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許多教育策略都發(fā)生了改變,從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走出來,大多數(shù)課堂教學開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中的應用能夠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豐富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課下積極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大量的閱讀資源供學生閱讀,保證閱讀課的順利展開,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積累語文閱讀知識,養(yǎng)成一套自己的閱讀方法。當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后,閱讀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年級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
1.1學生缺少語文閱讀的興趣
高年級的小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情感理解,小學生由于缺少足夠的社會經(jīng)驗,因此對教材內容所蘊含的情感無法產生感同身受的體會,因此無法理解現(xiàn)代文章內容的教材含義。小學生對于閱讀理解方面的知識缺少足夠的掌握,而在這種狀況下,小學生的語言閱讀水平受到了限制發(fā)展。由于高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年齡層次等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豐富了自身的社會經(jīng)驗,具備了自我發(fā)展的意識潛能,這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有效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高年級的小學生擁有自己的思想意識,擁有不同的閱讀愛好,喜愛觀看故事情節(jié)豐富的文章,例如科幻小說這類的。對于古詩詞和雜文等等經(jīng)典的文學著作缺少興趣,致使學生很少主動去閱讀詩詞歌賦,對課文中的閱讀教材更是缺少足夠的興趣。
1.2閱讀教學不重視
從教師個人行為來說,許多教師對個性化閱讀教學不重視、不認同。雖然都知道“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閱讀文本的獨特感受”。但是,現(xiàn)實中還是有很多老師“放不開”,許多老師的教學過程還是亦步亦趨地跟著教案走,方便、簡潔、“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至于學生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有沒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完全不去關心。
2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
2.1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高閱讀效果
語文學科知識是小學的基礎型課程,通過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開展?;谏鹃喿x理念下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主體,閱讀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主導,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內容后開展語文閱讀活動,滿足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生興趣,確保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要有效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文章、重點詞匯、句子以及段落的有效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解讀,強化理解。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贈劉景文》古詩詞時,此文章是以古詩詞形式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其中存在很多意象需要學生解讀,并包含了深刻含義。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所以教師要耐心引導。引領學生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加強對古詩詞句子的理解。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閱讀進行示范。保證學生可以準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詞,并帶有一定的情感,通過古詩詞停頓、節(jié)奏等閱讀加強對古詩詞的理解。在生本閱讀理念下開展古詩詞閱讀活動,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
2.2鼓勵個性化的閱讀方式
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特點,針對閱讀內容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意識見解,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好的閱讀方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使用熟悉的閱讀方式與思路,激勵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采取針對性的閱讀練習,為學生制定有關的閱讀計劃,采取個性化的閱讀教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閱讀思想的交流討論,促使學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吸取不同的閱讀理解經(jīng)驗,提升學生的閱讀素質。在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后,教師可以詢問是否有學生自愿與大家分享閱讀思路,教師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要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的傾聽理解,尊重學生的閱讀思路,在學生講解后,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感悟,對其進行思想點撥,將教學知識的情感與意義進行科學化的詮釋,促使學生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繼而提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述《黃山奇石》時,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內容具有多樣理解,有的學生感受到黃山的壯美,有的學生體會到感受到奇石的趣味,從而對黃山的景色具有獨特的見解,學會多樣化的景色描述等,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3確立閱讀主體,豐富閱讀體驗
在個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將以生為本作為教學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堅持貫徹以生為主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并在教學中展現(xiàn)學生的思想個性。同時,還要根據(jù)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共性和差異,制訂多元化的教學計劃,通過不同層次的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另外,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閱歷和學習經(jīng)驗,對閱讀內容進行想象與聯(lián)想,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空間。所以,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不斷加強他們在閱讀中的體驗與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在尊重、平等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而促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與教師進行良性互動,從而不斷提高整體學生的閱讀思想與情感表達能力。
結束語
小學中高段學生年紀小,但記憶力強,所以此時期教師要基于生本閱讀理念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興趣和實際情況開展閱讀活動,教會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有效指引學生,確保學生多讀、多練、多寫,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自身未來學習和閱讀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春梅.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9(36):135.
[2]陽長干.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2):50.
[3]呂默涵.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自主化閱讀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8):17.
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小學 5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