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方 周慧彬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體系中的基礎階段,數學是小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科目,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內容,也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品德。讓學生在集體學習中既能收獲文化知識,又能提升品德素養(yǎng)?;诖耍瑢πW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意義和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立德樹人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教師在輸出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在現代社會中文化信息海量化、復雜化的背景下,小學數學也承擔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任務。所以,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促使學生通過數學課程可以實現更全面的素養(yǎng)發(fā)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
(一)增加數學教學的魅力
在學校學習是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途徑,學生對世界的了解主要受課堂教育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品德教學的知識,在無形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只是傳授理論知識,必須要對數學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將數學中包含的思想教育及其重要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從教師角度來說,在教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這樣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有魅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開展的教學活動中,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必然會讓學生愛上數學,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數學。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勇敢發(fā)言,不要怕說錯、做錯,給予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學生在數學中學到的良好品質會讓他們印象深刻,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將來面對更多的困難時學生也可以輕松應對,不會退縮。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
(一)探究小組學習的必要性
數學是小學科目中十分具有特殊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時,往往都會覺得數學學習起來難度較大。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和探究,這一做法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知識的能力。現在有些學生不能獨立思考問題,缺乏合作的經驗,更沒有與同學合作的意識。合作意識的缺乏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面對更多的困難,在日常的交際中也會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不知道尊重他人,無法和他人分享等。數學科目的學習給學生造就了合作的契機,面對數學的難題,與同學合作解決數學難題,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集體的力量比一個人的力量要龐大得多,與此同時,也能讓學生彼此之間分享自己解題時獲得的收獲和成就。
(二)開展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共贏
數學是所有科目之中比較抽象的一科,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遇到很多難題,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是尋求老師的幫助,所以,開展學習小組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習小組需要學生自行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對數學難題要學會合作研究。在當今的小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學習模式。教師立德樹人的前提下,在小組分組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如一些孩子性格外向,一些孩子性格靦腆。同時,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要講究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每個學生的長處,揚長避短,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要與小組其他成員分享,分工協(xié)作。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合作探究的重要性[2]。
(三)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求真精神
作為所有自然學科中的基礎,數學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求真,并且數學具有很強烈的邏輯性。我們對學生品德教育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也是誠實可靠,這正和數學求真的本質相同。數學的求真主要體現在數學的所有結果都要通過嚴謹的邏輯推理推導總結出來,每一個學生對數學問題都是平等存在的,對數學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對與錯,只有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操作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數學的這種特殊的性質也會影響學生的性格,讓學生知道誠實的重要性,學會做人要實事求是。
數學是追求真理、追求精準的一門學科。以往,人們往往認為數學氣質和人們的道德品質無關,其實不然。追求真理的行為本身就是在對抗謊言和虛偽,堅持真理可以驅趕人們身上的懶惰、虛偽等負面的情緒。所以,要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直觀地感受求真的意義。
綜合來看,數學雖然比較傾向于理論科學,但是并不意味著數學知識就摒棄了道德理念。實際上,無論是在數學知識中還是在數學問題中,都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品質修養(yǎng),數學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真正做到在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海彪.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理念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6):133-134.
[2]丁家某.立德樹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