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寧都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實踐探究及思考

      2021-09-10 07:22:44艾玲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31期
      關(guān)鍵詞:實踐探究思考

      【摘要】 寧都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實踐,有益于提升儺戲傳承人等草根民眾的話語權(quán);有益于豐富贛南客家戲劇史料;有益于重建客家族群文化記憶。本文力圖從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口述史采集實踐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把行動的實踐上升到一定理性高度,進而更有利于促進“非遺”保護。

      【關(guān)鍵詞】 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實踐探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J82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1-0082-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立項項目《寧都中村客家儺戲傳承人口述史》(項目編號:18YS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現(xiàn)代學科意義上的“口述史”概念的出現(xiàn),形成于20世紀30、40年代的美國??谑鍪穭?chuàng)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艾倫·內(nèi)文斯認為:“口述史是用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物錄音機、錄像機來實現(xiàn)口述語言、聲音、形象的保留,是有聲音,可傾聽,可觀賞的歷史?!盵1]美國著名口述歷史學家唐納德·里奇則對此做了進一步地深化闡述:“口述歷史就是通過錄音訪談來收集口頭會議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個人評論?!盵2]他認為采集的口述史材料應當經(jīng)過研究者的研究加工,形成文本形式后才能使用,這對口述史概念的后期演化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各地政府加強了對“非遺”的保護,尤其是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由于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更符合當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活態(tài)傳承特質(zhì),傳承人口述史也逐漸成了建構(gòu)、挽救正在逝去的我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及其族群文化記憶的重要材料依據(jù)。本文僅就筆者近兩年對贛南寧都中村客家儺戲傳承人的口述史的田野實踐,從傳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口述史采集實踐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把行動的實踐上升到一定理性高度,進而更有利于促進“非遺”保護。

      一、寧都中村儺戲

      贛南寧都縣是早期客家搖籃之一。寧都中村是一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客家古村,傳統(tǒng)名稱為“石示(zai)頭”村,現(xiàn)屬寧都縣黃石鎮(zhèn)石頭村委會管轄。生活在中村的百姓皆是郭姓客家人,其族群在每年正月和九月等重要廟會節(jié)日上,仍會延續(xù)古代“儺戲祭祀”的遺俗,這也是迄今仍在贛南客家廟會民俗中仍活態(tài)演出的唯一儺戲,是珍貴的古代客家民俗文化的遺存。據(jù)傳承中村儺戲的客家郭氏族群編撰的《汾陽郭氏定功后裔人文發(fā)展史》文本中記載:“中村儺戲距今約有600余年歷史,跟當?shù)氐膹R會‘禳神’習俗有關(guān),‘禳神’為儺戲提供舞臺和觀眾,同時,儺戲又是‘禳神’的一部分?!北蝗藗冏u為是研究客家民間戲劇的“活化石”,被納入了江西省第一批“非遺”保護名錄中。

      二、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必要性

      由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傳承過程中顯現(xiàn)的“群體記憶,口傳身授”的師承特點,傳承人的口傳資料、口傳檔案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才會顯得尤為重要,對其進行研究也成為當務之急。

      (一)有益于提升傳承人等草根民眾的話語權(quán)

      中村儺戲傳承人這一特殊群體的身份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普通民眾,他們平時多以種莊稼、種果園、種蔬菜、飼養(yǎng)家禽、打零工為生,大多文化程度為小學、初中,文化水平不高,在學術(shù)界的話語權(quán)聲音也非常微弱。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介入中村儺戲研究,可以使這些社會底層的溫情記憶被記錄留存,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話語權(quán)。

      (二)有益于豐富現(xiàn)有贛南客家戲劇史料

      縱觀現(xiàn)有中村儺戲研究內(nèi)容中,大多還停留聚焦于中村儺戲的唱詞、演出形式,傳承與保護措施之類的層面,忽視了對其傳承人口述史料的關(guān)注,以至于談及更多的中村儺戲歷史都還會感到“空白”“貧弱”與“缺位”。作為贛南客家戲劇中不可缺少的中村儺戲,對其傳承人口述史研究,可有效彌補現(xiàn)有客家戲劇文獻、檔案的不足,豐富當?shù)氐臋n案館、圖書館資源建設(shè)。

      (三)有益于維系與重建客家族群文化記憶

      中村儺戲是客家人群體意識的象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在近600余年的歷史演變中,中村儺戲至少保存了34代傳承人的記憶接力,中村儺戲不斷重復的演繹形式和演出流程,讓族群人獲得了連續(xù)的記憶。所以,對中村儺戲傳承人進行口述史采集,可以維系與重建其族群文化記憶,這是新時代背景下培養(yǎng)民族文化自信能力及民族文化復興發(fā)展所需要的。

      三、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的田野實踐

      2018年,筆者攜團隊教師走進田野,對寧都中村儺戲進行了口述史采集工作實踐,兩年的時間內(nèi),共走訪中村儺戲代表性傳承人和非代表性傳承人、親歷者約40余人,采集錄音、影像約150小時,照片近千張,形成訪談文本及專著研究等文字材料30余萬字。搶救性地挖掘、采集、整理出了一些寶貴的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料,取得了一些有效成果。

      (一)準備階段

      1.網(wǎng)絡(luò)資料查詢、確定訪談對象。在準備階段中,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查詢的信息,并結(jié)合前期田野采風中接觸的寧都協(xié)會會長劉小明提供的資料,確定了訪談對象:一是中村儺戲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郭氏族群第33代傳承人郭顯椿;二是中村廟會36頭首推出的預備接替郭顯椿的第34代傳人郭金生;三是寧都儺戲協(xié)會會長劉小明,協(xié)會副會長郭三生、郭謝生、郭春發(fā)、郭德才、郭炳生、郭百生,秘書長郭志俊、中村儺戲團團長郭承煊非代表性傳承人等及其親歷者郭家滿等。

      2.初擬訪談提綱及實踐方案。團隊初擬了《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訪談提綱》《中村儺戲傳承人口述史訪談授權(quán)書》《中村儺戲口述史田野工作開展攻略》等。

      3.落實實踐器材及交通出行工具。準備了相關(guān)錄音、錄像設(shè)備及器材和車輛出行,為順利完成田野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二)采集階段

      1.走進田野,采集口述史料??谑鍪凡杉膬?nèi)容包括:中村客家儺戲文化的生存現(xiàn)狀;中村儺戲民間相關(guān)文本收集;傳承人的學習經(jīng)歷、傳習經(jīng)歷、文化守望、傳承困境與訴求;傳承人的儺戲舞臺化追求傾向;中村客家儺戲文化的演出程式、演出路線、藝術(shù)特征;傳承人、經(jīng)歷者對客家儺戲傳承現(xiàn)狀的建議等。

      2.保持高度的問題意識。口述史訪談現(xiàn)場,訪談人要始終保持高度的問題意識,在頭腦中要時刻謹慎地審視采訪文本,靈活應變。如筆者攜團隊在對寧都中村儺戲協(xié)會秘書長、非代表傳承人郭志俊的訪談中,中村儺戲有一個劇目名叫《賴公射月》,但這出戲為什么叫《賴公射月》,受訪人也模糊不清地做了一番解釋,但無法自圓其說,經(jīng)過與受訪人的細節(jié)追問與問題分析,終于弄清楚,客家土話稱太陽為“nia tou”(諧音),“nia”聽的人可能聽成了“月”。這說明原來《賴公射月》是不準確的記錄,正確的應該是《賴公射日》。這也充分說明了民間文化具有口傳變異性特征。

      3.克服困難,打好感情牌。采集環(huán)節(jié)遇到的困難還是比較多的。一是交通不便,路途遙遠。從省城南昌到寧都中村,行駛里程約330公里,一路群山、彎道、涵洞、隧道不斷,所用車程時間大約需4個小時。二是語言不通,溝通不暢。被訪談成員,代表性傳承人郭顯椿因年邁體衰、大病初愈,記憶退化,再加上語言障礙等情況,難以進行有效溝通,有時僅能從只言片語或現(xiàn)場翻譯溝通后才能明白其表達的意思,造成了訪談初期難以形成流暢的交流和采集。三是預約與見面不易。中村儺戲非代表性傳承人雖然年過半百,但基本上還都是家里的勞動力,當團隊艱難地尋找到他們家時,他們基本上或在外打工、或在田壟中進行農(nóng)事活動,難以對其活動軌跡進行追蹤訪談,好不容易預約,等到接觸見面,也是匆匆一面。通過團隊探討決定,要想有效地進行中村儺戲口述史研究,必須先與傳承人建立良好的感情,為此,團隊成員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兩年時間內(nèi),十余次的往返中村。為了使采集的資料鮮活豐富,在廟會儺戲“禳神”民俗期間,團隊教師還與傳承人一道在儺廟守夜,目的是為了親身體驗跟蹤傳承人的活態(tài)傳承經(jīng)歷。通過多次接觸,再加上寧都客家人的好客傳統(tǒng)意識,到后來與傳承人的交流就像走親戚串家門一樣熱情與順暢。

      4.尊重傳承人群體。在中村儺戲的傳承人群體中,既有代表性傳承人,也有一般性傳承人,如果把代表性傳承人看成“個體”,那一般性傳承人就成了“群體”,因此在進行口述實踐過程中,不能僅僅注意到“個體”而忽視群體。在中村儺戲田野實踐中,主要把二者結(jié)合起來,目的是期待把中村儺戲這一文化的圖景被更加豐富全面多元地記錄下來,這對于保護中村儺戲具有重大意義。

      (三)整理階段

      1.整理錄音、文字、分類工作。將口述錄音先轉(zhuǎn)換成文字,并不是簡單地拿來就用的史料,這是一個技術(shù)層面的問題,這種案頭工作必須在相應的口述史研究理論支持下進行,需要分類處理圖像、聲音、文本等資料,并保存在專用的U盤中。整理錄音、文字、分類等創(chuàng)作工作非常繁雜,需要非常耐心細致。

      2.發(fā)現(xiàn)問題,甄別真?zhèn)?,提煉研究論點。這是文本整理階段一個值得探究與重視的難點,也是需要著力研究之處。整理資料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空白點、漏點。如果出現(xiàn)這些問題,后期還要不斷核實、回訪、求證,只有這樣,傳承人的口述史價值才能體現(xiàn)出來。

      四、小結(jié)

      文化的發(fā)展在于創(chuàng)新,文化的深度在于傳播。傳承人口述史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間的共性使得二者完美結(jié)合在了一起,為中村儺戲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聲音與圖像,并豐富了原有文獻史料資源,為當前及后人進一步研究客家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積累了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楊祥銀.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

      [2](英)唐納德·里齊.大家來做口述歷史[M].王芝芝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2.

      作者簡介:

      艾玲,女,漢族,河北唐山人,講師,研究方向:民間音樂舞蹈。

      猜你喜歡
      實踐探究思考
      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教師·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8:39
      初中化學合作學習實踐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38:48
      以分層考核法為基礎(chǔ)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24:34
      高職藝術(shù)設(shè)計專業(yè)課程與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的實踐探究
      農(nóng)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設(shè)計與應用研究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0:23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余干县| 芦溪县| 西平县| 同江市| 怀安县| 交口县| 定兴县| 深圳市| 九龙城区| 盖州市| 营口市| 卓尼县| 武邑县| 肃北| 靖西县| 贵州省| 冀州市| 改则县| 岳阳县| 洛隆县| 巨野县| 镇平县| 上犹县| 潍坊市| 肇庆市| 仲巴县| 剑川县| 彭州市| 湘潭县| 象州县| 阳山县| 同仁县| 集贤县| 德化县| 大悟县| 从江县| 昔阳县| 托克托县| 万载县| 仪征市|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