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麗
(臨澤縣人民醫(yī)院 甘肅張掖 734200)
普外科以手術為主要方法治療肝臟、膽道、胰腺、胃腸、肛腸、血管疾病、甲狀腺和乳房的腫瘤及外傷等其它疾病,是外科系統(tǒng)最大的???。由于普外科的疾病種類相對較多,實施手術的案例種類也非常繁多,同時術后出現并發(fā)癥或者一些不良反應情況的概率也會變高,護理不當會導致意外事件或病情惡化,影響療效,還會產生護患糾紛,不利于構建良好的醫(yī)院形象。優(yōu)質的護理能夠減少或者避免一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1]。最早的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出自丹麥外科醫(yī)生K ehle t,其屬一種新型護理理念范疇,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進行比較,表現為更嚴謹、科學的情況。所謂快速康復外科,是依托多學科協作來實施,包括康復治療師、外科醫(yī)生、護理人員,也提倡患者及家屬依據需要,積極參與其中,相互配合,才能為患者的恢復提供最優(yōu)的護理[2]。但現代的康復外科理念中更多注重的是圍術期,而院外指導常常被忽視,為了進一步分析在基層醫(yī)院普外科護理中對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進行干預帶來的益處,對相關病例予以選取,現做如下總結。
選取102例普外科患者,均為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時間段內收治,均對知情同意書自愿簽署。隨機分組,觀察組共抽取的51例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31~59歲,平均年齡(43.72±2.24)歲。對照組共抽取的51例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齡32~63歲,均值為(45.82±3.18)歲。組間基線資料可比(P>0.05)。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外科護理。如對患者進行手術前的基本情況進行講解,指導患者在手術前的飲食以及基本護理。
觀察組51例患者予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進行干預。護理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了解以及解決患者提出的疑問與需求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向患者介紹關于手術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使患者提前熟悉手術過程,并講一些手術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另外對患者飲食進行改善,予以營養(yǎng)支持;②術中護理:手術時,護理人員需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體溫以及脈搏等生理特征,同時做好感染預防,對手術室人員的來往進行限制,減少交叉感染的發(fā)生;③術后護理:手術后,患者會出現疼痛的情況,使其產生應激反應,進而對患者早期的運動以及進食產生影響,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患者在接受完手術以后,需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通過科學且有效的手段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必要時予以藥物進行止痛。兩組展開護理工作的時間,均在住院期間。
就采取不同護理模式下,效果及滿意度對比結果。其中臨床效果指標包括:住院時間、排氣時間;護理滿意度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在SPSS17.0軟件中精準錄入本次測驗資料,計量施以t檢測,計數施以X2檢測。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所抽取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在恢復排氣方面呈更短顯示,住院時間呈更少顯示(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組別 N 住院時間(d) 排氣時間(d)觀察組 516.53±1.283.28±0.59對照組 5110.14±1.325.43±0.97 t 13.883013.3905 P 0.00000.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要明顯比對照組51例患者高,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醫(yī)療技術取得卓越發(fā)展成就,手術治療方式日趨多元和成熟,但是手術后患者有時候會伴有并發(fā)癥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治療的成功率,降低治療風險[3]。外科手術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手術痛苦,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焖倏祻陀媱澲饕康氖强s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促進患者恢復,使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的3d左右就可以出院回家。在護理的不斷發(fā)展中,需重視提高對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重視力度,促使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外科手術護理中深入運用,配合相應護理干預措施減輕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促使患者術后較快恢復。由于普外科術后患者一般會在術后的8d左右出現吻合口漏或者切口感染等常見并發(fā)癥,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以及出院指導,通過優(yōu)化手術一系列操作和術后進行護理,縮短手術或疾病帶給患者的困擾時間,盡快恢復患者本身該有的生活質量。
對于快速康復外科概念而言,為在圍術期,采用經證實已有效手段,以促手術應激反應降低,并對并發(fā)癥進行防范,對病人康復進程予以促進,縮短病人住院的時間。根據不同患者的手術以及術后恢復制定不同的、有效的護理方案[4]。例如對腹脹患者在護理期間要注意患者的腹脹程度,并進行正確的判斷,如患者要注意腸胃減壓,應密切關注其腹脹的程度;如病情允許的話,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自我按摩、熱敷、以及如何離床活動,以對腸胃蠕動予以促進。術后因患者長時間臥床,肌肉強度程度不等的降低,易對肺功能構成損壞,并使組織氧化能力降低,促使靜脈發(fā)生淤滯,并誘導血栓形成,從而患者會出現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住院成本,增加患者的身體不適程度,降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而拉低對整個醫(yī)院的滿意度;必要時謹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鋼管排氣以及高滲溶液低壓灌腸等。
對于快速康復外科來講,含下述內容:(1)在術前積極開展健康指導。(2)采取適宜的鎮(zhèn)痛、麻醉方式,并采取個體化的外科技術,以促應激反應最大程度降低,緩解患者疼痛感,減輕機體不適。(3)重視在術后展開康復治療,還在早期鼓勵患者離床活動,并在早期積極進行腸內營養(yǎng)[5]。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通,有助于緩解患者即將進行手術的緊張、不安等心理,在術中使患者保持正常體溫是快速康復外科中一個重點問題,保持體溫能使患者出血的量減少,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等情況,但如果溫度過低之后進行復溫,會損害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白細胞功能等,不利于患者的恢復[6]。在手術中以及術后,對液體輸入量進行控制,為快速康復外科應引起重視的問題,有報道指出,促使液體輸入量最大程度減少,可使術后并發(fā)癥率明顯降低,進而使術后住院時間顯著縮短。在麻醉過后,患者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緩解患者的癥狀,可以取地塞米松、5一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方法應用,在止痛方案中,對阿片類藥物適當限制,以對惡心、嘔吐控制,提高患者舒適度,能盡快使患者手術后盡早地恢復正??诜嬍???梢允够颊吒菀椎剡M行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焖倏祻屯饪谱o理理念的應用,優(yōu)化患者圍術期護理措施,進而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并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也相應節(jié)省了患者住院成本[7]。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51例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排氣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51例患者低(P<0.05);102例患者分別進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51例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12%,對照組51例患者護理滿意度74.51%,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采用康復外科理念進行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手術應激反應,能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以及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從而整體的提高患者對醫(yī)院的滿意度。
由此可見,在基層醫(yī)院普外科護理中,重視依托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展開照護,除可促使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得以最大程度改善外,且可使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對恢復排氣加以促進,并可促使患者滿意度增強,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