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
摘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心智。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在整體的課堂教學中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要根據(jù)先進的教育理論,聯(lián)系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合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導入;小學語文;導入策略
課堂導入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而精彩的課堂導入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上課沒有過渡階段,教師都是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進入教學內(nèi)容,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不利于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感覺上課有種無形的壓力。因此,有效的課堂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導入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導入時的互動避免了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面。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進行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隨著新課改的日漸深入,雖然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都認識到了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能夠主動設計并運用課堂導入,但是經(jīng)常采用單一的課堂導入,缺少導入方式的創(chuàng)新,長此以往,課堂導入缺乏新鮮感和趣味性,學生慢慢會產(chǎn)生疲倦感,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其次,部分教師過于注重課堂導入,使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整體課堂上占有較多的時間比重,如此,在后面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會加快講課速度,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不是很強,這會影響到學生的課堂聽課效果。最后,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由于缺乏對課堂導入的全面認知,導致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更注重導入形式,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沒有注意學生對此導入形式的反應,無法了解這種導入方式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是單純的為了完成課堂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
二、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在現(xiàn)代教學中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輔助設備,其以聲、圖、文并茂的特點受到小學生的歡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相關事物的形象和特點,為學生打造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從而進入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教學《桂花雨》一課,小學生的閱歷和知識有限,對桂花的了解有限,初看題目容易產(chǎn)生誤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桂花的圖片或視頻,并進行有關講解,讓學生對有關桂花的知識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小學生容易受到外界氛圍的影響,如此,在美好的聲音和圖畫中,學生的學習體驗能有效增強,能感受到桂花的美麗,從而會對本課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有關的圖片能對學生更好的理解本課起到鋪墊作用,教師借機引入本課主題,更順利的進入新課教學。
(二)設疑探究,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
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要教學生學習知識,而且要以學生學習知識、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開展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師生互動、學生交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通過自主探究找到問題答案,以此順利進入本課教學內(nèi)容。例如,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課,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僅通過題目就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出問題“被牛吃了的東西為什么會在牛的肚子里旅行呢?牛肚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然后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后相互交流,這種充滿有趣的、有些天馬行空的問題,最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交流結束后,教師應聽取學生的看法,與學生交流,并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來一探究竟。
(三)情感渲染導入,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教師教學的語言和情感對學生學習的情緒和心態(tài)有重要影響,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表情嚴肅,說話生硬,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感,對學習新知識沒有較高的情緒,聽課效率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要言語溫和,將自己與課文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引起學生情感共鳴,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在進行課堂導入到時候,教師可以先分享自己小時候上學讀書的心得,再和學生交流“為什么要上學,學習的目的是什么”,通過教師的分享、與學生的交流,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并由此引入本課學習主題。學生受到教師的鼓勵,學習情緒能得到有效提高,能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何更好地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師應持續(xù)研究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師應跟隨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出更多有效的課堂導入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習語文更有動力,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能力的提升,達到理想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虹.敲響課堂教學第一錘———小學語文導入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讀天下(綜合),2018(10):166-166.
[2]閆小明.試論小學語文導入設計的教育創(chuàng)新方法[J].好家長,2018(25):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