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源泉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地發(fā)展當中。班主任在小學教育階段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小學班主任也是在學生進行小學教育階段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的重要,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到所有學生的方方面面,這是一個非常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自己的班級管理成一個風氣良好、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班級。本文以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以及處理方式為中心展開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常見問題;解決策略
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在各方面的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小學教育階段所養(yǎng)成的。因此,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班主任是學生在進行小學教育階段當中產生的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將本職工作做好的同時,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意識,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也是為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合理并且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我國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xiàn)狀
現(xiàn)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加強學生管理工作是現(xiàn)如今教育事業(yè)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的班主任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時候,只是單方面的注重學生的學習和班級的整體排名,而不注重學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培養(yǎng)以及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班主任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重大,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習要予以關注,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生活予以關注,采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讓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其全方面發(fā)展。在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由于學生的人數(shù)不斷的增多教師很難做到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所以,教師在管理班級過程當中需要盡力去關注班里的每一個學生。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班主任沒有針對班級管理更新觀念
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教育,由于普遍年齡小,在為人處事上還沒有自己的方法以及思想價值觀念。一些小學班主任會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不應該被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因為他們不具備自己進行正確思考的能力。如果采用之前那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管理班級,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能采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過于被動,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沒有屬于自己的為人處世方法,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很難培養(yǎng)出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和思維方式。而且,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作為主體的地位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距離感。長久以來,學生就會逐漸對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持有消極態(tài)度。所以,小學班主任要正確對待班級管理工作,觀念還需要進行不斷地改變和完善。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模式單一
由于班主任長期以來采用傳統(tǒng)教育模式,思想觀念沒有及時更新,對小學生教育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現(xiàn)在的班級管理模式上的方法單一,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基本上是出于一種監(jiān)督的管理狀態(tài),監(jiān)督以及督促學生去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學習是一個非常生硬的辦法,學生在這樣的管理之下是得不到全方位發(fā)展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對班里的所有學生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管理,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問題得不到解決。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需要關注每一位同學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
(三)特殊學生的管理不到位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上也會出現(xiàn)了一種留守兒童的現(xiàn)象,并且我國目前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這樣的學生相對于其他的學生而言,會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多關注這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照顧。但是,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并沒有對在這部分學生群體予以關注。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重視這種情況,在學習以及生活中也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班主任要及時更新班級管理觀念
小學班主任要想將班級管理得更好就需要改變之前傳統(tǒng)的管理觀念,改變之前以教師為主體的管理方式,然后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之上。班主任在學習和生活當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去和學生進行相處,關愛學生并且?guī)椭鷮W生,學生就會喜歡和班主任老師相處。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需要學會用鼓勵教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學生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之下是非常快樂的,因此,學生在學習上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班級管理上會更加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但是,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做錯了事情之后,不要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而是要先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從心靈上去教育學生,讓學生徹底改正錯誤。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做錯事情之后立即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越來越厭煩學校的管理,從而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產生厭煩學習的心理,這樣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的發(fā)展的。因此,班主任需要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觀念。
(二)小學班主任從學生個性特點出發(fā)實施管理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因此,在管理班級管理過程當中不可控的因素也會有很多。班主任老師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有難度的。為了能夠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管理工作可以設定一個班規(guī)來作為班級管理的基本規(guī)定。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班主任也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導和管理。比如說,發(fā)現(xiàn)同學在語文課堂上經常走神并且很難集中注意力,班主任就需要在課下對這位同學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教育,轉學生的消極態(tài)度為積極態(tài)度,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講課,從而在課堂上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班主任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注其生活,觀察其心理上的變化以及所呈現(xiàn)的行為狀態(tài),引導學生的心理,保持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三)小學班主任要運用“小團體”的作用
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在班級當中經常會出現(xiàn)小團體的現(xiàn)象。班主任需要學會善于利用這種小團體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對班級進行管理。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當中會由于不同的原因而形成各種小團體,比如說一些愛玩的學生就會形成一個小團體。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對小團體的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要善于利用這種小團體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管理班級。尤其是不能以自己的強制力量來讓學生的這種小團體進行解散,這樣會讓學生持有抵抗情緒,用自己的行為表達對班主任的不滿,這就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讓這些學生在班級當中能夠成為良好的榜樣。
(四) 利用活動帶動學生團結互動
小學教育階段的班主任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需要學會通過開展活動的形式來讓學生之間更加團結。尤其是語文老師作為班主任老師的時候更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上的引導讓學生之間更加團結友善。而且,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也需要與各科老師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掌握學生在各科老師的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
總而言之,班主任對小學生的教育中,強化班級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為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并獲得顯著成效,班主任就需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在探索當中找到合適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育上更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在小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班主任要關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通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對學生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11,(32)15.
[2]李丹丹.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才智,2015,(02):8.
[3]劉風云.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淺析[J].中國培訓,2016,(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