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能
[摘? 要:隨著社會綜合水平的不斷提高,高中新教改的不斷深入,高中綜合類學科的重要性日漸顯現(xiàn),而高中地理作為高中綜合學科中的科目,是教改之后3+3拔尖提分的重點,而進行高中地理授課的授課老師對學科的教學與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高中地理的重要性為切入點,深入闡述作為一個任課老師應該如何去進行地理的學科教育,討論了任課老師的授課策略,旨在為高中地理的任課老師的日常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教改;綜合學科;高中地理授課老師;教學]
高中地理學科的意義在于什么?明朝詩人董其昌有這么一首詩——《畫禪室隨筆 卷二》:“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意思是說以前有人評價大年的畫,說他胸中有萬卷書。更神奇的是,大年因為宗室不能出游,都要回來。才能寫出心中丘壑,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想做畫能畫得出來嗎?而這正是后人所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不僅如此,更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說法,而行路必然離不開的就是地理。地理是一門涵蓋知識范圍涉及非常廣闊的學科,人們常常能夠聽到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淵博。學習地理就是為了能認清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的人地的關(guān)系,也能夠預測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與自我發(fā)展的關(guān)系。
一、深入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的影響
在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地理學習后,我們能夠利用綜合,整體,空間,地方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地理環(huán)境中的水,空氣,土,巖石,人,社會,一草一木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正在生活的我們,也會用空間的角度來洞察你周邊的環(huán)境事物,于是這一切會讓我們對世界的過去,如今和將來的環(huán)境有更為本質(zhì)的看法。我們所做的任事情都離不開對于環(huán)境的感知,甚至我們思維的萌芽也發(fā)生在對于環(huán)境的感覺當中,我們也逃不掉它對我們生命的徹底改變,生活在幸福溫暖家庭中的孩子顯然比在貧民窟里的孩子更為自信?,F(xiàn)如今的天文與地理也隨著人類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也不斷的被改變著從而被賦予了更多的不同的意義。
因此,在高中時期通過良好的地理教學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明白書本上的知識,也能讓學生明白人類社會迅速發(fā)展之下的種種改變,例如人文、科學、哲學等。而這些知識也能更好的讓學生能夠在未來行萬里路。
對于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城市,雖然沒去過但是能夠?qū)δ抢锏臍夂蛑脖簧酱ê恿鞯匦巫邉菥暥任恢寐糜挝幕丝诿褡遄匀毁Y源三產(chǎn)經(jīng)濟了熟于心,這些對于高中生拓展知識和眼界也有一定幫助,而且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時空性區(qū)域性的學科,擁有地理思維的人看問題都會更全面更清楚。這便是我認為的高中地理學科的意義。
二、地理學科的教學方法
如何進行高效且高質(zhì)的高中地理的教學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
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式
主要是講授法,講授法就是老師通過口述的語言表達向來進行講述、講解、講讀自己所想要傳授的地理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的教學方法。在目前的地理教學過程中,講授法是主要的傳授地理知識的方法。有的老師通過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向?qū)W生講述或者描述地理事物,也有的老師通過運用較為理性的語言來向?qū)W生說明、闡述或論證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guī)律,二者都是以口述的語言表達來傳授知識的方法。
除次之外,還有一種以問答的方式進行知識傳授的方式——談話法。談話法就是老師憑借學生自己已經(jīng)懂得的地理知識和生活、學習經(jīng)驗,通過問答的方式來進行地理知識的傳授。伴隨著教學的改革深入,目前在中學地理教育的教學實踐中采用談話法已經(jīng)越來越多,大部分教師不僅僅在復習鞏固舊知識、檢查知識掌握程度時普遍采用談話法,而且在傳授新知識時也會較多地采用談話法。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式
主流的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演示法,演示法就是老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者進行示范實驗,從而使學生從實體中獲得地理事物感性認知的方法。大多數(shù)所傳授的地理事物在時空上都存在或是發(fā)生于較遠的、甚至遙遠的時空之中,對與大部分的學生來說都不太可能親自經(jīng)歷或直接進行觀察,因此以模擬實物的感知方法教學便推廣運用開來,而運用演示法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無論是什么演示,都必須通過口述的語言表達進行緊密結(jié)合運用以達到互相促成相互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注意各種方法的穿插和滲透。演示必須突出想要傳授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防止學生將自身的注意力分散到次要或無關(guān)的問題上去。
除去模擬實物的感知方法以外,還有一種就是更為直觀的方法——參觀法。參觀法就是老師根據(jù)自身的教學任務要求,組織學生們到自然界或社會場所中進行親身的觀察,通過對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的直接觀察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參觀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以大自然、人類社會為活教材,能夠打破課堂和教科書的束縛,擴大學生的視野,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以象征符號認知為主的方式
以象征符號認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地圖、地球儀、剖面圖、示意圖等以象征符號表征的圖象,使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模擬實物的演示法展示所地理事物外部形象的直觀教具不同,地圖是以一系列慣用的象征符號來表征地理事物的,它能揭示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事物發(fā)展變化、相互聯(lián)系的特點,對于地理教學來說,象征符號的認知教學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地圖法,就是指老師和學生通過地圖(包括地球儀)、剖面圖或者其他示意圖,從而傳授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技能、發(fā)展學生記憶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地圖具有語言表達所不具有的直觀一覽性、地理方位性、抽象概括性、幾何精確性等特點,以及信息傳輸、信息載負、圖形模擬、圖形認識等基本功能。因此在某些時候地圖法的教學也能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效果。
三、總結(jié)
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教師選用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教師在日常的地理知識傳授當中不應僅僅將其作為一門學科進行傳授,更應該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地將相關(guān)人文哲學等更深層次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應該是簡單的“填鴨”,而更應該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我們以及大部分學生眼里,世界很大,或許我們著一輩子都不會感受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迎風坡充分的降水;或許一輩子不會去到乞力馬扎羅山上去看自然帶的垂直分異;或許一輩子不會在大洋上隨著索馬里洋流而進出紅海;或許一輩子不會看到尼羅河的泛濫;或許一輩子不會體會到奧伊米亞康的極寒;又或許一輩子不會去馬里亞納海溝……
雖然我們一輩子可能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這一片小小天地里,但是卻能夠通過地理知識的有效傳授與學習,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遠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這么多。因此,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期待的不止有詩詞歌賦,也有廣闊無垠世界中的遠方,這便是高中地理應有的治學之道。
寧波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文化學院? 浙江? 寧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