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荔
【摘? ? 要】幼兒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fā)展起來的。單純的集體語言教學活動遠遠不能滿足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使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幼兒園教師要針對幼兒語言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各種教學形式和環(huán)境,特別是通過各種互動游戲等方式進行教學,同時探索更為自由和有趣的語言互動策略,讓幼兒能夠敢于表達和有機會表達,從而熱愛用語言表達,提升幼兒的語言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語言能力;互動策略;表達自我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3-0163-02
Interactiv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Children's Language Literac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Meizhouwan North Bank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SHEN Yali
【Abstract】The languag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is developed in application. Simple collective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far from satisfy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The key to cultivating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s to create a language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children to speak, want to speak, like to speak, an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creat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environ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re language literacy, especially through various interactive games, and explore more free and interesting language interaction strategies, so that children can dare to express an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ress and love to use language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childrens languag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anguage ability; Interactive strategy; Self-expression
幼兒正處于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核心時期,因此孩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從其幼兒時期抓起。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jīng)驗。因此,幼兒教師要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從而讓幼兒能夠熱愛語言交流,鼓勵幼兒勇于表達自我,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互動策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文章基于筆者幼兒教學研究工作經(jīng)驗,將從以下內(nèi)容中對幼兒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互動策略進行探討。
一、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表達
幼兒在參與班級的語言活動或游戲過程中,未必會自主進行表達,因此教師要多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幼兒根據(jù)語言活動的內(nèi)容進行表達,這對于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幼兒園教師可以多嘗試一些提問方式,鼓勵幼兒深入思考語言活動中的一些具體內(nèi)容,并且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進行合理延伸,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從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能產(chǎn)生積極作用。
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開展語言活動“大獅子和小老鼠”,這種語言活動主要是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言情景,讓幼兒能夠感受到這一活動的故事背景,從而根據(jù)這一故事背景進行延伸思考。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出示獅子和老鼠的圖片,并且進行提問。比如讓幼兒思考獅子是一種什么類型的動物,而小老鼠又是另外一種什么類型的動物。配合教師的肢體動作,幼兒會自主地進行深入思考,教師在出示圖片的時候也可以讓幼兒用肢體活動扮演出獅子抓住老鼠的場景。隨后教師可以提問幼兒:“當小老鼠被大獅子抓走的時候,會如何進行求饒?”這時候有一些幼兒就會說出:“獅子大王請你放過我吧,我也只不過是一只小老鼠,也許以后我能夠幫你一些忙呢?”或者其他的一些回答。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進一步思考:當獅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小老鼠會不會去幫忙,會如何去幫忙。面對這些提問,幼兒的回答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提問是一種非常好的語言表達引導方式,幼兒通過提問可以循序漸進地進入到語言活動的背景中并進行語言的表達與溝通,這對于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有積極的幫助。
二、通過傾聽鼓勵幼兒表達
實際上,在很多語言游戲或者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并不高,這時,教師可以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讓幼兒成為焦點,鼓勵幼兒多用語言進行表達。此外,教師也可引導幼兒傾聽他人意見,感知語言,這是提升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當幼兒在不愿意主動表達的時候,教師也不必急于求成,而應該通過語言活動中的一些互動機制,鼓勵幼兒多進行傾聽,或者模仿別人的表達方式,逐步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
例如,幼兒園教師在班級開展“螞蟻和蒲公英”這個語言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小朋友進行表達,并告訴幼兒,自己會一直在臺下傾聽和陪伴他。當面對某個幼兒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時,教師便應及時耐心引導其他幼兒學會傾聽他人的講述,隨時轉(zhuǎn)化表達者和傾聽者的角色,讓原本在傾聽的幼兒嘗試表達,讓原本在表達的幼兒嘗試傾聽,通過這種方式來鼓勵幼兒充分體會和理解語言表達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懂得傾聽和尊重他人的習慣。逐漸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運用故事推動幼兒表達
在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過程中,繪本和各種小故事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素材。幼兒園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素材,鼓勵幼兒在具有連貫性的繪本故事學習過程中,把這些故事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鼓勵幼兒多講故事,促使他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阿凡提的故事》這種比較經(jīng)典的小故事開展教學。該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比較多,且對話中充滿詼諧和智慧。幼兒園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初步閱讀繪本,了解這個故事,通過閱讀圖畫書里面的這些角色對話以及故事情節(jié)并對情節(jié)進行復述;或者讓幼兒扮演阿凡提和地主老爺?shù)冉巧?,讓幼兒在角色扮演游戲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引導幼兒多參與到語言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為幼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良好的素材。
總之,教師要善于把小故事或者繪本的素材轉(zhuǎn)化為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對這些素材的再拓展,讓幼兒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詞匯和句子,為幼兒自主表達奠定扎實基礎(chǔ)。幼兒教師要善于挖掘一些具有連貫性和對話更為豐富的小故事或者繪本,把這些素材引入到課堂中,這對于充分提升幼兒語言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教師可以將這些小故事可以與角色扮演游戲相結(jié)合,讓幼兒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表達的樂趣,從而把幼兒的表達欲望充分調(diào)動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綜上所述,幼兒時期是培育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的重要啟迪時期,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門藝術(shù)。幼兒園教師在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要清晰掌握每一個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針對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有計劃地開展訓練,鼓勵幼兒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逐漸形成語言表達思維。因此,幼兒教師要掌握好一些規(guī)范的語言,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并尊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逐步形成規(guī)范的語言教育模式,鼓勵幼兒多表達自我,最終提升其語言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斌鴻.淺談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20(57).
[2]吳志華.試論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2017(06).
[3]閔竹欣.優(yōu)化策略 提升幼兒語言素養(yǎng)[J].新智慧,2020(09).
[4]邱艷琴.淺談幼兒期語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35).
[5]秦紅琴.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學策略[J].科技資訊,2020(23).
[6]張曉娟.中班幼兒語言藝術(shù)素養(yǎng)探究與提升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09).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