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林萍
摘要:《沉默的羔羊》是由導(dǎo)演喬納森·戴米改編自托馬斯·哈里斯同名小說的一部驚悚電影。它是一部經(jīng)典作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當(dāng)代社會的犯罪問題。該影片于1991年在美國上映,1992年獲得了第64屆奧斯卡5項最佳獎項,不僅如此,它還獲得了第49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法國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等獎項。本文主要是在心理學(xué)角度解讀一下主角們在深受童年重大創(chuàng)傷的陰影下所形成的種種畸形心理。
關(guān)鍵詞:自我救贖 ; 羔羊 ; 心理學(xué);沉默的羔羊
目前世界人口達到了近67億人口,這67億人口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屬于自己的小宇宙,而我們總要找到一種適合的方法活存下來。歷史終究會過去,可歷史也是現(xiàn)實的寫照。《沉默的羔羊》之所以被廣為流傳,成為一部人人贊頌的經(jīng)典電影,或許有極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它開了美國心理懸疑恐怖電影的一個先河吧,它用一個血淋淋的故事告誡著大多數(shù)的人們要重視心理問題,因而這部影片所能起到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一、從主題角度分析:
本文的主題主要體現(xiàn)在犯罪心理、救贖與選擇生存道路方面。該影片通過對人物在童年創(chuàng)傷陰影下所造成的心理疾病的刻畫,說出了當(dāng)代美國社會恐怖的根源,這使得影片的主題得以深化。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羊,溫順、柔弱的動物。曾經(jīng)聽過一句俗語:山東人,一群羊,隨大流。聽聽也就罷了。人出生誰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面對未知的事物不斷學(xué)習(xí),有時無助,有時彷徨,有時只是跟隨別人的腳步,多么像一群羊啊。羔羊,就像人生的童年一樣,看著面前的花花世界,在心里默默記下了自己對世界的認證,去找尋自己的位置;正因為你彷徨無助,所以不得不選擇了沉默,但一直沉默是活不下去的,因此每個人也選擇了自己堅持的路。
在我們?nèi)祟惿嬷校覀儼选俺院壤觥钡谋戎乜吹脴O為重要的。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把“吃”排到了首位。由此可見,吃,在我們?nèi)祟惖囊簧兴嫉闹匾恢?。但是,吃什么?每個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對于吃的習(xí)慣和喜好,比如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非洲國家他們會用手吃飯。但這個世界上,還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他們對于吃的喜好非??膳?,更導(dǎo)致于他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停止了尖叫,你會來告訴我嗎?
二、角色塑造方面分析:
影片主要塑造了三個人物,分別是萊達醫(yī)生漢尼拔、野牛比爾、見習(xí)特工克拉麗斯。
影片中的漢尼拔真的可以說是一個高智商的人才,他是一個博學(xué)者,也是一個連環(huán)殺手,更可以說是一頭令人恐怖的野獸。他的驚悚之處在影片中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不論是從他人口中得知,亦或是他自己親自展現(xiàn)出來的。影片中他一出場就給我們一個視覺沖擊,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他身上由內(nèi)而外所散發(fā)出來的邪惡。他就那么靜靜的站在牢房中央雙手垂下,但他并沒有給我一種他只是在立正的感覺而且給了我一種他好像一只伺機而動的野豹。他不屑于對常人運用他驚人的智慧,他的目光空虛但是又能銳利的察覺到人心深處。
如果沒有童年的那些陰影,憑借漢尼拔他那傲人的大腦,他應(yīng)該會是一個令人矚目的幸福的人吧。但是他是不幸的。二戰(zhàn)后期,漢尼拔和他妹妹被困雪山,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一群士兵將漢尼拔的妹妹抓走并吃掉了,并在漢尼拔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時將用他妹妹做成的肉湯喂給了他。漢尼拔在之后的成長中,心里始終有著極深的負罪感,成年后他找到了當(dāng)年的士兵,把他們殺死并吃掉了,他為米雪兒報仇了。但是漢尼拔并沒有走出來,因為他知道自己也同樣吃了米雪兒。自己作為兄長替米雪兒吃了仇人的肉,誰來替米雪兒吃自己的肉呢?心結(jié)依舊解除不了,漢尼拔依舊救贖不了自己。就連警官都說“小時候的少年漢尼拔早在1944年就死在了那個雪天里,他的心與他的妹妹米雪兒一同死去了,現(xiàn)在的漢尼拔他找不出詞來形容,唯有"惡魔””是的,漢尼拔無法面對自己,因此他選擇了:唯有繼續(xù)吃人才能讓他繼續(xù)活著。
野牛比爾刻畫了一個受虐者與易性者的形象。他是一個可憐人,但不可否認他有著嚴重的心理扭曲,他是個心理變態(tài)。因而他這個角色是極為矛盾的。他自幼遭受虐待因而導(dǎo)致了他現(xiàn)在的種種異常,比爾這種心理的形成大多來自幼年時期,在幼年時期大腦對性別最基本的判斷還沒有完全形成,以至于在這一時期受到的刺激,特別是性侵犯和性虐待都可能導(dǎo)致易性心理。他想改變現(xiàn)狀,因此他想到了通過編制人皮外衣來改變自己的變態(tài)心理。他一定是想要蛻變,所以他把蠶蛹放在了每一個被他傷害過的人的嘴里,想以此達到自我蛻變的妄想。
克拉莉斯她是一個正面角色,她也是一個需要得到人幫助的弱者,但同時她也可以說是一個在生活壓迫中逐漸成長的英雄,她就是題目中我們所提到的羔羊。在《沉默的羔羊》中她是唯一一個得到救贖的人,在與漢尼拔的對抗中,她也最終有所釋懷。片中,漢尼拔引導(dǎo)克拉莉斯找到了被埋藏在自我潛意識中的被封鎖的孩童時期在父親葬禮上的記憶和親眼看到兄長殺死羊羔,而小羊羔卻未能得到救贖的時聽到的慘叫聲的記憶,這被潛意識壓抑的負面心理一直在不斷的困擾著她直到被人指出并得以傾訴,而另一方面她在拯救比爾的受害者時,將受害者與當(dāng)年的羔羊相重合,在這種自責(zé)心理下她成功救助了此時的“羔羊”,同時也救助了自己。
三、總結(jié)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一種方式去救贖自己,去活下去,可現(xiàn)實終歸是現(xiàn)實,我們深處巨大的社會制度框架里,一旦你脫離這個框架,便被整個社會所丟棄,大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巨大的社會潮流裹挾著前進而已。
心理學(xué)有著一種我們不曾了解到的“神秘性”,因而這為電影產(chǎn)業(yè)注入了許多新鮮的話題性,目前許多優(yōu)質(zhì)且經(jīng)典的電影中都包含了多多少少的心理學(xué)的元素。雖然電影在心里學(xué)角度上進行扭曲或者對它夸大其詞,但通過觀看這些電影依舊可以增強我們對心理學(xué)的認知。而且,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能提升我們的共情能力,也可以讓我們從多個角度觀看世界。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沉默的羔羊》獲得過哪些獎項
(煙臺南山學(xué)院 ?26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