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楚濤
摘 要:新時期,在開展高中學生引體向上教學過程,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的進行訓練指導,從而提高學生訓練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引體向上綜合水平。本文在實踐分析過程,總結了影響引體向上成績的因素,探索了具體的訓練技巧,希望分析能全面加強學生引體向上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 引體向上 訓練
1 引言
引體向上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通過科學的開展訓練技巧教學,利于提高學生引體向上水平。因此,在實踐分析過程,教師要結合具體訓練方式,有效的進行優(yōu)化研究,從而設計更加高校的引體向上方案,以更好地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基礎,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實踐研究。
2 影響引體向上成績的因素
2.1 學生因素
學生引體向上成績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就是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身的身體狀況。引體向上相較于其他體質測試而言,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對于學生的上肢力量要求較高。引體向上屬于克服自身重量的一項體育運動,體重越大的學生越難完成,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有一些高中生存在偏胖或肥胖,學生的體重對于引體向上訓練也存在一定的影響。
2.2 訓練方式因素
不正確的訓練方式會導致學生的引體向上訓練成果無法提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引體向上訓練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引導學生展開自由訓練,由于缺乏教師的引導,僅靠自己展開訓練,學生很容易忽略準備動作,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拉傷的情況,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訓練也較為盲目,只是單純的進行向上拉,并不能按照正確的動作要求展開引體向上,導致訓練動作不到位,訓練成果不理想,引體向上成績自然無法提升。
3 改進高中學生引體向上訓練技巧的策略
3.1 懸垂練習
懸垂訓練是針對學生的耐力和爆發(fā)力展開訓練,通常用的方式包括直臂懸垂、曲臂懸垂和懸垂平移。直臂懸垂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手指肌肉的耐力,體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雙臂伸直握住橫崗,雙手和肩同寬,雙腳離地保持靜止,保證手指握緊放松身體,調整呼吸,脫力后再進行休息,恢復力氣后再展開重復練習,通常一節(jié)課練習2-3次即可。曲臂懸垂則是幫助學生提升上肢肌肉的耐力,體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保證雙臂彎曲正面握住橫杠,保證下巴過桿和雙腳離地的正確姿勢進行懸垂練習,在展開這一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應當避免下巴接觸橫杠,放松身體,脫力后落地休息,恢復后再進行訓練,一節(jié)課程需要訓練1-2次。懸垂平移則是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耐力和爆發(fā)能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平梯邊正握橫杠,向前或者向側面進行雙手的交替移動,每次移動都需要保證一個橫桿的距離,交替一次作為一組,每節(jié)課需要練習五組左右,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在提升耐力的同時獲得爆發(fā)力的提升。
3.2 引體練習
引體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力點,改善自身的姿勢。通常的訓練模式主要包括幫扶引體、肩上坐引體和蹬地引體。幫扶引體和肩上坐引體這兩種練習方法通常都是將學生兩兩進行分組,一人作為練習者,另一人進行輔助,之后再輪換展開訓練。幫扶引體時,展開練習的學生要正手握桿,雙手與肩同寬,輔助的學生則需要托好練習者的腰部和腿部,練習者向上發(fā)力需要適當?shù)慕o予其一定的助力,幫助其完成動作。蹬地引體則需要學生獨立展開,運用蹬地的反作用力進行輔助,一個動作完成后需要展開下一個動作。針對這三種練習方式,教師都需要觀察學生的訓練,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身的動作,進而更好的提升練習效果。
3.3 力量輔助練習
力量輔助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腰力和臂力,通常通過俯臥撐展開,除了基本的俯臥撐,還可以采用擊掌俯臥撐的方式展開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需要保證學生保持標準的俯臥撐方式,展開練習。通過力量輔助練習,學生加強了引體向上能力,利于保證學生引體向上訓練效率,從而為學生引體向上成績提高奠定基礎。教師在講解引體向上力量輔助練習技巧過程,應全面結合學生綜合素質,科學的進行訓練設計,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加強力量輔助練習水平。
3.4 運用挑戰(zhàn)任務開展科學訓練
教師在備課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分組訓練。針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應當幫助學生保證自身動作的標準程度,并鼓勵學生突破自身的極限,提升潛能,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表揚。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則應當為其安排適當?shù)娜蝿漳繕耍灰獙W生達成適當?shù)哪繕思纯?,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不同的學生都能在訓練過程中獲得提升,進而更好的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通過訓練幫助每一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達成訓練目標。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加強了訓練積極性,利于提高引體向上訓練效率,從而完成訓練目標。
4 結束語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結合高中引體向上教學實際,探索了提高引體向上教學水平的途徑,作為新時期高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教學認識,從而加強專業(yè)教學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引體向上訓練技巧,不斷加強引體向上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孫志亞.彈力帶輔助高中生引體向上教學訓練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3):44-45.
[2] 嚴小飛.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提升的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0):78-79+82.
[3] 吳國洪.提高我校學生引體向上成績的策略初探[J].體育風尚,2018(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