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啟秀
摘要:科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授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近年來,一些幼兒教師積極革新自身的教育思路,嘗試將游戲融入科學教育之中,賦予科學教育游戲化的特點,以期提高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成效,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為幼兒未來學習和成長助力?;诖?,以下就將幼兒園教育作為載體,著重分析科學教育游戲化的實施方法,希望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游戲化;寓教于樂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到:“幼兒園教育應當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fā)展。”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尚處于成長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對于游戲有著極強的興趣。賦予科學教育游戲化的特征,極為滿足幼兒的身心需要和發(fā)展要求,有著極為顯著的價值和優(yōu)勢,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視。那么,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落實科學教育游戲化呢?具體如下。
一、烘托科學教育游戲化氛圍
幼兒身心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依舊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與生硬的文字相比,生動的畫面更易于吸引其關注。對此,幼兒教師要想在短時間內集中幼兒的精神,可以借助一些生動、趣味的形象,尤其是幼兒較為喜歡、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動物形象等,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有效強化幼兒的科學學習成效。例如: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融入一些著名的科學偉人及其事跡、發(fā)明,由此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兒對科學活動萌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進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科學學習、探究之中;另一方面,幼兒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動,或是重現(xiàn)故事場景,增強科學教育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除此以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從環(huán)境入手,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全方位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如農場、牧場構建等,鼓勵幼兒參與其中,在農場播種、牧場養(yǎng)殖等,觀察動、植物的成長,從而增強幼兒對科學的熱情,更愿意參與科學探索當中。
二、創(chuàng)設優(yōu)良教育游戲化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人類生存的空間,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fā)展?!痹谟變簣@科學教育中,這點亦是如此。優(yōu)良的科學教育游戲化環(huán)境既能夠彰顯幼兒教師的意圖,又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富含智慧、趣味的空間,在如此濃厚的科學氛圍中,幼兒的積極性和熱情得以充分調動,全身心融入科學課堂,為高質量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前提條件。在此期間,幼兒教師盡可能地獲取相關人員的支持,綜合考量,結合地理條件、園內設備等,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高效利用現(xiàn)有資源、空間,并且進一步優(yōu)化戶外、專用室以及公共區(qū)域等功能區(qū),為幼兒構建更加多維、立體的科學環(huán)境,積極開發(fā)、利用現(xiàn)有場地、器材,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加寬松、開放的科學教育游戲化環(huán)境,形成一股具有幼兒園特色的科學文化氣息。在此前提下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科學教育游戲化的質量和效率,還能夠推動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使幼兒從小形成勤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的意識,并將其付諸于實踐。
三、開展多元科學游戲化活動
在實施科學教育游戲化時,幼兒教師有必要為幼兒設計多元科學游戲化活動,以免游戲過于單一而影響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并為幼兒提供更多參與游戲活動的機會、平臺,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獲取大量的科學知識,為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首先,區(qū)域科學游戲化活動。一般情況下,區(qū)域科學游戲化活動是在班級內部進行的,在此期間,幼兒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綜合情況,如興趣特點、個性、學習能力等,設計與其相符的科學游戲化活動。如“水世界”、“空氣系列”等。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多個游戲,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另外,定期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每個班級的科學區(qū)域都被開放,幼兒可以從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游戲,這不僅有利于提高科學教育質量,還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交際,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其次,開展科學探索活動。幼兒教師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努力獲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共同帶領幼兒外出參觀,以此開闊幼兒的科學視野,增長幼兒的見識。如:去校園周邊的科學館參觀,幫助幼兒更加全面地了解科學,學習科學;或是去養(yǎng)殖場,了解奶牛的養(yǎng)殖、牛奶消毒、包裝等……這樣的活動不僅拓展了科學教育的渠道,還使幼兒對一些真實的科學現(xiàn)象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積累科學知識、經驗的同時,學習更多生活方面的技能。最后,開辦科技節(ji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個學期末開辦一次科技節(jié),從多個方面(如區(qū)域、宣傳活動以及家長等)設計科技活動。如:開辦“森林學堂”這一科技活動,邀請家長和幼兒參與其中,共同展開戶外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親身探究中對科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或是開辦“科技游園會”,設計簡單、趣味的親子實驗,讓幼兒在家長、幼兒教師的輔助下,真正參與到科學實驗、探究之中,切實感受到科學的樂趣與魅力所在,進而更加喜歡科學、熱愛科學,在未來學習中更加主動,為科學學習的深入做好鋪墊。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離不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對于幼兒園科學教育來說,這點也不例外。在日常教育中,幼兒教師積極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念,不斷探索符合幼兒實際需要的教育方法、手段。其中,教育游戲化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幼兒教師通過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獲取科學知識、經驗,有效激發(fā)幼兒的科學學習興趣和熱情,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學習、探究之中,寓教于樂,進一步促進科學教育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胡吉蘭.關于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的實施探討[J].考試周刊,2019,000(047):194-194.
[2]杜香茹.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1):710.
[3]徐健.游戲化模式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1):608.
[4]芳王.生活化,游戲化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解讀[J].教育研究,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