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坤
摘 要:熱愛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將體育與游戲相互融合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重點探討游戲法在小學體育中的合理運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運用方法
體育游戲是根據體育游戲的原理,將趣味元素加入體育訓練中,用游戲法開展體育鍛煉的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以及雙減等政策的落地,小學體育游戲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取得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一定誤區(qū),如應用游戲不合理、游戲競技化、安全性欠考慮等。為確保體育游戲法的長遠發(fā)展,合理運用游戲顯得尤為重要。
一、根據學生特點合理選擇游戲
其一,合理選擇游戲需要確保游戲的安全性。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年齡跨度較大,不同階段的身體成長發(fā)育狀態(tài)不同,體育游戲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合理選擇游戲活動,確保學生對游戲活動感興趣,并保障良好的游戲安全性。比如,低年級小學生不宜安排競技性過強的游戲,避免發(fā)生推搡打鬧的問題。低年級小學生游戲活動不宜具有過強的難度,如攀爬類的游戲,容易出現(xiàn)跌倒影響游戲安全性。但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身體成長、思維和反應能力也得以發(fā)展,這個階段安排的體育游戲需要擴大游戲場地,一些基礎的游戲活動已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
其二,合理選擇游戲需要貼近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事實上,雖然大部分小學生喜歡體育課,但他們只是喜歡那種自由的感覺,對體育授課內容的興趣水平不高。因此,教師要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結合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游戲。例如,低年級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最重要的任務是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體育游戲要體現(xiàn)娛樂性和趣味性,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捆綁行動、老鷹捉小雞、叫號接龍等游戲方法簡單,趣味性強,并能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因而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在保證游戲趣味的同時,還要滲透專業(yè)的體育運動知識,讓學生意識到體育是一項科學的運動。如懸崖取寶、過關斬將、騎馬籃球、連續(xù)砸籃、板球接力等,既發(fā)揮了游戲功能也滲透了專業(yè)的體育活動知識或者其他學科知識,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很有挑戰(zhàn)性。
二、結合課程進展合理運用游戲
其一,在課前準備的環(huán)節(jié)中運用游戲。為了防止學生由于突然的體育運動而受傷,必須要進行課前活動,但拉伸操等課前活動的完成度不高。因此,體育老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課前拉伸相關的游戲活動,為課前拉伸注入情節(jié),增添活動趣味,讓游戲拉伸代替做操拉伸。比如,一邊放音樂一邊進行拉伸,教師告訴學生拉伸的要點之后,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節(jié)奏自己轉換拉伸動作。
其二,在上課過程中,可以應用體育游戲幫助學生掌握體育動作要領,或是用體育游戲來活躍氣氛。很多體育運動需要反復的練習,一直重復單一的動作難免會讓小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很多小學生不喜歡跑步、跳繩等活動。所以教師要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愛上體育活動,通過游戲反復練習動作。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開火車的游戲,具體方法是將學生分為4人一小組,讓每個小組站成一路縱隊,成為一節(jié)“火車”,讓學生圍繞呼啦圈逆方向奔跑,追上前面小組,在1分鐘內追到“火車”次數(shù)最多的小組獲勝。在整個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雙手搭肩,盡量快跑才能獲得勝利。通過游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營造出了一種你追我趕的愉快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勝心以及好奇心,也發(fā)揮了體育鍛煉的作用。
其三,在課后活動中應用體育游戲讓學生放松身心,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強身健體。小學生平時活動并不多,如果在體育課上集中運動太多,在課后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損傷,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就需要進行課后的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放松肌肉,降低發(fā)生損傷的風險。目前,已經有很多體育游戲被應用于體育教學活動中,如學生比較喜歡的跳皮筋、打沙包等,但教師也要為學生傳遞一些新的游戲方法,讓學生保持活動興趣,如把沙包當作“飛鏢”進行的飛鏢比賽、飛碟游戲、齒輪轉、大風車、過關斬將等,這些游戲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又能拉進學生的距離,并能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程中合理運用體育游戲具有很多益處,教師要以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為基礎,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在體育課上合理安排游戲活動,發(fā)揮游戲的良好作用,推進全民體育。
參考文獻:
[1]季征.探究游戲教學在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21(67).
[2]蓋崗崗.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