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 裴路英
摘要: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難點也是學習的關(guān)鍵。掌握基本詞匯是提高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石。詞匯組塊是作為語言記憶單位存儲在大腦里的預制短語,可整體或稍作改動后供學習者提取和使用。它結(jié)合了語法、語義、語境等方面的優(yōu)勢,對英語詞匯習得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詞匯組塊的定義、分類、特點以及功能著手,探討了詞匯組塊的理論依據(jù)及其對于英語詞匯習得的意義。
關(guān)鍵詞:詞匯組塊;理論依據(jù);詞匯習得;意義
1.引言
詞匯在第二語言習得的整個過程中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威爾金斯說:“沒有語法,很多東西無法傳遞,沒有詞匯,則任何東西都無法傳遞”。所以,要想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必須從詞匯入手。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在語言教學中開始探究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詞匯法。而詞匯法中所講的詞匯指的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記憶并儲存在大腦中的不需要進行任何語法分析的“詞塊”。近年來,詞塊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學專家的重視。詞塊在語言中廣泛存在,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作用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大的興趣。大量教學試驗和實踐證明開發(fā)詞塊教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教學效益。
2.詞塊的定義、特點、分類和功能
2.1 詞塊(lexical chunks)的定義
詞塊這一術(shù)語首先由Becker于1976年提出。簡單地說,詞塊就是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的一串詞,介于傳統(tǒng)的語法和詞匯之間,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塊狀結(jié)構(gòu),可整體或稍作改動后作為預制組塊供學習者提取和使用。出現(xiàn)頻率較高、形式和意義較固定的大于單詞的結(jié)構(gòu)都可歸為詞塊。
2.2 詞塊的特點
詞塊有如下的特點:
(1)預制性
每一種語言都存在著大量公式化的預制性的詞塊。據(jù)統(tǒng)計,英語自然語言中存在著90%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
(2)結(jié)構(gòu)化
詞塊集語義、語境和語法于一體。也就是說,詞塊的使用是為了表達特定的意義,詞塊的構(gòu)成有著一定的結(jié)構(gòu)和規(guī)則。
(3)約定性
許多詞塊是人們在語言行為過程中約定俗成的,它們依照特定的社會慣例而形成并有固定或半固定的搭配,我們?nèi)粘I钪械拇蟛糠纸浑H都是通過詞塊的組合而成。
2.3 詞塊的分類
出于詞塊定義的不明確,給詞塊的分類也造成了困難。目前,在國內(nèi)比較有影響的是Nattinger&Dcearrico 和Michael Lewis對詞塊的分類。
2.3.1 Nattinger&DeCarrico的分類
Nattinger,J.R.& DeCarrico,J.S.(1992)提出了衡量詞塊的四個結(jié)構(gòu)標準,首先是長度和語法狀態(tài); 第二是詞匯組塊是否有標準或非標準的形式;第三是詞匯組塊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第四是詞匯組塊是連續(xù)的還是不連續(xù)的,也就是說,它是一串連續(xù)的單詞還是中間可以插入其他的不同的詞匯。
根據(jù)以上這些標準,Nattinger and Decarrico對詞塊做了詳盡的劃分:
(1)聚合詞語
聚合詞語是一種固定的詞組合,分為規(guī)范型和非規(guī)范型兩類。規(guī)范型具有典型的英語結(jié)構(gòu)特征(如“動詞+名詞”,“動詞+介詞”,“介詞+名詞”,“名詞+介詞短語”等)。非規(guī)范型則相反。如 with ones help等屬于規(guī)范型,而once and for all等屬于非規(guī)范型。聚合詞語能像獨立詞語一樣使用,他們是連續(xù)的并且沒有形式上的變化。
(2)習慣表達法或慣用表達式
這些表達是一些相當于句子長度的短語,主要指說話者可以用來整體存儲的語塊,通常獨立為一個成分,大部分都是連續(xù)的,不變的和規(guī)范的,包括一些諺語、格言、警句、交際套語等。它們通常是作為一個整體,儲存在大腦中供隨時提取使用的。
(3)習慣搭配或限制性短語
通常是可以填空的不太長的詞匯組塊。形式上有的規(guī)范,有的不規(guī)范。在形式上允許有一定的變化,他們大多數(shù)是連續(xù)的。
(4)句子框架
句子框架顧名思義為整個句子搭了一個框架,并且允許一定的變化。我們可以在框架內(nèi)填入其它的短語來表達各種意義,如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這些短語可能是標準的,也可能是非標準的。
2.3.2 Michael Lewis的分類
Michael Lewis( 1997)按照詞匯內(nèi)部的語義聯(lián)系和句法功能把詞塊分為四類:
(1)單詞和聚合詞
這一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詞匯”。前者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詞,后者指出一個以上單詞組成的“固定短語”,其中的單詞不能任意替換。
(2)搭配詞
指以較高頻率出現(xiàn)的單詞組合。常見搭配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等。搭配是詞項在長期使用中逐步形成的一種關(guān)系,如suicide一定與commit搭配。
(3)慣用話語
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它們既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開頭,慣用話語主要指口頭用語。
(4)句子框架和引語
與第三類相似,這一類也是形式和功能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但是這一類主要指書面語詞和語篇框架結(jié)構(gòu)。
2.4 詞匯組塊的功能
最早提出“詞匯組塊”這一術(shù)語的Becker說過:“ 我們根據(jù)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從心理詞典中調(diào)出那些預制短語,經(jīng)過細微的加工,就可組成比較符合語法的句子,并使他們變成流利的語言來填充我們概念上的某些空白?!盉ecker所言正是詞匯組塊功能的最集中的體現(xiàn)。語言的首要功能就是其交際功能。而詞匯組塊在交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滿足即時交際的需要。
這是由大腦的結(jié)構(gòu)特征所決定的:人腦的長時記憶中可以儲存大量的信息,但在現(xiàn)實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其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是非常有限的。為彌補這一不足, 大腦中儲存起許多常用的詞匯組塊,通過使用預先構(gòu)制的、模式化了的詞匯組塊可以避免在線分析,這樣就大大壓縮了語言處理的時間,為實現(xiàn)正常的交際提供了基礎(chǔ)。
(二)增進語言表達的流利性
由于預制詞匯組塊作為一個整體單位儲存于大腦,在使用時整體提取減輕了大腦處理的認知負擔,確保大腦的迅速反應,保證流利表達。詞匯組塊中包含的句子框架為靈活地使用語言提供了“支架”。學習者可以根據(jù)場景的不同,對這些框架稍作加工便可以用來表達意義,增進了語言表達的流利性。
(三)提高語用能力
語言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使用的,是為完成某種交際功能而服務的。那么在某一特定情景中怎樣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者的語用能力。而語言中大量存在的詞匯組塊與交際功能是密切相關(guān)的,如使用“in general" ,就可以對前文進行總結(jié)和概括; 而使用“Let' s now come to...”可以轉(zhuǎn)換話題等等。
(四)有利于二語習得
在二語習得的初期階段,學習者對公式性語言的模仿和記憶,首先為他們提供了訓練和鞏固發(fā)音技能的機會。大量的預制詞匯組塊也為學習者的語法學習提供了支持。這是因為,一旦學習者學會了一個詞匯組塊,他就可以對它加以分析,找出構(gòu)成該詞匯組塊的各個成分,同時還能注意到該詞匯組塊在某些使用場合下的變體。
3.詞匯組塊的理論依據(jù)
組塊的概念首先是米勒就信息如何在短時記憶中編碼而提出的一個新理論。他的組塊理論認為,語塊就是將若干小單位聯(lián)合成較大單位的信息加工,是短時記憶的單位。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為7士2個組塊,并且這個數(shù)量是相對恒定的。不過,組塊的大小、復雜性和熟悉性因人而異。要提高短時記憶水平,學習者就要組織好每個記憶單位的信息,通過組塊的方式可把較多的材料組織在一起,這樣可以增加記憶的容量。所以,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詞匯時,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使用分組的辦法將所識記的詞匯組塊化,形成較大的記憶單元,這樣就能擴大短時記憶的容量,提高記憶的效率。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情感因素,諸如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自信心、焦慮狀態(tài)都會影響到學習者英語語言習得的效率。這些情感因素會直接控制著學習者對于輸入語料的吸收程度。而語言焦慮被認為是語言學習者所特有的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焦慮的心理對于語言學習者的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焦慮程度越高,情感過濾作用越強,可理解吸收的語言輸入就越少,學習者在產(chǎn)出語言時就缺乏自信心,從而降低了學習動機。而詞匯組塊相對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模式和易于提取和利用的特點降低了英語詞匯習得的難度。學習者通過提取和使用儲存在大腦中的預制組塊,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他們的焦慮情緒提高詞匯記憶的效率,進而增加了學習者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動機。
隨著計算機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大規(guī)模語料庫的建立,語料庫語言學的取得的研究成果也為詞匯組塊理論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研究發(fā)現(xiàn)70%的日??谡Z都是由詞匯組塊構(gòu)成的,而90%以上的自然話語是通過未經(jīng)分析的詞匯組塊實現(xiàn)的,這也說明了掌握預制詞匯組塊,對詞匯習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4.詞塊組塊理論對英語詞匯習得的意義
詞匯組塊是語言的預制性半成品,是詞匯儲存和輸出的理想單位,而且語塊具有比較固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慣用的搭配結(jié)構(gòu),特定的語用環(huán)境對于英語詞匯的習得具有重要的意義。
4.1 有利于提高對于語篇的理解力和控制力
學習者通過詞匯組塊來理解話語,不是孤立語境對單詞逐個理解,而能把注意力放在較長的語篇結(jié)構(gòu)上,對輸入的信息進行預測,快速、有效地獲得語篇意義。英語的詞塊不僅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統(tǒng)一體,也是語篇功能和語篇意義的結(jié)合。在書面語篇理解方面可以通過掌握起語篇表示作用的詞塊,使從思維到詞語再現(xiàn)和詞語選擇整個認知過程變得迅速和準確,提高閱讀理解的速度和準確率。通過對詞匯組塊意識的培養(yǎng),不斷掌握標示語篇銜接功能的詞塊,將會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有效輸入和產(chǎn)出語言時對篇章的整體控制能力。
4.2 有利于提高即時交際的流利度
語言的流利度并不取決于學習者大腦中儲存了多少生成語法規(guī)則,而取決于詞匯組塊儲存的多少。這些預制組塊不僅能夠及時有效地被學習者提取,同時能夠使說話者注意力集中在語篇的層次結(jié)構(gòu)上,使他們可以流利地表達自我。詞匯組塊在即時交際中可以迅速提取和使用,可以保證即時交際的流利度。學習者只要熟悉了這些語塊,就能夠立即判定對方的意圖和反映,從而對對方的話語作出迅速而準確的反映。
4.3 有利于提高詞匯記憶效率
首先,由于詞匯組塊是一個較大的信息單位,所包含的單詞量遠大于單詞,有時甚至是整個句子,所以一次性記住的單詞容量也增大了。語塊的意義是置于特定的語境中,比脫離語境來背單詞效率更高。在特定的語境中,幫助學習者把對詞匯的理解記憶與對詞匯的提取使用有機結(jié)合起來,會大大縮短大腦對英語詞匯的挑選和應用時間,有助于學習者加深對語塊的理解和記憶,在使用中不斷提高詞匯習得的效率。
4.4 有利于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大部分學習者學習單詞時都會受到母語負遷移對目的語習得的干擾,傾向于在對應母語詞之間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學習者在進行翻譯、寫作和口頭表達等詞匯產(chǎn)出活動時,往往從漢語思維概念的角度來找對應的詞匯進行組合,必然就會出現(xiàn)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不地道、錯誤的表達組合。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學習者在記憶單詞時脫離了語境,只是在孤立地背單詞。把詞匯組塊作為詞匯習得的最理想最穩(wěn)定的記憶單位,可以使學習者在詞匯習得過程中,更多更自然地把詞匯短語與其語用功能聯(lián)系在一起。從早期階段養(yǎng)成以詞塊為基本單位來記憶和使用詞匯,形成英語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注重語境對語言運用的制約,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避免詞匯選擇和搭配錯誤。
5.總結(jié)
總的來說,詞匯組塊是語義、語境和語法的結(jié)合體,可整體或稍作改動后作為預制組塊供學習者提取和使用。詞匯組塊是語言的預制性半成品,是詞匯儲存和輸出的理想單位,對英語詞匯的習得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利于提高語言學習者對于語篇的理解力和控制力,提高即時交際的流利度,提高詞匯記憶效率,還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Jack C. Richards, Theodore S.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1981:36-48.
[3]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 Bolt and Newman, 1975.
[4]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5]Nattinger J, Decarrico J.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6]廉潔. 詞匯短語對二語習得的作用[J].外語界,2001.
[7]劉曉玲, 陽志清. 詞匯組塊教學——二語教學的一種新趨勢[J].外語教學,2003, 24(6):51-55
[8]楊玉晨. 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 1999(3):24-31.
[9]黎宏. 詞匯教學法與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界, 2005(2).
[10]李莉. “組塊”理論及其在英語單詞記憶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 2008(2).
作者簡介:程瑞(1997-),女,河南信陽人,漢族,河南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qū)W科教學(英語).
裴路英(1995-),女,河南新鄉(xiāng)人,漢族,河南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翻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