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其中包含著豐富的語文知識。語文教師在設計古詩詞教學活動時,首先要熟悉古詩詞含義,才能夠更好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進而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隨著科技信息的不斷發(fā)展,互聯網教學設備逐漸被各科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將互聯網下的教學設備應用到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能夠改變以往的枯燥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常常以灌輸式的方式傳授學生知識,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課本教材內容的零散知識能轉化為一幅生動的畫面,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學生的專注力集中在課堂上,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習古詩詞的作用價值。
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理解能力比較薄弱,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往往以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教師在板書上寫什么,他們就在課堂下跟著寫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古詩詞理解不夠深入。但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小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來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開闊自身視野,并對古詩詞有更深入地理解。
由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古詩詞教學中,往往以朗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背誦能力,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需求,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古詩詞的含義,進而學習效率較低。同時,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任何思路,常常想學哪就學哪,并且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導致自身學習效率較低。但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文并茂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注意力到課堂中,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能按照故事的背景、意境、譯文等進行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能保證教學活動可以順利展開。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對古詩詞做不到深入地理解,無法按照古詩詞的順序進行學習,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因此,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憑借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進行講課,以生動活躍的圖畫,增加古詩詞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傳統節(jié)日》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教學設備,以百度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觀看視頻,并且明確我國傳統文化節(jié)日的名稱以及來歷。同時教師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分組完之后,每個小組有一名代表學生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生活中是如何過節(jié)的,并且通過學習本篇文章,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髓。
古詩詞是古代詩人流傳下來的精華,學生學習的詩詞與詩人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對于目前小學生來說,古詩詞課堂教學具有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憑借互聯網教學設備,從古詩詞的背景開始進行講解,并帶領小學生了解古詩詞作者的生活經歷,進而讓學生明白目前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村居》一課時,這首詩詞作者是以簡要、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豐富多彩的畫面,詩中的色彩美、意境美逐漸與作者合為一個整體。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背景,并在詩詞中發(fā)現寓意深遠的語句,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運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古詩詞題目推陳出新、內容過于豐富,對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積極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及優(yōu)秀文學作品,有助于豐富學生語文知識,積累寫作素材,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例如,在講解《絕句》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活動,在閱讀詩詞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事物景象理解詩詞的意境美,并賞析杜甫的其他詩詞,有助于學生理解“絕句”詩詞的含義,并且牢固所學的詩詞。
總之,互聯網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著很大的作用價值,其中教師改變自身的傳統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改變傳統枯燥的課堂氣氛,并積極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活動,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籍,以此來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金源.芻議互聯網環(huán)境下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1(14):51-52.
[2]黎醒民.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47-48.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鄒城市中心店鎮(zhèn)后南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