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書艷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適當的情景、注重閱讀的積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思維及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受到藝術形象的感染、真理的啟迪以及道德的教育,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的實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14-0025-02
好的閱讀課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陶冶學生情操,使其受到藝術形象的感染、真理的啟迪及道德的教育。采用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恰當情景、注重閱讀積累、培養(yǎng)閱讀能力四個方法,可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的實效。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課前激趣
為達到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可在學生學每一課前設計激發(fā)學生興趣、情感、求知欲的合理導語,用導入語音、講故事、設置懸念、引用詩詞格言等方法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認真思考、積極探究。例如,在上閱讀課《詩經兩首》其中的《蒹葭》時,教師課前用語音導入法,播放鄧麗君唱的《在水一方》。這首歌根據《蒹葭》改編,情景交融,學生在聆聽時會沉浸在纏綿悠長、哀怨凄婉的樂曲中,一下就喚起了學這首詩的興趣。動人的音樂讓學生對該詩印象深刻,產生澎湃的情感,更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課上保趣
由于初中生注意力不持久,教師課上要運用不同方法保持其學習興趣。一是教師講課的語言要簡練、激昂、詼諧、形象,做到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二是教師講課要隨時隨地加之鼓勵、肯定的語言,鼓舞學生,增強其自信心。三是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閱讀課的任務。例如,在《陋室銘》閱讀教學中,教師范讀、播放視頻,學生聽范讀、讀詩句、看情景、品旨趣,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范讀,并及時用真誠話語“你誦讀詩句的節(jié)奏很好”“你讀詩文特別有感情”等鼓勵學生,使學生在課上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恰當情景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走近學生
教師要走近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要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志趣愛好等方面多進行了解;在課下進行家訪,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里,與學生建立真摯的感情。
(二)設置情景
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恰當情景,做到精力集中、感情充沛、語言生動等,不斷感染學生,激起學生上好語文閱讀課的熱情。教師要設置恰當的情景,引導學生學會與文本交流,理解文本的內容、原由,從而感悟和學習,使學生有自己的獨特發(fā)現,學會獨立創(chuàng)造,不斷完善自己的品行,從而超越文本和自我,邁向更寬廣的語言天地。例如,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特定情景中入情入境地想象,再現“風雨聲”“鐵馬冰河”“戍輪臺”等情景,幫學生進一步感悟,實現與作者換位;教師根據生活實際和社會現象,引發(fā)學生體驗、感受、聯(lián)想、想象,拉近古詩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進入文本意境,與文本交流、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產生思想共鳴;借助多媒體的感性渲染,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三、注重閱讀積累
(一)課上閱讀積累
教師在學生學習了課本中的一篇名家文章后,要就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拓展來上閱讀課,達到“語文課分解一篇,閱讀課上明白一類”,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文章的特點和閱讀方法。例如,在學了朱自清的借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后,讓學生閱讀一組朱自清寫景抒情的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春》《綠》等作品,來尋味文章的語言美,沉溺于美景里、動情于描繪中,知道作者善用比方、對比等手法,感悟作者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妙技,知道朱自清寫景抒情散文以語言簡煉利落、文筆清雅秀麗而聞名,極富真情實感,深刻體會作者運用白話文描繪景致的獨特魅力。
(二)課外閱讀積累
教師在平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與課本有關的課外名篇閱讀,提升閱讀積累。閱讀課上,教師可組織學生讀自己喜愛的文章,使學生不僅理解文章內容,且在主動積極的思索、感情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開導,享受審美的快樂情趣。為避免交流的盲從與冗雜,教師可就某一題材的文章開展主題閱讀。例如,在學了閱讀教材汪曾祺的《我的家鄉(xiāng)》后,教師可選出有關熱愛家鄉(xiāng)題材的課外閱讀文章,如《我愛家鄉(xiāng)的柿子樹》《我愛家鄉(xiāng)的山》《家鄉(xiāng)的竹林》等,讓學生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的主題閱讀,達到以一篇學數篇的目的。
四、培養(yǎng)閱讀能力
(一)閱讀方法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習慣,要以影片輔助法、故事梗概法、懸念調動法等來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文章的體裁、寫法、文題、速度、層次、中心、現實社會意義等方面多角度去閱讀文本。
(二)閱讀指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指導,使學生在閱讀中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賞析精彩的片段、把握文章的主旨,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地積累知識、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教師要愛護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逐步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通過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指導,真正使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會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春》的教學中,就如何理解“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中“紅起來”的意思,先讓學生討論、思考,再給學生提示:春天的太陽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呢?引導學生從動詞角度分析“紅”字,拓展學生思維,由此聯(lián)想春天的色彩和芬芳,更要注意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正軌上來。
課堂多點興趣,學生多點熱情,情景實現再現,積累課外結合,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突出,從而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進而打造出語文閱讀的實效課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