)律,例如,甲骨文中“山”“火”“水”和“日”的結構,展現(xiàn)了漢字的字形美,據(jù)此可引導學生感受漢字造字藝術。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古詩詞開展識字教學,讓學生體會漢字的古今異義,品味漢字在不同語境中的韻味,進而加深對漢字文化的理解,促進識字教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融合。
3.有利于滲透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以來最熱門的教學理念,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把學科核心素養(yǎng)滲透在識字教學中,幫助小學生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例如,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編寫一些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漢字筆畫,學生在吟唱這些順口溜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并逐漸開始嘗試拼音閱讀、全漢字閱讀,逐步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加快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或者引入某種以形象為主體、具備一定情感色彩的場景,提升學生學習體驗,進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參照,理解相關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趣味情境的創(chuàng)設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語文課堂升溫。以《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不同植物的圖片,如蒲公英、蒼耳、豌豆,然后開展識字大賽,將圖片與植物名稱亂序排列,讓學生為植物(圖片)找媽媽(名稱)。創(chuàng)設競賽型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也能使其了解植物的名稱,掃除認字障礙,為理解課文內容做鋪墊。教師還可以引入字形相似的字,如“娃”“洼”。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區(qū)分這兩個字,教師可引入趣味語句,如“洋娃娃掉到了泥洼中”。學生自然能聯(lián)想到“娃”指的是人,“洼”是泥洼。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乘勝追擊,讓學生從這兩個字的偏旁出發(fā)探究它們的含義。部分學生指出,“娃”的偏旁是“女”,“洼”的偏旁是三點水,前者更傾向于人物,后者中含有水,指特定的事物。教師通過趣味語句幫助學生更好地辨析生字,同時也能增強其識字信心??傮w來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更多的生字,進而取得理想的識字教學效果。
2.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漢字文化底蘊
低年級學生思維更加直觀,語文教師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識字教學,如利用微課講解漢字的變遷歷史,開展“象形識字法”教學,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學習漢字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田園風光,展示歌謠中描繪的春風、田野、花、蝴蝶、麥苗、桑葉、稻田等田野風光,讓學生結合微課來理解本節(jié)課生字。教師還可搜集本節(jié)課生字對應的甲骨文,運用“象形識字法”開展識字教學,利用微課呈現(xiàn)甲骨文和簡體漢字的對比情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字形來學習生字,展示漢字深厚的文化底蘊,幫助低年級學生準確識記漢字。例如,在進行《場景歌》的識字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趣味課堂活動。首先,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北京秋天的場景,而后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結合學到的字詞,我們一起編寫一首場景歌吧?!庇谑?,學生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示意學生安靜,而后挑選了幾名學生分享創(chuàng)作的“場景歌”。一名學生說:“一陣秋風,一叢紅花。一條弄堂,一戶人家。一碗花茶,一群娃娃?!边€有學生說:“一片晴空,一抹晚霞。一墻牽牛,一棵松樹?!庇纱丝梢?,通過開展趣味識字活動,學生的識字效果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中,也許每個教師都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但是如何創(chuàng)設出符合學生理解能力的、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情境,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在小學低段的漢字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更是重中之重。當前有很多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忽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降低了課程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立足教材,仔細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推動學生漢字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講解“買”“賣”兩個漢字的過程中,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為學生呈現(xiàn)了“買”這個字具體應用的生活情境——市場,把“賣”頭上的“十”當作錢,學生分別扮演老板和客戶用錢買東西,表演完了,學生看到客戶買了東西就沒錢了,所以“買”的頭上沒有“十”,老板賣了東西就有錢了,“賣”的頭上就有“十”?;蛘甙选笆碑敄|西,用缺東西(缺十)要“買”,東西多了(有十)要“賣”。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區(qū)分“買”與“賣”的含義,使識字情境化的價值得到體現(xiàn),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對漢字的使用能力。
四、結語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學生學習語文以及其他知識提供保障。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身心發(fā)展上還不夠成熟,學習能力較弱,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科學高效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究,其中開展情境化教學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情境化教學不但可以應用在教授課堂知識上,同樣可以運用在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情境化教學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但目前在我國發(fā)展得還不夠完善,需要逐漸完善起來,不斷推進情境化教學的應用??偠灾?,識字教學作為語文學科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教師務必要加以重視,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讓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劉紅茹.小學語文情境式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6(9):79-80.
[2]應曉麗.試論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17-18.
[3]施月芝.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2018(6):39.
[4]袁云麗.利用生活巧識字,營造教學趣課堂:小學語文低段生活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