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朱熹理氣動靜問題初探

      2021-09-10 07:22:44范昊陽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18期
      關(guān)鍵詞:動靜理氣朱熹

      范昊陽

      【摘要】動靜問題,是理氣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朱熹以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為出發(fā)點,寫出《太極解義》,探討解決理氣關(guān)系的路徑,明確“無極而太極”,是說“無形而有理”。太極是宇宙第一本源,太極是理,陰陽才是氣,太極動靜生陰陽。

      【關(guān)鍵詞】朱熹;太極;理氣;動靜;太極解義

      【中圖分類號】B24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8-0061-02

      “己丑之悟”(1169)之后,朱熹開始系統(tǒng)地進行哲學(xué)理論研究。實際上,朱熹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留意到周敦頤的觀點,關(guān)注他根據(jù)道士修煉圖改編而成的太極圖和所著的《太極圖說》。在1168年朱熹與汪應(yīng)辰的書信來往中,也能看到他對這本書的重視,勸汪應(yīng)辰也去研究此書,進而掌握周敦頤和程顥、程頤所創(chuàng)學(xué)說之間的聯(lián)系。1169年,朱熹完成了對《太極圖說》和《通書》的編寫校訂。后來他跟汪應(yīng)辰的再次通信中,談到了“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為《太極解義》打下了基礎(chǔ)。第二年春天完成了《太極圖解》和《太極圖說解》,這兩本書一起稱為《太極解義》[1]。

      一、朱子與《太極解義》

      周敦頤是宋代理學(xué)的奠基者,他參考當(dāng)時道士的修煉圖,改編而成太極圖,將其看作是世間萬物產(chǎn)生的圖示,作《太極圖說》。他指出:“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氣交感,化生萬物”[2]。太極流轉(zhuǎn)而成陰陽二氣,二氣巧妙地凝結(jié)成水、火、木、金、土五行,進而產(chǎn)生世間萬物。這實質(zhì)上是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探討萬物的本原問題。周敦頤雖然提出了理學(xué)的基本問題,即作為本體的太極和陰陽二氣,但是并沒有把太極和陰陽之間的分辨轉(zhuǎn)化為理氣關(guān)系問題。而到了朱熹這里,賦予了“理”的本體性地位。關(guān)于理氣的表述包含具體事物和具體之理,理是多層次的,因此需要一個高于理氣的范疇作為整個本體論體系的最高原則。萬物都有其理,理有許多,物也有許多,但天地間最高的總和之理則是太極。

      朱熹形而上的本體論是以太極圖說為出發(fā)點進行闡述的,他一再說“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在淳熙十三年(1186)官府主持編寫的四朝國史中,記錄圖說第一句是“自無極而為太極”。而朱熹則認為此書第一句是“無極而太極”,因為“不是說有個物事,光輝輝地在那里。只是說這里當(dāng)初皆無一物,只有此理而已?!盵3]“無極而太極,只是說無形而有理”,這里所提“而”沒有先后次序之分,屬于本體論,只是說理雖無形,但也在萬物之前而存在。周敦頤講“無極而太極”,朱熹注釋為“所謂太極者,只二氣五行之理,非別有物為太極也”。根據(jù)朱熹的解釋,周敦頤所謂無極之真是程頤所說之理,周敦頤所說二氣五行之精化生萬物則是程頤所謂的氣說,這樣周敦頤“太極”說也就成了程、朱“理氣”說的先導(dǎo),也可以看作“太極”說和“理氣”合為一體了,明確了太極的本體地位。歸根結(jié)底,朱熹受到周敦頤和程顥、程頤關(guān)于無極、太極、陰陽、動靜、理氣思想啟發(f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學(xué)思想。

      二、太極與動靜的關(guān)系之“太極有動靜”

      朱熹在《太極圖說解》中指出,之所以是“無極而太極”,而非太極在先,原因在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柢也”[4]。指出了無極的地位并不是一個獨立實體,僅僅作為不會對太極產(chǎn)生任何影響的特性而存在。原本沒有名字,沒有形跡和形象,作為無法感知的本質(zhì),為了能夠闡述表達它的概念,故稱之為“無極”。在提到太極的時候,用到了“樞紐”和“根柢”,“樞紐”即關(guān)鍵,是事物之間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根柢”是根基和基礎(chǔ)的意思,這句話指出了太極是作為世間萬物之間相互連接的關(guān)鍵而存在,是萬事萬物的根源,指出了太極的本體地位和重要意義。終極之理并不是空的虛的,而是真實的理,所以命名為“太極”。

      朱熹認為太極是“理”的總匯,天地萬物的究竟至極。太極解義中最為突出的地方在于明確地將太極定義為本體,不僅是陰陽二氣的本體,更是宇宙的本體,是宇宙間所有事物存在的終極本質(zhì),而太極與動靜的關(guān)系是相統(tǒng)一的,不可割裂開來看待。

      朱熹的理氣說是通過分析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程頤對陰陽與道的剖析而來,他的理學(xué)系統(tǒng)也是太極陰陽的義理架構(gòu)。朱熹在圖解中指出“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fù)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4]。這里的“而”顯然有了次序之分,實際上是太極生氣。太極是渾然之氣,它自身可以運動分化,動會生出陽,靜會生出陰。“太極有動靜”這個講法,是朱子關(guān)于理氣動靜問題的究竟說法……與理必“有”氣,是相統(tǒng)一的。[5]。朱熹將“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理解為“天命流行”的過程,認為這個過程就是一陰一陽往來變化的過程。伴隨著陰陽動靜的變化,太極又顯現(xiàn)在其中。

      三、朱子的理氣動靜觀

      《太極圖說》的根本哲學(xué)問題,在朱子《太極解義》看來,就是太極和動靜的關(guān)系。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而不是像他晚年和陸九淵辯論時主張的,只把太極和陰陽的關(guān)系問題看作首要的問題。[6]在朱陸之辯中,朱熹認為天理和陰陽、五行、萬物的分辨標準應(yīng)該是形而上和形而下。而陸九淵不區(qū)分天理與陰陽有形而上、形而下,認為宇宙是被心所主宰,心就是理。[7]朱陸之間爭論的落腳點在太極與陰陽的關(guān)系問題。

      綜上所述,《太極解義》中最重要的論述應(yīng)該是這兩句話:“蓋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實際上論述了太極、動靜以及太極、陰陽之間的關(guān)系和地位上的區(qū)別,它們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先說太極和動靜的問題,既然世界萬物皆有太極,那太極自然也就寓于動靜之中。朱熹在剛開始探討太極和動靜的關(guān)系時,曾認為太極是體,動靜是太極所發(fā)的用,這顯然不適合二者間關(guān)系,后來更改為現(xiàn)在所看到的本然之妙和所乘之機的關(guān)系。在這里朱熹用“本然之妙”和“所乘之機”來形容太極和動靜之關(guān)系,實際上就是本體和載體的關(guān)系?!氨救恢睢弊匀皇潜倔w的意思,指太極,而動靜就是載體?!八酥畽C”的“機”,指“關(guān)捩子”,即能轉(zhuǎn)動的機械。與此相同的還有“人乘馬”的比喻,也用來形容朱熹的理氣動靜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太極就是動靜的內(nèi)在動力,太極之中有動靜。在理氣關(guān)系中,可以看到理在上,有決定性作用。然而,理乘氣行,也僅是理在形下之中的一種存在狀態(tài),而并不是理本然的存在狀態(tài)。用“妙”這個字,也是特意用來強調(diào)在太極和動靜的關(guān)系中,太極是世界運動的根源。眾所周知,《周易》之中是把“神”作為妙運萬物的內(nèi)在動因,而到了朱熹這里,卻把“道”即太極當(dāng)作妙運萬物的內(nèi)在動因。因為在朱熹看來,太極和陰陽之間的區(qū)分應(yīng)該是無形和有形之間的區(qū)分,換言之,太極是無形的道,而陰陽則是有形的器。將太極作為道,與朱子把太極解釋為理的觀點相符合。

      朱熹在后面又提到了“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無朕,而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边@里的“著”有顯明的意思,“微”有著內(nèi)在隱藏的意思,從這兩個視角來看太極,體現(xiàn)了“用”和“體”。通過“著”這個視角來觀察太極,那么動靜不同的時候,陰陽也是不同的,更多地強調(diào)的是太極的作用;通過“微”這個角度來觀察太極,則是空寂無形,是宇宙原始狀態(tài),它是動靜陰陽之理的本體,是內(nèi)在的體,強調(diào)動靜陰陽和理是一體的。就算再往前推理,也找不到它們的結(jié)合是從哪里開始的;往后推理,也始終不知道它們的結(jié)合會在哪里結(jié)束。由此看來,朱熹解釋的太極和動靜陰陽之間也存在著體用的區(qū)別。

      朱熹接著提到:“五行之變,至于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8]。五行的變化,是沒有止境的,生生不已。這與前面的解釋明顯不同,不再通過動靜的“樞紐”來論述太極,而是借助“陰陽”的所以來釋之,實際上是通過陰陽五行進行的宇宙本體論。對于太極的詮釋,之前的內(nèi)容基于“所以動靜者”的角度,是運動;而現(xiàn)在基于“所以陰陽者”的角度,是存在。至于這里提到的“本然”,強調(diào)的是世界的自在性、客觀性以及必然性,也是《太極解義》的“本體”“所以動而陽、靜而陰之本體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這里的“所以陰陽者”的觀點,實際上是朱熹從程顥和程頤的思想那里繼承而來的,認為“陰陽”是形而下者,而“所以陰陽”是形而上者。

      四、結(jié)語

      朱熹的理氣思想主要受到二程的理、張載的氣以及周敦頤的太極這些關(guān)于世界本體和宇宙萬物構(gòu)成思想的影響。作為宋明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朱子哲學(xué)從宏觀上來說非常廣博,同時在微觀上又不乏深入的精細。而在他理學(xué)思想的諸多問題中,理氣動靜是核心也是難點。朱熹在所作《太極圖說解》中多次提到太極的本體地位,太極是宇宙萬物連接的關(guān)鍵和根源,不僅是面對世界的存在,更是面對世界的運動,世界皆有太極,太極便寓于動靜之中,太極之中有動靜,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無極而太極,是說無形而有理,理是宇宙本源,正是它衍生了陰陽、五行和萬物這些成形的器。太極和動靜實則本體與載體的關(guān)系,太極作為動靜的本體,是動靜的內(nèi)在動因,那么在理氣關(guān)系中,理也作為氣的本原而存在。

      參考文獻:

      [1]陳來.朱子《太極解義》的成書過程與文本修訂[J].文史哲,2018,(4):31-39.

      [2]朱熹.朱子全書(第13冊)·太極圖說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3.

      [3]朱熹.朱子語類(卷九十四)[M].北京:中華書局,1981:2387.

      [4]朱熹.朱子全書(第13冊)·太極圖說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2.

      [5]楊立華.朱子理氣動靜思想再探討[J].云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5,(01):53-56.

      [6]陳來.朱子《太極解義》的哲學(xué)建構(gòu)[J].哲學(xué)研究,2018,(2):41-48.

      [7]徐磊.理學(xué)之思:無極而太極之辯[J].學(xué)術(shù)探討,2014,(10):198.

      [8]朱熹.朱子全書(第13冊)·太極圖說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3.

      猜你喜歡
      動靜理氣朱熹
      理氣舒筋法在人工全膝關(guān)節(jié)置換術(shù)后加速康復(fù)中的應(yīng)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微·視界
      “動靜”之中話物理
      動靜相映,寫情造境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武夷山
      基于力的電動靜液作動器阻抗控制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與朱熹
      海峽姐妹(2016年4期)2016-02-27 15:18:14
      泾川县| 莆田市| 新丰县| 台南县| 辽阳县| 莆田市| 通化县| 平邑县| 酉阳| 宕昌县| 北辰区| 靖宇县| 那曲县| 乌兰县| 宜良县| 炉霍县| 蓝山县| 海南省| 乐山市| 岚皋县| 道孚县| 高碑店市| 阳城县| 南宫市| 英超| 永仁县| 襄樊市| 惠东县| 聊城市| 赣榆县| 甘肃省| 庐江县| 汉沽区| 大渡口区| 五河县| 华池县| 平顺县| 蕉岭县| 高淳县| 五华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