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將“和諧”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一種和諧的關系和狀態(tài),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從文中四個方面闡述了“和諧”課堂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和諧”課堂的作用。
【關鍵詞】和諧 ?課堂 ?探究
和諧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當今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社會,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和諧,而課堂教學的和諧則是學校課堂教學中諸多因素與課堂教學有機因素之間的和諧,教學精湛的教學藝術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一種和諧關系和狀態(tài)才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師生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我認為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遵從以下和諧關系:
一、“教”與“學”的和諧
學生學習過程,就其實質來說,是把外部知識結構轉化為個體內在認識結構的過程,這種轉化可以看成是信息加工過程,也可以看成是學生對知識的建構過程。首先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其次,在學生的探索過程中,教師不僅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而且要十分重視教學環(huán)境的選擇、調控、升華和激勵。教師對學生的啟發(fā)、引導,最終是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構建服務的。課堂教學中教與學雙方都必須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傾向任何一方都不能達到此效果。因此,必須要突出課堂上教與學過程中的預設和生成關系,教師的預先備課和設計是一種預設,預設是課堂教學有效的必經(jīng)之路,但預設的更高境界是生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與學過程中師生共同的生成情境,這種既真實又生動的課堂資源,使教與學雙方達到最佳狀態(tài)。
二、課堂環(huán)境的和諧
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課堂環(huán)境一般包括客觀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主觀環(huán)境。課堂環(huán)境的和諧時達到教學和諧的基礎,在客觀環(huán)境方面,我認為是對信息技術、多媒體的應用,不僅注重學生的興趣性,更關注應用的適時性和適度性;社會環(huán)境方面,要特別的重視師生人際交往中的尊重、理解和寬容。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每個學生個性特點和課堂的環(huán)境對老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教師要重視課堂環(huán)境的和諧,對學生實行差異化的教育,正確對待學生的課堂權利,應遵循學生的天性,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以一種“人性”的管理方式來看待學生課堂上的所作所為,使學生這種做“人”的權利得到持久地尊重和保護,從而使課堂環(huán)境更加和諧。
三、教學“效果、效率、效益”的和諧
“效果、效率、效益”相統(tǒng)一的原則是我們對課堂教學評價提出的新理念,過去我們過多地注重課堂教學效果,以課堂效果的好壞來評價課堂得失與價值,但現(xiàn)在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能過度的追求課堂效果,而是要是教學“效果、效率、效益”相和諧,能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課堂內容的針對性和容量大小都是效率的問題。同時,還要考慮教學的投入和產出比率,用較高的代價換取較低的效益是得不償失的,我們所追求的“三效統(tǒng)一”是:教學效果要好,教學校率要高,且教學投入與產出比要合理。
四、課堂氣氛的和諧
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教學情景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而且還取決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積極健康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人格的發(fā)展以及社會意識的進程,對于有效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我認為要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應做到:
1、教師應善于控制與疏導自己的情緒
教師應避免在課堂上或不適當?shù)臅r候對學生動怒,在教學過程中要傾注積極的情感和真誠的愛心,把自己的情感傾注到學生身上,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縮短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
2、合理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教師在課堂學習中往往通過一些特定的作為來向學生傳達他們的期望信息,應采取恰當?shù)姆绞?,準確合理公正的評價每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的行為給予贊揚、鼓勵、使學生積極踴躍參與課堂活動,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3、重視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
課堂教學中,師生和學生彼此之間的交叉聯(lián)系稱作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層性、自主性、求異性、情趣性、差異性等特點,他決定教師在教學中要實施差異化教學,多方向教學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形成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學生尊重敬仰教師,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局面,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4、維持學生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首先要從學生課堂教學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即從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表情、目光、動作、姿勢等方面觀察,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如教師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性的話,一個親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會引起學生的興奮感、愉快感和責任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再次,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消除克服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學生產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原因,二是要消除課堂教學師生雙方的心理障礙,這樣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營造健康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總之,和諧教學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我們必須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時俱進,同時將思政元素滲透于中職語文教學中,從而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的和諧統(tǒng)一。我認為只有不斷地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達到“把教學當成創(chuàng)造,把課堂做成精品”的至高境界,才會探求出一條適合中等職業(yè)教育特點的和諧課堂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蘇鴻 《高效課堂》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7.1
[2]陳永明 《構建和諧課堂的方法與案例》 華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