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絲
摘要:來訪學生進入五年級后,情緒多次爆發(fā),與同學發(fā)生沖突,老師、家長都束手無策。在了解基本情況后,心理教師首先與學生建立信任關(guān)系,接著采用行為療法,通過放松訓練、與學生一起制作情緒管理清單、設置情緒專區(qū)、減少刺激源等方式,幫助他構(gòu)建處理情緒的新的行為模式,學會通過“描述事件+表達感受+期望”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引導他學會合理宣泄、控制自身的情緒。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來訪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有所提升。
關(guān)鍵詞:情緒表達;行為療法;小學五年級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0-0035-04
一、 個案背景
小?。ɑ?,小學五年級學生,男,家中獨子,和父母一起居住,本地人。媽媽在小學做圖書管理員,重視孩子教育。爸爸脾氣暴躁,之前在外地工作,今年剛調(diào)回來。由班主任推薦來到心理咨詢室。
二、主要問題
“熊老師,你快到校門口去。剛剛我班家長給我打電話,小俊又跟別人鬧矛盾了,追著對方打,我現(xiàn)在也過去?!苯油暝撁嘀魅蔚碾娫?,我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沖到了校門口。一到門口,就看到了被其他學生家長緊緊拉住的小俊,像一頭憤怒的獅子,奮力地想從家長懷里沖出去。
班主任也剛好趕過來。我走過去,示意該家長把小俊交給我倆,簡單介紹完情況,就讓家長先回去了,順便疏散了圍觀的人群。好在小俊雖然五年級了,但個子偏矮,我倆半抱半拽總算把他帶到了門衛(wèi)室。帶他在角落的凳子上坐好,我守著他,班主任去鎖了門。正在氣頭上的小俊屢次想要沖出去,但都被攔住了,憤怒得不到發(fā)泄的他不停地撓頭,想找機會突圍。
我們兩位老師守著,小俊的安全暫時得到了保證。趁著這時,班主任詳細給我介紹了一下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小俊在操場上踢足球的時候,一名同學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他身上,一下子點燃了他的怒火,他追著同學一路到了校門口,想要打?qū)Ψ揭活D。旁邊的家長剛好認識他,看他怒氣沖沖的樣子,擔心出事,就把他攔住了。結(jié)果他拼命想要掙脫,一副不打到對方誓不罷休的樣子,該家長沒辦法處理,就給班主任打了電話。
這不是小俊第一次情緒失控。第一次是在教室,上課時,坐后面的同學用筆弄得他很癢,他拿起同學的尺子報復;之后同學又拉了他的衣領(lǐng),于是他把尺子給了班上最調(diào)皮的小超,還轉(zhuǎn)過身弄對方,你來我往好幾個回合。但那時還只是打鬧,情緒尚可控制。快下課時,同學再一次弄了他,并且很快逃走躲了起來,他的怒火一下就躥了起來,想去打?qū)Ψ???粗麣鈩輿皼暗臉幼?,其他同學拉住他不讓他去,幾個同學架著他,把他帶到了老師那里。隔了沒幾天,有同學拿了他尺子,他又一次情緒大爆發(fā),追著同學打。
不到一個月,連續(xù)發(fā)生了三次類似的事情,孩子的情緒管理明顯出現(xiàn)了問題。但此時小俊正在氣頭上,不論我們說什么,他都很難聽進去。最重要的是讓他情緒先平復下來,于是我和班主任靜靜地陪著孩子。后來孩子媽媽來了以后,我與孩子的媽媽一起將他帶到心語小屋,在保障他安全的情況下,讓他自己先冷靜下來。等六點半孩子平復之后,由媽媽帶回家。
三、分析診斷
(一)問題評估
小俊的問題由現(xiàn)實因素激發(fā),是人際關(guān)系沖突引發(fā)的情緒問題。持續(xù)時間不超過一個月,能正常學習和生活,屬于一般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缺乏有效的溝通技巧去處理問題,積壓大量的憤怒情緒,時間長了情緒發(fā)酵,最終通過暴力進行還擊。
(二)原因分析
大腦是一部高速運算的機器,時刻接收著人體數(shù)以萬計傳感器傳遞來的信號與數(shù)據(jù),分析做出相應反應。由于信息量過大,大腦必須把一些行為變成固定的程序存在腦中,當碰到類似事件時,它會自動調(diào)出該程序做出反應,而不需要重新分析再做決定。這些程序儲存在潛意識中。平時我們靠意識來控制自己,而當我們碰到外界刺激時,大腦會自動調(diào)出某種相應的程序,讓身體或者思想做出反應。而人類的許多情緒反應都是由這類潛意識里的程序所支配。小俊的反應也是如此。
生理原因:對比同齡人,身材略顯矮小。孩子今年五年級,即將步入青春期。
心理原因:自尊心強,內(nèi)向,脾氣暴躁,倔強,敏感,不愛運動,有事喜歡憋在心里。
社會原因:母親較為溺愛孩子,對孩子較為順從。父親脾氣暴躁,教育孩子說,如果有同學惹他,第一、二次可以忍,如果有第三次就開打。班上有幾名調(diào)皮的學生嘲笑他個子矮。另外,班上新?lián)Q了班主任,是一名新老師,管理經(jīng)驗不足。
四、輔導過程
(一)輔導目標
近期目標:宣泄內(nèi)心情緒,使內(nèi)心趨于平和;學會處理與同學的沖突。
長期目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提升人際關(guān)系處理技巧。
(二)理論支持
行為療法源于行為主義理論,它強調(diào)通過對環(huán)境的控制來改變?nèi)说男袨楸憩F(xiàn),其理論基礎(chǔ)包括俄羅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等人提出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行為療法認為,人的所有行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強化對該行為有鞏固作用。學習與強化,是改變個人不良行為的關(guān)鍵。
(三)輔導過程
1. 建立信任關(guān)系
在小俊發(fā)脾氣的過程中,我始終陪在他旁邊,在保障他安全的前提下,也沒有去阻止他發(fā)泄。在此過程中,我簡單跟班主任、家長了解了事情經(jīng)過,因為小俊在一旁,也能聽到我們的聊天,因而有意引導班主任和家長提到小俊的優(yōu)點,并且借機表揚了他。雖然小俊當時仍在發(fā)脾氣,但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情緒激烈程度下降了。事發(fā)一個多小時后,小俊的情緒終于平靜下來,發(fā)了這么長時間的脾氣,小俊也很累了,于是讓家長先將小俊帶回家去,讓孩子好好休息。
第二天,等他平靜后,我邀請他來心理輔導室聊天。在小俊述說的過程中,利用同理、共情,對他當時的憤怒表示感同身受。當覺得自己的情緒被接納后,小俊說話的聲音大了,話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