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梅 黃先敏 胡蘭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心理護理在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為研究節(jié)點,選取此期間院內接收的80例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結合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兩大組,即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40例,實驗組采用心理護理,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比不同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護理前SAD評分、SD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SAD評分、SDS評分經護理后,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討論:心理護理以其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為主體,經有效的心理疏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促進身體早期康復,有著顯著的護理成果。
關鍵詞:心理護理:群體疾病抑郁癥;護理效果
引言:抑郁癥,又叫做抑郁障礙疾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煩悶、浮躁等,而在生活中患者對周邊人機關系和事物喪失興趣,甚至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fā)自殺后果,使得生活質量急劇降低,危及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結合抑郁癥患者病情,臨床主要采用抗抑郁方法,但護理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應更加全面具體、落到實處,切實降低患者病殘率和自殺率。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加大,目前抑郁癥已成為構成威脅全球范圍內人群的一種精神障礙性疾病,抑郁癥患者分為不同類型,部分患者同時伴有一些軀體疾病,應對這類患者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1]。本文從軀體疾病抑郁患者病情出發(fā),探析實施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取得的護理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80例,遵循隨機劃分原則,分成實驗組(n=40例)和參照組(n=40例)兩組。實驗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為22:18,平均年齡(66.6±4.1)歲,平均病程(6.8±1.3)年;參照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為24:16,平均年齡(66.3±4.5)歲,平均病程(6.4±1.7)年。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用藥指導、體征監(jiān)測、飲食護理及健康宣教等。實驗組以常規(guī)護理為根基,全面實施心理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成立專門的心理干預小組,對所有患者病情及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方式,為患者發(fā)放與自身病癥相符的自我管理手冊,對患者采取合理化引導方式,加強對患者自我安全管理。(2)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家屬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點,確立適宜的心理疏導方式,定期為患者舉行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下棋、演講等活動,使其積極參與其中,體會到快樂、激發(fā)良好心態(tài);控制患者獨處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概率,讓親情、友情時刻陪伴在患者身邊,給予關愛和溫暖。(3)平時多為患者講解一些抑郁癥患者克服自我的成功案例,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配合疾病護理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注意溝通方式及技巧,保持和藹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4)護理人員平時與患者采取“1對1”的交流方式,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充分掌握一系列心理問題,使心理護理更具目的性[2]。
1.3觀察指標
依據SAS評分表(焦慮自評量表)和SDS評分表(抑郁自評量表),SAS評分表和SDS評分表中,測評內容主要分為20個條目,分值1~5分不等,滿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同時,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人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χ2檢驗;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行t檢驗,P<0.05時,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AS評分和SDS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前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護理后SAS評分和SD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表明實驗組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所示。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所示。
3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空前發(fā)展,人們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這是現(xiàn)階段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與日俱增的主要原因[3]。抑郁癥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精神疾病,具有單次誘發(fā)或反復發(fā)作的特點,輕度抑郁癥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煩悶、枯燥等表現(xiàn),中重度抑郁癥患者情況較為嚴重,伴有思維遲緩、悲觀厭世、意志下降及認知功能受損等表現(xiàn)。很多抑郁癥患者平時不善交際、習慣獨處,給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軀體疾病與抑郁癥在臨床醫(yī)學上有著較為復雜的關聯(lián)性,軀體疾病會降低患者機體組織功能,如對腦功能產生影響時,會引發(fā)腦組織紊亂,伴有其他嚴重性精神癥狀出現(xiàn)。另外,不同類型的軀體疾病,對抑郁癥影響均有差異,比如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隨著患者腦內組織受損,會降低遞質功能,導致患者心理狀況較差。因此,軀體疾病會加重患者抑郁情緒,既使軀體功能下降,又加重患者病重,表明對這類患者實施護理工作刻不容緩。對于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關鍵是要分析存在的心理因素,這類患者長期處于自我封閉,給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造成負面影響,常規(guī)護理忽視了心理疏導的重要作用,護理模式老套落后,無法與患者實際病情相結合,難以達到預想的護理效果;而心理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從患者自我病情出發(fā),護理方案更具有個性化,彰顯人本主義關懷,在臨床護理上更具優(yōu)越性,將“人本”理念滲透到護理流程中,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4]。本次研究中,實驗組SAD評分、SDS評分護理后顯著低于參照組,護理成果尤為顯著,P<0.05。
結合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病情,以常規(guī)護理為根基,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制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心理疏導方案,采取“1對1”的溝通交流,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配合護理的依從性,對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蔣海潮,金鳳仙.慢性軀體疾病對復發(fā)性抑郁癥患者住院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雜志,2021,23(03):425-427.
[2]吳玉梅.老年慢性軀體疾病與抑郁心理障礙的關系及護理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33):4829-4831.
[3]杜方,覃奮.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伴有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3):110.
[4]秦萍,謝健芬,肖垚,陶麗麗.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伴有軀體疾病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探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9(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