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影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作為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于當前的教學實踐中。作為基礎教育課程中最為關鍵的學科,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是學生后續(xù)學習的基礎.因此,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引進到小學識字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提高課堂質量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在當前農村小學識字教學中,由于農村發(fā)展的滯后性,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還遠遠不夠。基于此,本文將從當前農村小學識字教學現狀出發(fā),通過分析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探索農村小學識字教學的基本模式和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農村小學;識字教學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其他學科和后續(xù)學習的基礎。在識字教學中,機械性地教學生字的讀音、寫法,不僅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同時也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機械化。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多媒體輔助教學得以被重視,它將抽象的文字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小學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農村學生識字現狀分析
根據云貴川農村小學抽樣調差顯示,當前農村小學的識字教育并不樂觀,集中體現在閱讀方面存在絕大問題,學生對于語感方面的基礎能力相對落后,也間接導致他們的語文成績落后。農村學生識字的落后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部分教師教育水平有限,無法使用綜合辦法強化識字練習。新教材對于識字的辦法做了很好的補充,教師可通過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辦法進行漢字的練習,“聽說讀寫”的強化面面俱到。然而,農村教育因個人水平,以及教學簡化的原因,往往只通過文字的集中拼音練習,忽略了漢語文字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教育內容的空洞和無聊,并且學習的內容巨大,極容易造成學習疲憊的效果。
2.部分教師對現代教學手段掌握不充分,對新的教育資源使用率不高。這樣的現象主要體現在新的教育手段在農村教師隊伍中的普及狀況。隨著農村教育資源的整合和豐富,農村對于文字教育的設備有了很大的提升,而部分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轉換以及繼續(xù)學習的激情并沒有跟上現代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設備在很多教育機構都束之高閣,即便使用了新的教學設備,也只是淺嘗輒止,沒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育資源的功能。
3.教育對于學生的狀況掌握不充分。在農村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生的監(jiān)護人群體同樣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工作時間長,對學生的識字教育要么無能為力,要么無時為力。監(jiān)督人無暇顧及學生的識字學習,教師也無法把學生在學校中的真實信息及時的反饋給監(jiān)護人。由于農村學生缺少這樣的課外練習和督導,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學習強化都沒有辦法與其他地區(qū)的孩子相比,識字教育自然落后。
二、提高農村小學生識字興趣的方法及策略
針對農村學生存在的各種各樣的識字問題,多媒體的教育方式極大的減輕了教師教學的壓力,同時也豐富了識字教育的手段。
1.激發(fā)識字樂趣,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各項物資相對缺乏,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手段;故而相對容易的使用多媒體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農村小學的語文文字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使用的教學方法多為講解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黑板和板書的教學工具,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識記教學。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問題較多,主要體現在準備時間長,學習興趣容易消磨;以及板書形式呆板,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無法保證學習質量。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使用,在圖像、聲音等多方位的積極下,學習興趣方面有所提高,進而觸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激情,提升了學習效率。
2.多媒體教學帶來的標準化的展示。漢語文字存在其“音、型、義”的特點,其中“型、義”可以通過文本教材準確的記錄并傳播,而“音”卻因為地域差別造成了方言特色等原因,影響著農村群體文字的正常教學。在小學漢字的學習中,讀音不作為考試的內容,很多的教學就忽略了文字讀音的糾正,而教師的地方口音進一步的加深文字讀音教學的難度,影響著日后文字的深化學習和社交表達。
通過多媒體方式,首先可以保證學生純正的發(fā)音,其次可以通過形象與聲音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記憶力,使其可以深刻理解漢字,而這一點就很好的規(guī)避了小學生記憶力還不夠發(fā)達的情況。
3.運用多媒體打造農村文字教育欠缺的情景教學,豐富文字教育的手段。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常常使用到的一種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同時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對識字學習的興趣。情景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根據互聯網提供多媒體的素材,進行多種形式的組織。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視頻和音頻組合起來,為學生塑造出既具備視覺效果,又具備聽覺效果的氛圍。例如,教師在進行“藍”字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在視頻中,有兩種不同的天氣,一個是碧藍晴天,一個狂風大雨,先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學生。視頻就很好地展示了“藍”這個字的特點形態(tài),在碧藍天空中重點標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一個新的生字。
三、結語
總之,將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于農村小學識字教學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而增強學習的效率和速度,同時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也應注意要重視對學生注意力的把控,結合實際進行修正,完善多媒體的應用方法,進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多媒體在農村小學識字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夏意芳.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9.
[3]董國剛.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32):66-6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南寧市武鳴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微型課題)《農村小學小班額識字教學的實踐探究》(20200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