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濱琰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上流傳最廣泛的音樂教學體系之一,其提倡的教育理論和思想對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能夠為高職音樂教學提供重要的參考。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其強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即興是最突出的特點,和目前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相適應,在促進我國音樂教學改革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意義進行探析。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高職? 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8-0126-03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主張訴諸感性,回歸人本的教學方法,其強調的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要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納入到教學目標體系中,從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角度出發(fā)來開展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激發(fā)和體驗,將音樂創(chuàng)造納入到教學活動中,并充分凸顯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巧妙應用其中。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音樂家奧爾夫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型的音樂教學方法,是當前世界上影響非常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促進學生的全人格發(fā)展,教學形式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使得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20世紀80年代初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入我國,對我國的音樂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有效促進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對于我國的音樂教學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聽力訓練、律動訓練、節(jié)奏訓練、語言學習、奧爾夫器樂練習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和其他的音樂教學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奧爾夫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不斷探索和實踐,發(fā)現傳統音樂教學存在著一些弊端,教學模式比較僵化,將音樂表達技能的應用當成教學重點,但是卻忽視了音樂的本質,沒有給予學生音樂自由,導致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和音樂表達受到很大的限制。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非常注重音樂的藝術性教育,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將音樂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肢體動作、音樂語言學習等結合在一起,設置了音樂游戲、奧爾夫樂器演奏以及合唱朗誦等多種教學課程,能夠有效凸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性和音樂綜合素養(yǎng)。奧爾夫教學理論體系的包容性非常強,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強調音樂是人類最原始的表達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要將奇妙的音調和語言結合在一起,同時輔助一些形態(tài)動作,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這就導致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更加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表達,注重對學生的音樂熱情和興趣的激發(fā),讓教育回歸初心,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
第一,即興創(chuàng)造:即興創(chuàng)造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最核心的內容和觀點,其強調音樂教學要回歸初心,認為音樂就是關于人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僅僅是作為聽眾,而是應該成為演奏者和創(chuàng)作者,引導學生將語言、舞蹈、動作等融合在一起,給學生提供更多即興創(chuàng)造的平臺與機會,通過特定的即興演奏的形式來傳授音樂知識。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將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打破,組織更加開放的音樂教學形式,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音樂認知和音樂基礎來即興創(chuàng)造,通過語言和形體創(chuàng)造特定的音樂和動作,將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潛能充分激發(fā)出來。第二,參與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不僅要讓學生成為音樂的傾聽者,同時還要讓學生成為音樂的創(chuàng)造者,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學生奏樂、跳舞、唱歌等,在具體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從中獲取音樂知識。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課堂成為學生感受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平臺。第三,綜合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其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音樂語言訓練、律動訓練、節(jié)奏訓練、聽力訓練以及奧爾夫器樂的練習,教師要將多種音樂形式有效融合在一起,將教學內容串聯在一起,充分體現音樂教學的綜合性。第四,創(chuàng)造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注重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注重學生音樂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抒發(fā)自己見解的平臺,將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靈感激發(fā)出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三、高職音樂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理念固化
在傳統的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將音樂相關的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讓學生練習具體的曲目,在練習經典曲目的過程中習得音樂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和技巧。傳統的教學模式僵化,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這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并且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并且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都難以得到提升,不符合藝術學科教育的特征和要求。學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識的內涵,就一定要主動建構知識,而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對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大,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機會比較少,沒有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的主動建構中,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并且也和現代的教育理念相悖。
(二)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弱化
傳統高職音樂教學將教學重點放在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上,要求學生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并注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但是卻唯獨對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關注度不高。這是由于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缺乏自主創(chuàng)作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很多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都缺乏動力,積極性不高,這會進一步弱化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
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
(一)加強音樂實踐教學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非常注重即興創(chuàng)造,并且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活動中,這就要求高職音樂教師要注重音樂實踐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和平臺。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并加強引導,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比如,當學生學習樂器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一個完整的音樂曲目演奏出來,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技能。當學生學習音樂伴奏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多聲部演奏的實踐平臺,引導學生利用聲部來發(fā)聲演奏。當學生學習演奏音符時,可以給學生提供伴奏演奏的實踐平臺。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晚會、音樂社、吉他社等校園活動,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演出,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能力,并助力學生積累表演經驗??傊?,教師要開展各種各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提升技能,并從中獲得良好的音樂體驗,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啟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
(二)重視音樂審美教學
在傳統的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對音樂美感的感知有所忽視,注重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同時也通過有效的路徑和課程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對于一些音樂的感性情境一般是采用抽象的語言來描述,導致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難以感受到音樂的美感。音樂也是一門藝術學科,蘊含著比較豐富的審美素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感知音樂美感的機會,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作品中發(fā)現美。奧爾夫教學理念在音樂學習中,人們一般先儲備非常豐富的音樂相關的感性體驗,當積累了大量的感性體驗之后才能對抽象的音樂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要重視音樂的審美教學。在具體的音樂課堂上,教師要開展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包括詩歌朗誦、舞蹈、形體動作以及打節(jié)奏方面的活動,將即興創(chuàng)造融入這些音樂實踐活動中,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感知音樂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這樣才能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出來,提升學生對旋律、節(jié)奏和音樂語言等知識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三)強調音樂多元教學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一定要改變傳統單一、僵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同時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教師可以將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等靈活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包容性非常強,教師可以將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理論和其他教學手段和方式有效結合,構建更加高效和科學的音樂課堂。除了教學手段的多元化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將音樂學科和其他學科有效融合。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學內容非常單一,教師沒有從學科融合的角度來實施教學。實際上,藝術是相通的,音樂和美術、舞蹈、戲劇以及語言的學科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整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在音樂劇、歌唱等內容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入多元化的音樂文化教學,促進不同音樂文化的相互滲透和影響。
(四)突出音樂節(jié)奏感教學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認為節(jié)奏是音樂的基礎性元素,強調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音樂節(jié)奏的教學,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提升學生的節(jié)奏感。而要提升學生的節(jié)奏感,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基礎元素,通過朗誦語言、伴奏舞蹈以及身體動作等方式來將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體感充分挖掘出來。把握音樂的節(jié)奏是學生理解音樂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節(jié)奏練習,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制定訓練方案,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因材施教。教師要加強聽、說節(jié)奏訓練,讓學生去聆聽和感知各種節(jié)奏,并引導學生來說節(jié)奏,增強學生對節(jié)奏的感悟,從而提升學生的節(jié)奏感。除了聽說節(jié)奏訓練之外,還可以通過模仿節(jié)奏訓練來強化學生的節(jié)奏感。
(五)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詮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性提升學生的音樂詮釋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力。學生無論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目還是對經典曲目進行演奏,都要建立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只有準確理解音樂的內容、情感和內涵等,對音樂形成深刻理解,才能讓學生對整個音樂過程進行詮釋。在演奏樂器以及唱歌的過程中,都要全身心投入,只有演奏者或者歌唱者融入到具體的音樂作品中,才能演繹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創(chuàng)作者生平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全面把握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從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fā)對曲目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對音樂產生更深刻的見解。另外,有一些音樂的歌詞中融合了一些劇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歌詞中的劇情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對其中的詞句和情緒進行細致揣摩,提升學生的音樂詮釋能力。
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非常核心的內容。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創(chuàng)作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意識。教師自身一定要轉變觀念,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演繹他人的作品是不夠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讓學生來創(chuàng)造并不是直接讓學生寫出一首歌或者創(chuàng)作一首曲目,而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隨著律動和音調舞動自己的肢體,通過肢體語言將音樂曲目中的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各種常見的場景和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將這些元素融入到音樂演繹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創(chuàng)作的平臺;比如在學習歌劇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作歌曲,可以自己來編排,從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五、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音樂教學方法,其教學理念具有多元性,教學內容具有元素性,教學過程強調參與性,能夠有效對我國的音樂教學提供重要的導向。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理解和研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并將其靈活應用到音樂教學中,構建更加科學和有效的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雷斯羽.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與合理借鑒[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8(03):232.
[2]韓紅娟.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J].報刊薈萃,2018(07):195-195.
[3]任晉雯.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職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11):145-146.
[4]陳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高職音樂教學的啟示[J].新絲路:中旬,2020(04):1-1.
[5]王春梅.高校音樂課堂融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價值探尋[J].中外企業(yè)家,2019(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