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良
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的教育也發(fā)生了新變化,在新教育形勢之下更為關注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所以現(xiàn)階段僅憑借應試教育上的體能測試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這就需要探索出以服務學生發(fā)展需求為導向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在新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則需要體育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對此,文章基于新教育形勢背景,對小學體育多元化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
從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來看,課堂上只有兩種角色,一是知識傳授者,二是知識被動接收者,學生僅需要跟著教師的進度來進行學習即可,若是長期處于此種學習狀態(tài)之下自然難以保證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十分地有必要?,F(xiàn)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正面臨新的教育形勢,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體育教育開展的需求,所以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發(fā)生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
1 分組教學法
從小學階段的學生來看,學生們在體育學習方面的興趣及需求有著明顯的差異,若是教師要求全班學生參與統(tǒng)一體育項目的學習,其中必然會有參與性不強的學生,這就難易實現(xiàn)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從分組教學法來看,其能夠結合學生的需求設計不同的體育活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比如,在小學體育課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對全班學生的體育愛好進行調查統(tǒng)計,通過調查學生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然后對學校體育器材的準備情況進行統(tǒng)計及分類,并在課堂上給出學生若干個選項,如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運動項目,讓每個學生自己做出選擇,然后將選擇相同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并由組內成員選出小組組長,以此來協(xié)調教師開展組內的管理工作。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熱身活動,然后組織小組長帶著組員到活動場地分發(fā)體育器材,這樣既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非常的有益。
2 游戲教學法
從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角度來看,引入游戲教學法既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還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來實現(xiàn)體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教師則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shù)卦隗w育教學內容中融入游戲元素,在激活學生參與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對學生反應力與行動力的鍛煉。例如,教師在傳授接力賽跑知識及技術動作時,便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趣味化的接力賽跑游戲,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接力物品,這樣既可以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接力賽跑游戲活動中,學生在參與比賽活動的過程中也會積極參與其中,尤其是學生在接到不同物品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趣的,這樣的趣味化游戲活動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的基礎上,還能夠使得學生在接力賽跑的過程中掌握該項體育項目的規(guī)則及相關知識,這對于增強體育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3 多媒體教學法
從以往體育教學模式來看,教師通常是在室外進行相關知識傳授以及動作指導,然而由于一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學生對于教師口頭所講解的知識與技術動作并不能夠完全地消化掉,同時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教師也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對于很多運動項目的復雜化動作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在具體練習的過程中常存在實踐操作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若是將多媒體教學法引入到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來激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意識,通過不同的形式將體育知識呈現(xiàn)出來,這樣既可以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與技術動作的理解與記憶,還能夠輔助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本課的內容制作成課件的形式,對體育項目的具體動作操作進行分解展示,這樣便可以使得學生掌握規(guī)范化的技術動作。比如,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改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呈現(xiàn),然后再為學生播放連貫性的動作視頻,這對于深化學生對體育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xiàn)階段小學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主要是為了激起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使得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變,以此來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新教育形勢下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然后結合本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與學生學習需求,采用多元化的體育教學策略,打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