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娥
摘 要:作為一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要怎樣做才能使學生快速適應一年級的數(shù)學學習,這是需要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新生;數(shù)學學習;適應性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他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他們要面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小朋友、新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他們還在懵懂之中就闖進了“符號世界”“規(guī)則海洋”,會感覺到非常不適應。對家長來說,一切也是新的:在之前,會很少給孩子立規(guī)矩,只關心孩子健康快樂,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學校生活。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媽媽因為孩子調皮被請家長,出了校門以后,媽媽哭著對孩子說:“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也在學習怎么當好媽媽?!笨赐暌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作為老師,我們怎樣才能使剛入學的新生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難道孩子適應不適應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狀態(tài),僅依靠家長、班主任就完了嗎?作為一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要怎樣做才能使孩子快速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尤其是數(shù)學學習?帶著這個問題,我在執(zhí)教過程中是這樣做的——
一、在游戲中學習
對于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說,在游戲中學習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手段。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游戲具有種種教育的價值。”
在教學“左右”時,在孩子們初步認識了“左、右”以后,我?guī)ьI孩子們做“我說你做”的游戲:教師發(fā)出號令,如“舉起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用你的右腳輕輕點一下”等,孩子們隨著我的口令開心地做著動作,等游戲做完以后,很多孩子對左、右已經(jīng)能正確區(qū)分了。
又如,在學習了加減法以后,我利用課前一分鐘和孩子們開展搶得數(shù)的游戲:我說“一、二、三,開始”,然后先搶答五道口算,我說一道口算,孩子們快速地說出得數(shù)。一輪下來以后,基本上就不用我在那里整頓紀律了,而且孩子們比較興奮,上課情緒比較高漲,上課的效果也很好。
二、在“說”中學數(shù)學
剛入學的小朋友識字量不大,學的知識不深,但現(xiàn)在他們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對數(shù)學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等都要逐步地培養(yǎng),是各種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所以這個時期“說”數(shù)學非常重要。比如,剛開始第一單元的“準備課”,就讓他們說一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多少?你是怎么數(shù)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數(shù)?讓孩子們在說的過程中不但數(shù)數(shù),學習傾聽的習慣,而且學會怎么看圖。又比如,在教學“加法”時,出示情景圖,讓他們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然后在練習的時候讓他們看著圖畫說算式的意義,在不斷地說的過程中加深孩子們對加法意義的理解。其實“說”的學習方法一直貫穿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有體會:學生說了,他就會思考,會思考了,才會慢慢地理解。所以說從一開始就要讓孩子們去“說”數(shù)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畫”數(shù)學
有時候光“說”還不行,一年級的孩子還是要讓他們經(jīng)歷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所以還要有其他的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爱嫛睌?shù)學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如在教學“比一比”的時候,我出示兩個圓圈,讓他們畫出三角形,要求比圓圈多(少),然后再加深:多(少)1個。然后問他們:你是怎么畫的?怎么才能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多(少)幾個?在畫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為以后由直觀的圖畫轉變?yōu)榫€段圖,為以后求“誰比誰多(少)幾”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在教學“加法”時,出示1+3,讓他們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學生在畫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當然,可“畫”的不僅僅是這兩處,還有很多。
其實,“畫”在數(shù)學教學中并不陌生,比如,線段圖。高年級的時候,線段圖對學生解決問題有很大幫助,借助線段圖可以使抽象的語言變成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借助線段圖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其實線段圖不是從六年級一下子出現(xiàn)在數(shù)學書中的,在數(shù)學教學中,從低年級起,就有讓孩子們畫圖的要求,只不過先是從畫圓圈、畫三角形等開始,然后逐步抽象為線段圖的。
四、動手操作
小學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如教學“加法”的時候,讓孩子們說圖意,這還不夠,還應該要求孩子們把剛才看到的、說過的圖的意思用學具擺一擺,孩子們操作了,體會才會更深刻。
俗語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個“手過一遍”不僅指的是寫,對一年級新生來說,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也屬于“手過一遍”。
一年級的老師可以發(fā)現(xiàn),只要孩子帶學具,只要孩子動手操作,孩子們的課堂紀律就非常難以維持,所以,讓孩子動手操作之前,一定要先給孩子提好要求:紀律的要求、操作的要求、操作完以后對學具的擺放的要求、匯報結果的要求。只有這樣要求明確了,孩子們的操作才是有意義的。
剛入學的孩子數(shù)學思考能力、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較弱,只有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才會逐步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為我們的祖輩積累下來的一些教育理念所折服,如“教無定法”“有教無類”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一年級新生學習適應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O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